• 09月22日 星期日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作为一个地缘战略环境复杂的海洋国家,新加坡自立国起就十分重视海军建设,并根据周边形势发展变化以及自身国情特点树立了“小而精”的海军建军思想,效仿以色列强调在国土纵深和军队数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质量取胜,御敌于国门之外。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新加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海军,最终建成了一支在精干高效、技术先进的强大海上武装力量,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海军装备发展战略。

新加坡海军人员与机构组成

新加坡海军的前身新加坡志愿海军部队于1966年1月22日组建,1975年正式更名为新加坡共和国海军。作为一支扼守战略要冲的岛国海上武装力量,新加坡海军主要负责保卫领海和维护海上交通线。

新加坡海军现有兵力约4500人,由海军总长领导,海军总长负责新加坡海军的全部行动与管理,并直接向三军总长报告。中央机构设置为海军人事部、海军情报部、海军作战部、海军后勤部、海军计划部、海军训练部。作战部队划分为海事安全作战群、海军后勤司令部、海军训导司令部、舰队司令部和海军潜水部队。其中,海事安全作战群下设第180协同海上安全突击队、第182分舰队和194分舰队;海军后勤司令部下设搜集部队、准备部队和支援部队;海军训导司令部下设海军军事专家研究所和海军学说研究部队;舰队司令部下设171潜艇分队、第一分舰队以及第三分舰队;海军潜水部队则分为清理潜水队、水下破拆队、特种作战队、蛙人学校。新加坡海军现有两个主要军港,分别为大士海军基地(Tuas Naval Base,TNB)和樟宜海军基地(Changi Naval Base,CNB)。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新加坡海军军旗


新加坡海军主要武器装备

新加坡海军目前装备有44艘各类舰艇,涵盖护卫舰、轻型护卫舰、潜艇、巡逻舰、滨海任务舰、登陆舰、扫雷舰以及水面无人艇等多个种类。海军装备总体技术先进,搭配合理,符合新加坡国情与实际需要。

水面舰艇

水面舰艇部队是新加坡海军的主体力量,承担了绝大部分海上防卫任务。目前新加坡海军在役的水面舰艇主要有以下四型:

“胜利”级轻型护卫舰共6艘,首舰由德国建造,于1990年服役,余下5艘由新加坡海事技术公司建造,排水量595吨。舰首安装有一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舰体舯部有两组四连装美制“鱼叉”反舰导弹,后方两侧船舷各布置一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尾两侧安装了两组八联装以色列“巴拉克-1”型防空导弹垂发装置。“胜利”级是新加坡海军第一型装备反潜声呐和反潜鱼雷的军舰,初步填补了其反潜能力的空白,还使新加坡海军能够首次将军事存在向西延伸至马六甲海峡之外,向东延伸至南海。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胜利”级轻型护卫舰

“可畏”级护卫舰共6艘,首舰由法国建造,余下5艘由新加坡海事技术公司建造,是新加坡海军目前的主力水面作战舰艇,被视为东南亚最先进的作战舰艇。该级舰基于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为原型改进而来,武器系统为1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4套8单元法国“席尔瓦”A43发射模块(配备“紫菀”-15/30舰空导弹,射程15/30千米),2座四联装美制“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三联鱼雷发射装置。该舰满载排水量3200吨,航速27节,续航力4500海里/15节,舰载机为1架S-70B反潜直升机。“可畏”级护卫舰的加入,使新加坡海军具备了远洋作战能力,进一步拓展其海上防御空间。除此以外,该级舰装备的“紫苑”防空系统与“武仙座”远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相结合,使新加坡海军从此具备了舰队区域防空能力,成为整个国家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可畏”级护卫舰

“独立”级濒海任务舰共8艘,该级舰由新加坡海事技术公司建造,是为取代“胜利”级而于近年陆续服役的新舰艇。“独立”级濒海任务舰排水量1250吨,最大航速27节,续航力3000海里/18节。武器系统为1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12单元法国“米卡”防空导弹垂发系统,“台风”25毫米遥控武器站以及2挺12.7毫米机枪,此外还设有拒止声噪音系统和高压水枪。舰尾不设机库但飞行甲板可起降SH-60/NH-90级别直升机。该级舰参考了美国濒海战斗舰的设计理念,十分强调自动化与数字化,全舰操作仅需23人,以濒海作战为主要任梅莱拉务,平时维持低强度武装,战时可根据需要快速换装任务模块。

“坚忍”级坦克登陆舰4艘,该级舰是新加坡海军中吨位最大的舰船,由新加坡海事技术公司建造,于1998年-2001年间陆续服役。“坚忍”级登陆舰满载排水量8500吨,该级登陆舰的运载能力为18辆坦克、20辆装甲车、350名士兵和4艘登陆艇,飞行甲板可以容纳两架中型直升机,具备一定的立体登陆能力。4艘“坚忍”级坦克登陆舰的服役,使得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能设计建造先进两栖舰的国家,帮助新加坡海军具备了远距离投送旅级规模部队的能力。“坚忍”级的登陆能力也受到多国海军的关注与认可,泰国海军于 2011年采购了一艘该级舰并命名为“安通”号。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坚忍”级坦克登陆舰

潜艇

新加坡海军潜艇部队组建于1995年,是二战后东南亚地区第二个拥有潜艇的国家。目前,新加坡海军在役2艘“挑战者”级潜艇和2艘“射手”级潜艇。

“挑战者”级潜艇4艘,该级艇原为瑞典的“海蛇”级柴电潜艇,建造于1965年,于1995年经简单维修改装后售予新加坡。其水下排水量1200吨,拥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挑战者”级填补了新加坡水下力量的空白,帮助新加坡积累了大批潜艇使用经验,目前已有两艘“挑战者”级潜艇退役。

“射手”级潜艇2艘,该级艇同样为瑞典生产,原为瑞典“哥特兰”级AIP潜艇,新加坡于2005年购入并进行现代化改装,于2011和2013年分别重新服役。“射手”级水下排水量1143 吨。拥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3具400毫米发射管。该级潜艇最大的亮点在于安装了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可使潜艇潜航时间增加到2~3 周,潜航数千海里而不需要浮出水面充电。同时,该级潜艇也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射手”级潜艇

此外新加坡还向德国采购了4艘218SG级大型AIP潜艇用以替换老旧的“挑战者”级潜艇,首艘“无敌号”已于2019年2月在德国下水,计划于2021年加入新加坡海军。该级潜艇入列后,新加坡海军将拥有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水下作战力量。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无敌”号下水典礼


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

自主生产与对外采购并重

新加坡海军的装备发展并没有采取简单的对外采购以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而是采取了自主生产与对外采购并重的发展战略。从实践效果来看,该战略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加坡海军不仅获得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本国的军用舰艇制造技术获得了极大提升。作为新加坡海军主要作战力量的“胜利”级和“可畏”级护卫舰均采用了首舰由外国制造,剩余舰艇由本国防务公司以生产许可或技术转让的方式建造。一方面对外招标采购的建造模式帮助新加坡海军接触到了最先进的海军装备,及时了解世界最新海军技术发展动态,扩大新式武器装备来源,最大限度地保证预期装备技战术指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自主生产的后续建造模式帮助新加坡海军掌握诸多军用舰艇设计与建造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装备建造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娴熟的工人与工程师,使得新加坡的军用造船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巨大提升。

在这一装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新加坡海事技术公司等造船企业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世界知名军用造船集团。该公司先后为新加坡海军独立设计与建造了“坚忍”级坦克登陆舰与“独立”级濒海任务舰。前者是东南亚地区第一型具备立体登陆能力的两栖舰艇,并成功出口泰国,使得新加坡海军一跃成为该地区远距离投送能力最强的武装力量;后者则取代了德国建造的“胜利”级轻型护卫舰,成为新时期新加坡海军遂行近海防卫、缉毒查私、人道主义救援的重要力量。

规模战力与国情需求平衡

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一直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外部的威胁长期存在,地理位置新加坡上被伊斯兰国家所包围,并且就领海,航道以及岛礁主权等问题同马来西亚等邻国存在争端;国土战略纵深狭小,新加坡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城市岛国,总面积为682.7平方千米,面对外来侵略时缺乏有效的战略防御纵深;周边热点问题频发,南海争端,马印对抗等地区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新加坡的海上安全;过度依赖海上交通,新加坡四面环海,海上贸易发达,严重依赖海上交通线。如果海上交通线被切断,新加坡的经济将陷入瘫痪,从而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新加坡需要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扩充海军实力,研发先进武器装备。但是新加坡在打造精锐海上力量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马来西亚等邻国的反应,如果大规模扩充海军实力,过度刺激邻国,将有可能引发区域海军军备竞赛,恶化地区战略环境,从而背离通过加强军事力量来维护安全的初衷。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

因此,新加坡海军采取了规模战力与国情需求平衡的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放缓研发装备进攻性武器装备,不盲目扩大舰队规模。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新加坡海军着重发展量少质精、以质取胜的海上装备,通过外购与自研并重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技术先进、战力均衡的海上武装力量,以较小的装备规模有效遂行了诸多海上防卫任务。

无人化与信息化加速推进

新加坡海军紧盯世界海军技术装备发展趋势,在提升传统海军主战装备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无人化海上装备与信息融合技术,最大限度的释放现有装备作战潜力,抢占未来装备发展技术高地,从而增强海军战力,巩固其在东南亚地区的优势地位。

一方面新加坡海军以技术与资金优势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武器系统,以满足海军未来作战无人化的需求。2004年,新加坡海军引进以色列研制的“保护者”无人艇,并于2005年初正式部署,成为了亚太地区首个部署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的海上力量。该艇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备一系列的传感器和导航系统以及一体化海军作战系统,可根据任务的不同需要,快速转变装备形态以执行反恐、侦察监视、水雷战、反潜战、港口保护和火力支援等任务。“保护者”无人艇的服役,使新加坡海军首次具备了无人作战能力。之后新加坡相关防务公司先后研制出“金星”与“警惕”两型水面无人艇,前者类似于“保护者”无人艇,后者则拥有更大的尺寸与排水量,能够搭载更多的有效载荷,并参加了几次新加坡海军组织的舰队战斗实验演习,进行了超过48个小时的长航程无人操作演示。新加坡海军还参与了美国海军“斯巴达”无人艇的研制工作,同时,也在研制续航能力强的无人驾驶海上侦察机,以替代目前服役的“福克-50”海上巡逻机。另一方面,新加坡海军注重信息融合,加强系统集成,着力建设一体化作战力量,努力把海上作战平台和陆上情报监视系统融为一体。积极推进海军与其他军种的信息网络无缝链接,加强海上作战平台与各型作战飞机的信息融合,以不同信息系统的集成增强海军的作战能力。例如,新加坡海军“可畏”级护卫舰的信息网络与全军信息网络系统相连接,其“武仙座”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获取的海空目标信息,可通过全军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共享,大大提高了新加坡海空防卫的一体化水平。

马六甲毒虾——新加坡海军装备发展战略探析

新加坡海军无人艇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以技术和经济实力为基础,在切实可行的装备发展战略指导下,新加坡海军发展迅速,已经从一个近岸防御型海军发展成为装备齐全、编制合理、攻防兼备,国产化程度较高,可实施区域作战的地区性海军,不仅出色完成了领海防御与航线维护的任务而且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国际场合,参与各种双多边行动。新加坡海军的发展历史向我们证明了正确而实际的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其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上一篇新闻

「视频」大型无人机“巡江”,保护母亲河用上新装备(图文)

下一篇新闻

南海的F-35捞了上来,打捞船为中国制造!专家:中美应合作共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