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香不香?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人造肉”会出现在你的餐桌上......
9月4日,有关“人造肉”的话题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
9月4日,李嘉诚投资的美国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创始人CEO帕特里克·布朗回应“人造肉营养比真肉低”时表示,如果健康性不比真肉强的话,公司是不会推向市场的,没有致命性病菌是人造肉的优势。公司从营养等多个角度改善产品,包括口味、蛋白质含量、总脂肪、饱和脂肪和盐含量等。
对此,网友纷纷热议,可谓褒贬不一:
01
这肉怎么样?
目前所说的人造肉,在商家和学界也被称为“植物肉”。
其原材料是从豌豆、大豆、小麦中提取的植物蛋白,完全不含动物性成分,以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等公司的产品为代表。
8月8日,美国汉堡王正式开始在全美7200多家门店售卖人造肉汉堡“Impossible Whopper”(不可能的皇堡),该汉堡中人造肉饼的供应商就是Impossible Food。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造肉在“结果”上更接近真正的肉。当美国人民已经可以在每一家汉堡王门店里买到“人造肉皇堡”时,现在,中国大众和第一口人造肉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肯德基人造肉炸鸡上市受热捧:5小时内全售光
对最普通的食客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一口人造肉?
如果你身在美国,可以推开任意一家汉堡王的门来一个“人造肉汉堡”尝尝。
从外观上来看,人造肉皇堡与普通皇堡的肉饼外观稍有差别,人造肉皇堡单个售价为6.19美元,比普通皇堡售价(4.88美元)贵上近三分之一!
采 用“人造肉”做肉饼的皇堡
普通皇堡
一位身在美国、已经品尝过使用人造肉皇堡的人透露,他感觉人造肉饼整体上没有什么牛肉的“肉味”,也咀嚼不到肉筋,口感更像碎渣,而普通皇堡嚼起来有“筋”的感觉。但他认为,如果不刻意提醒两款汉堡的差别,普通人其实吃不出来太大的差别。
位于美国亚特兰大一家肯德基餐厅门口排起长龙,等待品尝人造肉炸鸡
为阿里提供人造肉食品的品牌名为Omnipork,系香港食品科研公司Right Treat推出的人造猪肉产品,从外观上来看,颜色与质地都很像包装售卖的猪肉馅。
Right Treat方面透露,这款名叫“新猪肉”的植物肉产品于2018年4月推出,其纯素蛋白质配方来自豌豆、非转基因大豆、冬菇和米,目前供应给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新加坡等地的多家餐厅。
Right Treat的人造猪肉产品,图源:Right Treat
看上去已经很逼真了,问题是,好吃吗?
一位在现场品尝过人造猪肉食品的阿里员工表示,这款产品尝起来有豆腐的味道,虽然看起来很像肉,味道上更多的还是大豆纤维的感觉。但跟传统仿荤食物相比,人造肉更有弹性与韧性。
味道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造肉的味道会直接影响市场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在这个问题上,东方的处理难度又大于西方。
香港素食超市Green Common供应的“人造肉拉面”
植物肉的味道,是业界的首要关切点。英国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就指出,味道好坏是美国消费者是否选择植物基蛋白质食品的最主要原因(52%),远超健康(39%)、环境(13%)、动物保护(11%)等因素。
02
素肉的2.0版本?
“人造肉”是媒体与投资界的提法,听起来酷炫,未来感十足,但实际上,它还有一个朴素到令人看一眼即知来历的名字:植物肉。
在学术上,人造肉分为植物肉和动物细胞培养肉,前者是以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原料,经过挤压等工艺,提高蛋白质含量与食品质地,再添加植物性风味物质,使其口感、风味上更接近真肉;后者则是在实验中培养动物干细胞得来的肉。现在市场上的人造肉都是植物肉。
南京创新周黑科技展会现场,硅谷中国创新发展中心带来的“人造肉”吸引眼球
为了达到“吃起来像真肉”的目的,“素肉”需要依赖厨师的调味、烹饪技术,但“人造肉”则并不强调烹饪。
“人造肉”的模仿程度更高,除了力图复制出真肉的口感、色泽和口味,还会模仿真肉的血色。 比如Impossible添加了大豆血红蛋白,Beyond Burger则使用甜菜提取物,以达到使汉堡“流血”的目的。
传统素肉和“人造肉”的主要原料都是豆制品,但“人造肉”会添加一些成分,使营养配比更加合理。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造肉”的重要特色在于复制出了更多真肉的营养成分。 根据Tokyo Vegan的数据,“人造肉”的卡路里、蛋白质、脂肪含量与真正的牛肉所差无几,但饱和脂肪酸减少了近50%,且完全不含胆固醇,显然更加健康。
营养成分牛肉Beyond Burger卡路里287kcal290kcal蛋白质19g20g脂肪23g22g饱和脂肪酸9g5g胆固醇80mg0
03
人造肉在中国会有人买吗?
就算植物肉菜肴马上将和中国消费者见面,人造肉也更像是下一个10年乃至20年里被持续讨论的“餐桌议题”。
在消费文化与肉食习惯并未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情况下,中国人能忘掉那头猪,安心地品尝从实验室端出来的肉吗?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洪涛对凤凰卫视表示,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化,对于肉类的需求也更加丰富。近年来,在国内的餐饮消费中,“素材荤做”其实已经逐渐为人造肉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素食消费日渐火爆。消费者更多的是追求健康和营养,不一定非要摄入高脂肪的肉类才是好的。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不断提高,也为人造肉进入市场提供了基础条件。
的确如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人造肉符合近年来全球倡导素食、健康的新饮食趋势。
虽然很多人并不是素食主义者,但是肉类消费的占比在逐步降低,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2018年12月,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敏特咨询公司合作的一项新调查发现,39%的中国居民正积极地减少肉类消费,尤其是猪肉消费。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对象中,有60%的人打算吃更多的植物性食物,42%的人认为肉类生产对环境有害。
以色列公司直接用牛细胞培育“人造牛排”
“但是中国每年各种肉类的产量将近6000多万吨,仅北京新发地一处一天就能卖3000头生猪、2000头羊和150头牛。因此目前人造肉在国内是有市场的,但并不能代替肉类,只能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在洪涛看来,人造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可期,但是并不能威胁到肉类的市场地位。
来源:新浪、中国新闻周刊、网易等
编辑:巴塔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