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谈谈新加坡的组屋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去新加坡旅行之前,就在中国的媒体上看到过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带着那些在媒体上看到、听到的情况,在我脑中产生的疑问,我想去新加坡一定要去组屋看一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一看李光耀说的新加坡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组屋制度,看一看中国的“经济适用房”学习榜样。

两次新加坡旅行,分别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去了两个组屋地区看了看。一个是在“劳明达”地铁站附近的一大片小区,不知道名字。一个是新加坡中部地区,著名的“中峇鲁”组屋区。两个住宅区,从位置上说,一个在东部地区,马来回教堂不远;一个在中部地区,与牛车水华人聚集区一两站地铁;一个是新小区,从外看应该是同样图纸同样造型,一个是老小区,有三层五层的小楼,也有几十层高的小区。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观察两个组屋区以及我看到其他区公寓,对比发现新加坡组屋的共同优点:便利,设计,重视。具体如下:

1、便利:

交通便利:从组屋区出来,走路不远,就能有公交车,地铁站。新加坡大力倡导公共交通,公交地铁纵横交通,四通八达。所以住在组屋,无论是去哪,坐公交都没问题。

购物便利:

新加坡城市规划奉行“去中心化”,从组屋出来几百米内必有一个商场。

组屋区内有菜市场,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下楼走不远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而且价格也不贵。

有小贩中心(我看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大院食堂),想吃中餐、印度餐、回民餐都能买到,而且明码实价,没有额外的消费税,服务费。虽然小贩中心没有空调,但是在组屋区绿化很好,也不是特别热。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2、设计:

走廊顶棚:从组屋出来,到公交车站,到附近的商场,道路上建有正规的道路,同时道路上有顶棚。顶棚能在晴天防晒,雨天防雨。真是非常实用的设计。我第一次看见这顶棚,想起的是颐和园的长廊,虽然此走廊没有颐和园长廊那样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但是他是借用了长廊的实用功能。

房屋环境:在国内房地产,因为在温带亚热带,都会说什么户型朝向好。新加坡因为处于赤道附近,全年受太阳直射,全年长夏无冬,所以朝向不重要。组屋小区的户型有相应的规定,组屋建筑必须达到易居舒适的标准。新加坡号称“花园城市”,国家有绿化标准要求,同时人民也会自己点缀居民区,处处绿意盎然,看着生机勃勃。

维护保养:就像各大旅行网上看到新加坡彩虹屋那样好看的,当然不是自然好看,而是有制度有人员定期维护保养。新加坡组屋会由新加坡建屋局定期对楼房外墙面粉刷翻新。但如果是公寓,别墅,就可以不用定期粉刷。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3、重视:

政府重视:新加坡建国后,开国总理李光耀说要让人民“居者有其屋”,目标让每一个新加坡人都住的上房子。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城市规划得当,大力兴建组屋,并且保证组屋制度稳定运行。组屋不是商品房,而是带有社会福利属性房子,每一个新加坡只能有一套组屋。新建组屋只有新加坡公民能够买,五年后,组屋可以上市交易,但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购买。

人民重视:

由于政府对于组屋的政策合理,并且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会有微调,组屋制度运行了五六十年,可以说是受到了人民的赞同。新加坡公民结婚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政府申请一套组屋。新加坡人民幸福指数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购房压力小。

新加坡政府规定分配组屋需要按照国家人口比例分配组屋份额,所以,组屋的每一幢大楼,都会有华裔,马来裔,印度裔以及其他人种。每一幢组屋就是一个浓缩的新加坡小社会。组屋成了各种族能够和谐相处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接触而了解,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和谐。


漫谈新加坡,新加坡组屋

上一篇新闻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下一篇新闻

胡毓堃:今年55岁的新加坡是否已到了政局的“分水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