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充电5分钟,待机2小时,那是手机。

充电5分钟,待机1整天,那是孩子。

见面3分钟,喜欢1辈子,那是爱情。

充电1暑假,待机1学期?

不,最多1星期,因为那是中年老母亲。

现在我家最主要的矛盾是:孩子们日益增长的智商和老母亲日渐下滑的管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现在满屏乘风破浪的姐姐,我家只有兴风作浪的孩子,每天一个送命题,而我只能顺势而为,做一个劈风斩浪的妈妈。

不充电不学习,不要说一路降妖除魔、打怪升级,就连家里的两个小妖怪都降伏不住,老母亲的地位岌岌可危。

所以,暑期充电计划迫在眉睫的制定和实施,如下:


1、 运动。


吴阶平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不论在家还是出国,每天雷打不动坚持长跑20分钟。

李光耀经常从事的运动项目除了跑步外,还有游泳和骑自行车。

如果是应邀去没有运动设施的国家开会,他的随身行李一定要带着可折叠的健身脚踏车,清晨或晚饭前进行运动。

李光耀曾是个胖子,喜欢吃炸鸡翅,喝啤酒和葡萄酒。

后来身形保持得好,都是他努力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

他特别倡导体育运动,他认为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必须注意锻炼身体,这方面他也率先做到了。

看看,凡是说自己忙,没时间运动的人看看这位东南亚的领导人。

你再忙,肯定忙不过国家领袖吧,人家那才是真正的日理万机。

时间像海绵,只要挤一挤,总是有的,关键是你想不想。

身体不配合,什么宏伟蓝图,什么实操技能都英雄无用武之地。

尤其中国老母亲要能文能武。

文可做手工、写代码、做PPT,武可换水桶,独自抱娃手断也面不改色,简直是中华好当家,幸福你我他。

马雅可夫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服。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真理。


千回头,万回头,不如青春能回头。

千重要,万重要,锻炼身体最重要。

没有一个好身体,是绝对当不了一个好妈妈的。

没有一个铁打的身体,更当不了一个二胎的妈妈。

二胎妈妈的身体,必须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但哪个妈妈不是从娇滴滴的小女儿过来的呢?

这么多年下来,身体上累计的学习的耗,工作的累,带娃的劳损,身体早就像一张信用卡一样,透支无数,是时候回填还贷了。

运动和身体形成良好的借贷关系,你才不会成为运动的老赖,被身体拉黑。

以前因为长期伏案导致的颈椎病越发严重,是时候健身了。

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有氧和无氧训练结合,力争颈椎不捣乱,身体更健康。

一个好习惯据说要21天养成。

刚好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运动,亲子运动更温馨。

既给孩子树立了个好榜样,还锻炼了孩子的身体,更增添了亲子感情,真是一举三得。


二、阅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喜欢阅读。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但他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佩服之至。

成为数学大咖的业内顶尖人士都是有原因的,即便阅读,都一边高效,一边独立思考。


朱熹认为,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以前,很多书籍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没法安静地坐下来,细细品读。

因为孩子越年幼,越需要父母陪伴。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孩子可以独处的时间越来愈多,我以前的碎片时间慢慢变成了小块、或大块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曾经看过的书,比如《正面管教》、《生命的重建》、《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全脑教养法》有的模糊了内容,有的则连影子都忘得光光。

是时候温故而知新了。

又圈出一些新的书目给自己阅读,逼迫自己每天固定有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暑假要完成5本书的阅读和笔记。

人不逼迫自己一下,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老母亲不逼迫自己一下,怕是连新书的腰封都不会拆开。


阅读书目从孩子的幼年的养育知识、疾病防治知识,也渐渐过渡到孩子心理、发育成长各个阶段时期的变化、以及情绪控制方面的专业书籍。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只有更了解孩子,才能更懂孩子,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

为人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学习必须是终身的课程。

学习也是内化的一个过程,让自己内视和沉淀下来,更能看见自己,看清自己。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3、 学习。


考研奶奶仝正国,1965年初中毕业,因为诸多原因,她没能够继续上学。然而上大学一直是她心中割舍不掉的梦想。

2003年,因为小孙女上了幼儿园,丈夫也不用照顾,马上拾起课本重新学习,她成了高一(2)班的一名新生。2006年高考,仝正国考出388分的成绩,被津桥学院录取。但因强烈的,她经过慎重考虑,向学院递交了"退学申请",再次回到母校复读。2008年,仝正国被轻工学院录取。

2012年6月份仝正国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2011年起,她连续5次考研落榜。

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人,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实现都不晚。

仝正国55岁上高一。

60岁上大学。

70岁之前已经考研5次。

一个高龄且脱离学校教育多年的人,重新坐下来学习,记忆力、理解力等等,和年轻的学生完全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光是学习上的艰难困苦就山高水长,何况家里老伴、孩子的极力反对导致阻碍重重,更何况外界的嘲讽和不理解,如果不是强烈的学习的信念支撑,谁也做不到她这样的愚公移山精神,和付出比别人多万倍的努力。

张海迪说,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老年人,残疾人都那么努力地学习,作为中年母亲,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

接下来我会系统地学习下面的内容:比如视频、音频的剪辑、制作、PPT、PS等各种工具的熟练掌握。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事物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如果不利用假期自我提升,弯道超车,很快连孩子们都瞧不上老母亲的落伍,更不要说被时代抛弃。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都不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斜杠青年是做不成了,斜杠老母亲还可以踮起脚蹦一下试试。


四、厨艺。

有人说,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美食熨帖人的胃,文字温暖人的心。

《麦兜故事》中麦太对麦兜说的:

我每天四处奔波,从早到晚,回到家,最开心最开心的就是能做一顿好吃的,看着你吃的样子,这个是我能够给你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幸福,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吃妈妈做的鸡了,妈妈再也看不到你吃鸡的样子,那妈妈的一切就没了。

确实,很多时候,对于妈妈来说,没有什么比看见孩子吃自己做的饭,并且把食物吃光光来得更有人间烟火气,更让人有满足感。

美食家蔡澜说:"很多人都问我,什么东西最好吃?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妈妈做的菜最好吃!"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世上的美味千千万,而有一种味道却会在心里历久弥香,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万能青年旅店的歌里的一句歌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几乎是为家长打造的歌词。


做菜和做事一样的,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得好。

但凡想省心省力的,都不太可能把菜做得美味又好看。

我做饭没什么天赋,还不喜欢钻研,所以有点委屈孩子。

但是我发现孩子很喜欢做菜这件事,令他们极其有成就感,一旦他们参与了做饭,无论菜弄得有多难看难吃,表扬一下,他们都能奋勇吃光,清盘毫无压力,令我找到做饭新思路。

就是培养童子军们从帮厨到主厨。

一个生活能力自理、会做饭的孩子,这是加分项,说不定在特定场合,还能闪闪发光。

想想孩子们长大了,偶尔想起小时候在厨房点火的慌乱、油点四溅的惊惧和倒菜入锅的巨响吓得逃走的那些温馨时光,真是美不胜收。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五、旅游


郭子鹰说,生命,不长不短,刚好够用来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看看,我要带着孩子用脚、用眼、用心来丈量这个世界。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简媜认为,旅行的迷人之处正是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和来世。

我喜欢这种说法,也就是旅游是借着外出,向内审视自己和向外延申自己的一种方式。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其实,孩子更多的不是去哪儿玩,而是在乎和父母在一起,远离了一些庸碌平淡的家居日常,额外发现一些平常没有注意的细微和新鲜。

外出的那些美好的时光和搞笑的瞬间,会在若干年后的回忆里,让他们嘴角微笑,眼有柔光。

他们会惊叹大海的波澜壮阔,高山的巍峨险峻,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会享受红尘入市的烟火气息,异域风情的别致动人,觉得人间值得。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例如,在课本上看到的爱北京、爱中国只是一段没有生命的干巴巴的文字,如果到了天安门、故宫、长城、鸟巢等现场游览,那些文字立刻生动成可视可触的真实存在,会让孩子印象深刻,连那段模糊久远的历史似乎都能鲜活在眼前。

这,大概就是旅游的意义了。


道路千万条,充电第一条。

暑期不学习,开学泪两行。

预祝我顺利完成暑假充电计划,做一个电量满格情绪稳定的老母亲。


暑期老母亲充电计划

上一篇新闻

我17岁就知道,他不止会卖家具,还有炸鸡翅、热狗、冰淇淋……!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闺蜜约会宝地浪漫到极致,很多小哥哥也偷偷地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