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神兽宅家,寒假里的妈妈压力就是大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是的,寒假不容易,母亲也会厌烦和倦怠。那又怎样?

神兽宅家,寒假里的妈妈压力就是大

寒假加疫情,天天在眼前晃悠的神兽们,有没有惹你烦?虽然深爱孩子,可是,也总有那么一时半会儿对他们心生厌恶:脸不洗牙不刷一头扎进iPad里,作业规划和实际执行云里雾里,调皮捣蛋磨人精,怎么看怎么不得劲……

职业上有职业倦怠感,养育也有养育的倦怠感。

“太累了,孩子天天家里蹲,我不仅要操心工作的事情,还要管他们吃饭、补课、运动、交朋友,手忙脚乱。”

“稍微多管一点,她就跟你急,说我是法西斯。还拿别人家妈妈来跟我对比,说我不行。”

“都说假期是学渣和学霸拉开距离的时间,明年就要中考了,我急得想帮他把日子每一天都规划好,可是人家懒懒散散,完全不听。”

……

一项神经科学研究发现,父母越是觉得压力很大,就越难和孩子产生贴心的感觉,情绪状态更焦躁,甚至口不择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邀请31对母婴进行评测。实验者请妈妈们报告目前的育儿压力水平,然后给母亲和孩子都戴上测量大脑前额叶皮质活动的帽子。孩子坐在妈妈腿上一起观看动画片,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正在承受较大压力的母亲和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层活动同步性更低,而压力较小的妈妈前额叶皮质层活动与孩子保持了更高的同步性。

前额叶皮质层与我们理解他人的想法有关,两个人同步意味着两个人在交流和陪伴中更加默契和舒适。这种默契和舒适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们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够奖赏母亲:我是一个成功的母亲,我是一个被认可的妈妈,我相信我的孩子。

但是,当母亲压力很大的时候,就很难保持对孩子的敏感,在互动中容易忽视或者误解对方的意思,产生冲突、误解和隔阂。

你有过这样的情景吗?

本来想提醒孩子,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可是因为觉得孩子肯定没做完、心里为孩子贪玩心烦不已,所以口气会不善,不留神间释放出不信任感和责备感:“你今天写完了吗?怎么又在玩手机?”孩子本来挺高兴你回来的,说不定还想问问你明天是否可以出去玩玩,一看你的表情,心情也down下来,开始了对你指责的防御:“就知道催催催!”你的火也腾的升起来:“你怎么这么没礼貌?这孩子,得有点规矩!”压力值随着这场互动直线上升:“这没法弄了!”“这孩子得好好收拾!”“我太失败了!”“不婚不育保平安啊!”

看见压力与亲子关系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最终目的,研究者希望提醒母亲:养育本身就充满挑战,感受到压力时,要学会先转过头来关怀自己。这有点像乘坐飞机时的安全指示:大人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才能保证有能力帮助儿童戴好他们的氧气面罩。

怎么缓解压力呢?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分享了“两句话”情绪锦囊,或许这个寒假你能用得上。

第一句是:“那又怎样”

别小看了这四个字,试着说一说,它有强心针的作用,能瞬间给人力量。

“那又怎样”彰显的是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够好的态度。

成绩不好,那又怎样?大不了重头再来。

作业没有按计划来,那又怎样?大不了再调整。

工作和家庭无法平衡,那又怎样?不平衡也有不平衡的活法。

做不到像别的妈妈那么优秀,那又怎样?我在过属于我的生活。

第二句话是:“是的,就是这样的”。

这个锦囊适用于“无奈”、“无助”、“无能无力”的情绪。面对生活的不满意,“你什么都不想做却又无法什么都不做,任何安慰也于事无补,还会激发羞耻,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地自容。”

此时,饱含关怀地对自己说:“是的,亲爱的,我知道你现在很难,但目前就是这样。”

这句话会让你变得安静,满腹牢骚化为悲伤,心会随之安静。无奈、难过、悲伤本来就是生活的面目之一,坦然地看见这个部分,接受这个部分。

嗯,亲爱的,我知道寒假的自己会过得不容易,是的,就是这样。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丁晓

上一篇新闻

中国这样的战略定力和世界胸怀,超出美国想象

下一篇新闻

环球时报:美国“胁迫外交”的宝贝越来越不灵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