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商人遍布全世界,可为什么莆田却始终发展不起来?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莆田,全国出“名”
这回不聊世界历史,也不聊国际大势,只聊聊我的家乡——莆田(本人系仙游人)。
福建古称“八闽”,下辖九个地级市,其中莆田市面积居第八,仅高于厦门市,人口约340万,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在福建,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俚语——“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这句话有很多种解读,最广为人知的一种是“福州女之所以不能娶,是因为她们霸道难伺候;而莆田男之所以不能嫁,是因为他们常年离家经商”。这句俚语当然是个玩笑,诸位不必当真,福州女的霸道与否难以考证,但莆田确有千百年的经商之风。
莆田卤面是一种以海鲜、瘦肉、香菇等食材烹制的传统美食,浓油赤酱、回味无穷,是莆田人在外经营餐馆的招牌
莆田人之所以好外出经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莆田地区土地荒瘠,人多地少,又依山傍海,生存空间相当有限,难以供养当地人口。为了生存,莆田人自古就必须走南闯北、四海为家,于是渐渐形成了外出经商或务工的传统。事实上,莆田就是福建的缩影,“闽商”和著名的三大商帮“徽商”、“晋商”、“粤商”的诞生如出一辙。
徽州,是徽商发源之地,当地有许多女子守孝的贞节牌坊,这些女人是徽商的妻子,丈夫外出不归,她们供养父母
莆田,字面意义是“长满蒲草的田地”,古称“兴化”,地处闽中,被夹在福建的两个龙头老大泉州和福州中间。宋代曾有军队驻扎,又称“兴化军”,是著名的“海滨邹鲁”,在古代出过不少状元,也出过不少名人,比如蔡襄、曾鲸等。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林默娘,因为妈祖文化就发源于此(妈祖原名林默,生于莆田湄洲岛)。
莆田市行政区划
从地缘上看,莆田是福建省内面积倒数第二的市级行政区,只比经济特区厦门大一点,其面积约4200平方公里,人口约340万,辖仙游县、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湄洲岛。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尽管有辉煌的历史文化,但今天的莆田则是经济疲软、声名狼藉。
莆田系医院全国分布图(不完全)。所谓莆田系医院就是以莆田市东庄镇詹林陈黄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民营医院体系
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把莆田系医院的丑闻闹得全国人尽皆知,长期以来的“山寨莆田鞋”问题甚至还曾经一度引发国际争端,近期莆田又曝出2死3伤的重大刑事案件。如今,世人都有些“谈莆色变”,莆田的形象也一落千丈。这座闽中小城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莆田
莆田一来不是经济强劲的城市,二来没有特定的历史定位,三来也不是政治中心,甚至在福建省内都不怎么出名,但如今却因为一系列事件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名城”。
福建南少林寺,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
事实上,莆田籍商人不止遍布全中国,甚至是遍布全世界。
黄廷芳,祖籍福建莆田荔城,1937年移居新加坡,后一步步发展成为新加坡首富,直到今天黄氏家族依旧屹立不倒
据调查,以1978年为起始,莆商(莆田籍或祖籍莆田的商人)的足迹遍布全球80个国家及地区,总人数超过250多万人,其中150多万人常年在海外活动,莆商年创收超过3万亿元,是当之无愧的“福建第一大商帮”,代表人有新加坡前首富黄廷芳以及本土欧氏家族。
但莆商创造的财富却很少能反哺莆田,今天的莆田经济常年低迷。
为什么莆田发展不起来?
世人对很多莆商的印象多是“卖假鞋”、“卖假药”,仿佛这些人手眼通天、日进斗金。
莆田东庄镇有大量的洋楼
在“莆田系医院”的发源地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遍地都是气派奢侈的洋房和豪车,触目皆为寺庙和祠堂,但这豪掷千金的一切却和当地落后的社会基建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有一种别样的“魔幻现实主义”。
莆田地缘位置
但是刻板印象要不得,因为一些莆商的原因就让整个莆田以及340多万莆田人都背上骂名,是非常不理智以及愚蠢的行为,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深处的忧虑。莆田GDP约为2600亿元,这个数字在福建只能排第七,差不多是垫底,而莆商每年创造的财富却超过3万亿元,这些钱却始终不能助力莆田发展。
莆田特色扁食,和北方的馄饨有很大区别
莆田的地缘位置相对比较尴尬,东是省会福州,西是经济重镇泉州,相对而言政策倾斜和经济支持较少,又加上人多耕地少,农村面积非常广大,发展阻力很大。由于靠海,莆田曾大力发展海产养殖,但最终收效不佳,现在比较拿得出手的恐怕只有文旅资源——湄洲岛。
2012年央视电视剧《妈祖》,由刘涛饰演女神林默娘,该片取景莆田湄洲岛
湄洲岛是莆田的金字招牌,其年平均接待游客超过2600万人次,创收270亿元,常年吸引着海内外崇尚妈祖文化的华人华侨。
湄洲岛妈祖庙
但莆田真正的经济支柱并不是农业,也不是旅游业,而是制造业。莆田有三大支柱产业,即鞋服、食品以及工艺品。莆田的制造业在全国是出了名的,2020年疫情期间莆田曾经率先完成口罩生产的升级,被中央当作样例夸奖。此外,莆田有2400多家鞋企,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2020年的鞋子总产量高达13亿双,占全国10%,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鞋城”。
莆田鞋企
事实上,许多国际大鞋厂的知名品牌运动鞋的生产地就是莆田。(近年来开始向东南亚迁移)
莆田站
除了鞋子,莆田生产的工艺品也远销海内外,红木家具一度占领中国40%的市场,油画更是占据欧美中国油画60%的市场,还有黄金首饰产业,年销售额超过35亿元,总而言之莆田的制造业非常发达。久而久之,形成了“东庄医疗、涵江制鞋、北高珠宝、忠门木材、江口寺庙、常太鸡公煲以及仙游加油站”的商业部署。
重庆鸡公煲并不是重庆菜,而是莆田人张重庆发明的
好玩的是全国知名的“重庆鸡公煲”,其实是莆田菜。
莆商往往抱团生存,在海内外闯荡,创造了超过莆田GDP10倍的财富,但这些钱大多和莆田关系不大,不计入莆田GDP。许多莆商发家之后,也没有想着投资家乡建设,而是衣锦还乡地盖起豪宅,这种情况在福建很常见,并不是莆田的专利。
在许多闽南以及莆田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就有着这样很魔幻的景观,宛如置身欧美富人区。
东庄镇的一处大豪宅
比起投资家乡和制造就业,莆商更喜欢大兴土木修寺庙和祠堂,当然了,修路、建学校也是常事,但就是很少有莆商助力莆田的经济发展。赚钱不能让乡亲们“享受”,但坏名声却得全体莆田人担着,莆田之所以“声名狼藉”,就是因为某些不良商人。
面对这些问题,莆田市当然也下过大力气,几十年如一日的产业升级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升级以及莆田本土品牌的建设,打击“黑医院”和“黑鞋厂”。但愿望是好的,可现实太骨感,莆田经济并不足以支撑这一系列的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又效果不佳。
莆田盛产四大名果——荔枝、文旦柚、龙眼、枇杷
自主品牌和培养和非法商业机构的取缔,都是硬仗。
“假鞋”摧毁了莆田制鞋的品牌,而“假医院”摧毁了莆田民营医院的名声,莆田曾经的沃特、达芙妮等鞋子品牌都倒在了“假鞋”浪潮中,而另一个鞋城晋江却依靠强劲的经济顶了下来。
数据来自于观察者网
产业无法升级,直接后果就是城乡发展的滞后和人口外流。莆田虽然坐落于东南沿海地区,但城镇化水平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莆田GDP增速已经连续5年放缓,消费和投资水平也是苦哈哈,人才外流和产业停滞发展已经成为常态。2020年,莆田市净流出人口高达44万,福建之最,许多农村人口也不愿意进城务工,农村的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莆田街头的豪车
莆田的发展,举步维艰。
莆田的问题由来已久,其实很具有普遍性,不止是莆田的问题,更是福建乃至中国大多数小城市的问题,但福建的问题比较特殊,因为还事关海峡两岸的大气候。两岸统一,是历史趋势,也是福建发展的历史契机。
莆田南日岛
福建是祖国大陆面向台湾省的前沿,也是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和发展的中心地区。别看台湾以闽南文化为主体,说闽南语保留很多闽南习俗,但事实上,莆田才是福建到台湾岛直线距离最近的地区,和台湾省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密切。
福建省行政区划
说一千道一万,长期以来莆田的“坏名声”只是极少数莆商的行为,根本不能代表莆田以及莆田人,借题发挥的地域歧视让人不齿,类似的还有山西煤老板,都是刻板印象。
福建仙游天马山景区
莆田和大多数南方地区一样,都非常看重宗族血缘,一个村往往只有一个姓氏。因此莆商很喜欢抱团扎堆,加上莆田独特的莆仙方言既不通闽南三区的闽南话,也不和闽东的福州亲近,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向心力(类似情况还有潮汕商帮、温州商帮)。在外漂泊,必须依靠亲人、朋友以及同乡。
莆田湄洲湾
莆田人民勤劳能干,热爱故乡,和中国大部分人一样都对未来抱有乐观的希望,闽南人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而莆田人说“十分都靠打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