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1日 星期二

50年了,当年许昌的这批知青,你们都好吗?


50年了,当年许昌的这批知青,你们都好吗?


50年了,当年许昌的这批知青,你们都好吗?‖老家许昌

文·图‖丁继珍


前言

2018年10月14日,是“文革”期间许昌首批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日,当年的知青从四面八方汇聚许昌,准备一系列活动以示纪念。我因故不能前往,加之听队友建祥说,这次聚会是最后一次,不由得心中一阵酸楚。为不能参加深感惋惜。特写此文纪念之。

最亲爱的战友,老同学,大家好!

曾记得50年前的今天,我们从各个学校,各个家庭,汇聚在许昌火车站广场,那天的场景估计大家都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告别亲朋好友,告别生养我们的家乡,告别了学生时代,奔赴广阔天地——我们的第二故乡。

从此我们像一家人,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一锅刷稀稠,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我们哭过、笑过、唱过、跳过、打过、闹过,也安静过、思考过。

下图:1998年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回农村留影。


50年了,当年许昌的这批知青,你们都好吗?


我们曾经四更就被叫醒,挥动镰刀下地割麦,晚上收工,磨好镰刀,已是精疲力尽,尽管饥肠辘辘,但一口饭也懒得吃,倒头便睡,任凭蚊子叮咬,热得大汗淋漓,全然不顾。

我们曾经在打麦场上,潇洒地迎风扬场,看到一桩一桩的麦子,汗水与喜悦的泪水也任其流淌。

我们曾经整夜在菜地里改畦浇水,看着那头可爱的小毛驴在不倦的车水。夜深人静时,我们会坐在井台旁,仰望星空,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

下图:2008年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纪念时,大家在当年打石头的山上我们住的破庙前留影,身后是关帝庙。


50年了,当年许昌的这批知青,你们都好吗?


忘不了,在闷热的夏天,在烟地里,掰烟叉,刷烟叶,有时候想着一定会热死在里面,当夹着抱着一堆烟叶,浑身烟油渍从天然的大蒸笼里蹿出来时,才知道自己还活着。我们那时候还年轻,还经得起折腾。也只有这时候才能体会到生命的顽强。

忘不了,农闲时在地窨里捡烟叶,外边北风呼啸,白雪皑皑,里面生着柴火,烟雾缭绕。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听得大家聚精会神,笑话说得不紧不慢,逗得个个前俯后仰。兴奋时我们会放声高歌,笑声、歌声挥去了我们的一切烦恼。

忘不了,我们上山割草,打石头,在严冬里,在呼啸的北风中,手指冻肿,虎口震裂,夜晚伴随着屋外声声狼嚎进入梦乡。

忘不了,我们曾经进县城拉化肥,坐摆渡过汝河,拉着几千斤重的架子车,那圆圆滑滑的鹅卵石河坡,是此生走过的最漫长最艰难的路程!

忘不了,天天玉米糁红薯粥,红薯面窝窝头和晚上诱人的汤面条。不会吃辣椒的我,每顿半碗半碗吃炒辣椒,虽然过后胃里翻江倒海,烧的难受,但下次还是勇敢地去吃,因为有时,辣椒是我们唯一的菜肴。

忘不了,那时候我们学会并体验了所有农活,还学会了做大锅饭,学会了擀面条,学会了切菜,学会了发面蒸馒头,学会了生活,体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然而最难忘的是,我们的战友加兄弟——小昕,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第二故乡,他绚丽而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

50年后的今天,虽然我们都是奔七的老人,但在心里还是一直印着姐妹兄弟们那时一张张稚嫩而又坚毅的面孔;印着嬉戏打闹的场景,回响着诚挚爽朗的笑声。愿我们的青春永驻心间!

愿亲们永远健康,快乐,幸福美满!

真切怀念你们的战友:丁继珍2018年10月14日于新加坡。


50年了,当年许昌的这批知青,你们都好吗?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 丁继珍,1948年出生于许昌市,在许昌长大,1968年下乡,后到外地工作,1986年调回许昌,在许昌二高任教至退休。

“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篇新闻

姜鸿起:我以我血唤拂晓

下一篇新闻

阿曼男子15年眼周剧痛 针灸“三经围刺”治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