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粽子节、香包节、龙舟节等。从这些众多的端午节名称中,我们可感受到丰富多样的端午元素。糯米和芦苇叶的组合,如何“粽”横四海?丝线和香料的搭配,怎样成为国外人民爱不释手的“香包”?龙舟为何如此吸引人,连外国人都玩得这么嗨?

早在中国晋代,粽子就成为了端午节的“标配”。到了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肉、板栗、红枣等花式粽馅。宋朝人更会玩,不仅拿果品作馅,还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造型。

作为传统的节日性食品,粽子总是在传承中创新。如今的粽子从糯米到馅料,花样百出,颇具新鲜感。咸味的有红烧排骨馅、鲍汁牛柳馅等,甜味的有菠萝馅、紫薯馅、枸杞馅,还有冰激凌馅等,从家常的鱼香肉丝、豆腐乳,到菌菇、松茸、海参等高档食材,都入了粽子馅。包粽子用的米还多了紫米、黑米等多种米料。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粽子在海外也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一些国家还在粽子中融入本国元素,使其更加多元化。譬如,日本人用磨碎的米粉为粽子原料,缅甸人用香蕉和椰蓉做粽馅,泰国人包粽子前用椰汁浸泡糯米等。各国的粽子也形态各异,艺术感十足,如日本粽子呈圆锥形,越南甜粽为菱形,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新加坡的花汁粽子只有鸡蛋大小等。

曾经,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粽子还是一种奇怪的食物;而现在,粽子已走出中国、闯荡世界。于是,每逢端午节,一个关于“歪果仁”吃粽子的段子就会出现:一位幽默的外国人吃了粽子后表示,粽子太好吃了,就是外面的生菜有点硬,不过很贴心的地准备了牙线剔牙。虽然只是段子,但越来越多外国人包粽子、品香粽,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端午节期间,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具有驱瘟留香、消灾祛病功用的香包因此成为端午节的另一“标配”。

香包又名香草包、香袋、香囊、荷包、香缨、耍货子等,可用五色丝线缠制而成,也可用碎布片缝制而成,内装有白芷、川穹、樟脑等多种中草药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在素有“时尚”王朝之誉的唐朝,焚香熏衣,佩戴香包,更是装点了达观贵人们的雅致生活。其中,杨贵妃的金属香包更是暗藏了科技密码,这款现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不但造型精巧,还运用了先进高超的技术,使香料不会撒出。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香包中放置香料的小盂,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不论外面的球壁怎样转动,外部怎样晃动,最里面的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不会使香料撒落于外。这种技术,中国比欧洲早掌握1200多年,堪称当时世界科技的最高水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说。

小小的香包不仅体现了1200多年前唐朝在科技水平上的领先地位,也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历史进程。2008年,香包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如今,这个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香包,更是走出国门,香飘海外。尤其是一针一线手绣出来的“庆阳香包”,不仅在白俄罗斯很受欢迎,还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

香包上的“花样”设计和寓意,让国外民众很感兴趣。如石榴是庆阳香包上的一种典型花样。石榴里面有很多籽,寓意多子多福。这些“花样”,不仅蕴含了刺绣者的手上功夫和真情实感,更传递了中国的民俗文化。而且,一些创意香包更具“国际范”,已成为国外一些国家表达祝福愿望的礼品。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作为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龙舟竞渡深受国外民众喜爱,今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嘉年华”。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龙舟竞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屈原五月初五投江的消息传到秭归,屈原的亲人们悲伤不已,便划起小舟,沿江招魂,泣血而歌。乡亲百姓也很感伤,纷纷操舟,一道为屈原游江招魂……后来,划龙舟逐渐发展成为带有娱乐性、竞技性、表演性的端午节习俗。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斗志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端午节的龙舟赛早已在不少欧美国家落地生根。在德国,端午节期间举行龙舟赛已有20多年的历史,俄罗斯也有自己的端午节龙舟赛。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参加过龙舟赛的美国人把这一活动带回美国。如今美国已有数百只龙舟队。纽约哈德逊河上的龙舟比赛已成纽约华人社区每年最盛大的活动。来自不同大洲,拥有不同语言、文化、肤色的人们共同感受龙舟魅力,享受端午节的快乐。

一见“粽”情,看端午节有哪些“经典款”

(编辑:张茵、王一诺 文字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

上一篇新闻

橘猫太重机票要两千多,担心被铲屎的抛弃,一咬牙瘦了4斤

下一篇新闻

汪建国VS魏臻:孩子王IPO背后的秘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