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新加坡媒体:自力更生,中国力保食品供应稳定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3月21日文章,原题:自力更生保物价、(食品)供应稳定 一个周三的早上,从事家政工作的王海兰(音)在北京一个菜市场里惊喜地发现,猪肉和蔬菜的价格与一周前持平。“我的雇主是外国人,他们很担心食品价格会因为国际形势变化而上涨。”46岁的王女士对《海峡时报》说,“但是我一再告诉他们,在中国,我们一切物资的供应都很充足,即使疫情期间也是如此。”

得益于重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国的粮食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

激烈的美中贸易战、2018年开始的非洲猪瘟以及新冠疫情引发的食品价格冲击,都促使中国政府努力提高该国粮食供应的自给自足。这意味着要使食品来源多样化和转向国内供应。2020年提出的“双循环”经济战略进一步增强了自力更生,优先考虑把国内生产商和供应商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市场中,中国国内生产的商品是排在第一位的,政府鼓励批发商从本土供应商那里购买。

2021年12月下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2021年11月,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的粮食库存总量处于历史高位。

小麦和玉米是受到俄乌冲突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但中国消费的小麦和玉米主要在国内生产,而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大豆——大部分用作动物饲料——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俄罗斯、乌克兰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当中的占比较小,俄乌冲突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有限,但他警告称,全球商品价格上涨会产生溢出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中国健康的粮食储备能够减轻未来几个月全球供应紧张所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非常清楚要建立一个‘缓冲区’,避免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被用作对抗中国的工具,特别是在我们过去几年的经历之后。”他对《海峡时报》说,“真正的影响将是这场冲突是否会拖到播种季节,传统上是四五月份,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的高价格对应的是去年的收成。”(作者伊丽莎白·刘,陈康译)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筑巡礼

下一篇新闻

双面人生传奇融合!赵自杨:不想当网红的总裁不是好裁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