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讲华语运动”推广40年,当中的利与弊,值得好好反思
作为海外最大的华人国家,新加坡自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就一直大力强调自己的国家认同感。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在向外界展示一种"多元种族文化和谐共生的"社会现象。
为了更好地让国内最大的种族——华人(占总人口74.3%)之间有着共同的交流语言,新加坡政府于1979年发起了著名的"讲华语运动"。这一运动持续至今,虽然对普及标准普通话方面有了一定的帮助,但它带来的一些弊端也是比较明显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谈一谈这项知名的语言推广运动。
一、"少说方言,多说华语"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为了保证各族群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可以跨种族进行沟通,当时的新加坡政府规定,以英语作为国家的第一官方语言。到70年代中期,国家的主要交流语言仅有英语一种,中文(华语)、泰米尔语和马来语仅在单一族群间进行交流。
1965年新加坡独立庆典
70年代末,新中两国关系日趋紧密,为了方便日后与中国进行商贸往来,新加坡政府决定在华人社群中推广双语活动,即在保留英文教育同时,学习更为专业正确的中文,以代替华人社群普遍使用方言的情况。
当时的新加坡华人社群,普遍来自于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方言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闽南话、海南话......同一种东西,有着不同的方言发音,不利于跨地区人员的交流。所以新加坡政府决定开展一项全民性的强制语言推广运动,让华人社群学会一口流利的中文。
1979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决定开展"讲华语运动",由新加坡文化部负责推广,首届运动口号也是简单明了:"多讲华语,少说方言"(下图)。根据首届推广华语运动委员会主席欧进福的回忆,在做好前期的准备后,政府还邀请了一些语言和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对于是否展开此项活动进行了座谈。
与会专家经过多方讨论,认为这项运动有利于华人社群之间的更好交往,而且还可以帮助年轻一代的华人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历史,通过母语认识自己文化的根源。1979年9月7日,"讲华语运动"正式在新加坡开展。李光耀在开幕仪式上介绍了政府举行该项活动的初衷,目的是要彻底改变华人长期讲方言的习惯,简化新加坡华人社群之间的语言环境,以华语取代方言,从而创造有利成功推行双语敎育计划的语言环境。
1979年9月,李光耀在首届“讲华语运动”开幕式上发言
对于年轻一代的华语教育,李光耀要求他们要在英语-华语和英语-方言之间作一抉择,方便未来可以进行双语沟通交流;活动开展之后,公共部门开始配合政府进行华语运动推广:包括华人公务员在柜台服务时尽量以华语进行交谈;文化部、教育部负责编纂各有关部门常用的华语词汇和发音;鼓励华人公务员在公共场所以华语代替方言进行沟通。
“讲华语运动”历年宣传海报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运动,政府还自创了一首歌曲,来鼓励华人民众多说标准华语。歌词如下:国家要进步,语言要沟通/就从今天起,大家说华语/不分男和女,不分老和少/不再用方言,大家说华语/听一听,记一记,开口说几句/多亲切,多便利,简单又容易。
对于一些标准华语不标准的公务员,政府还会开办华语班进行培训,同时还会派人对推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广大的社区,政府人员会深入社区进行宣讲和演讲,告诫百姓讲标准华语的重要性。此外民间开办华语班,大众媒体主办华语热线,刊登华语课程内容及双语短文等等,都是为了在新加坡华人社群中营造一种讲华语,少说方言的环境。
二、讲华语运动的成绩
在最开始推行"讲华语运动"时,民间其实是有很大的反对声音。分别是习惯讲方言的人(以年长人士居多),从小受英文教育的华人,以及非华裔的新加坡其他种族公民。对于这三种情况,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三类人群能够支持政府的举措。
对于年长人士,政府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为其讲解讲标准华语的重要性,让他们接受标准华语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为了子孙未来的敎育和前途,愿意逐渐改変自己的语言习惯,接受讲华语的必要,甚至本身学习一些简单的华语。
对于一些认为华语无用且低层次的"香蕉人",政府就从其子女的教育作为切入点让他们认清这项运动可以减轻孩子学习语文的负担,进而掌握双语,提高孩子前途的优势;最后对于其他族裔人士,政府也以包容的态度对其进行宣讲,保证他们和他们子女不会因此受到歧视和冒犯。
1999年,新加坡街头的学华语广告
在一众宣传手段上,新加坡政府选择了最为直接也最为管用的手段——电视与广播。"讲华语运动"开展以后,新加坡广播电视机构旗下的8频道(华语频道)开始制作一些推广华语运动的广告和宣传片,本地制作和海外引进的节目都改用标准的中文进行配音,方便百姓能够学习标准的华语。
经过一段时期的推广,"讲华语运动"确实为华语在新加坡华人间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帮助。199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有91%的民众认为这项运动是成功或非常成功。当时,华人最常用语是华语(46%),英语次之(39%),只有15%华人常用方言。方言的使用人数此后也呈逐渐较少的趋势。
截止到1999年,在新加坡家庭中,超过60%的民众开始使用华语进行沟通,而使用方言的变得越来越少;新加坡政府的官方统计也证明,从1980年到2010年,华人家庭中家庭用语里,有47.7%的居民喜欢用华语沟通,其次是英语(32.4%),而使用方言的仅占19.2%。看起来,进行了40年的"讲华语运动"确实起到了一定成效,但它带来的弊病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从学华语到抢救华语
虽然在推广华语的方式上,"讲华语运动"确实改变了一些人的语言环境和用语习惯,但因为具体操作上过于急功近利,使得这一活动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令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从最开始方向上就能看出,"讲华语运动"的推广前提,就是减少方言的使用。对于一些上了年纪或者故乡情结浓厚的家庭来说,"一刀切"的方法确实让他们很不适应,老人家不仅失去了方言节目的娱乐,只能被迫重新学习普通话和英语,无奈地面对情感上的失语,让他们感到十分难受。
另外一方面,方言其实对于推广华语有很大的帮助。老一辈的华人都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开始逐步认识普通话的精髓和内涵。作为中老年人来说,通过方言来慢慢了解汉语,要比直接教授汉语要容易得多。同时,失去方言也会造成一些地方文化的衰落。例如地方戏曲之间最主要就是靠方言来进行传承,新一代的新加坡华人由于方言的缺失,造成他们无法了解和欣赏这些民族文化瑰宝,继而也无法了解当中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
另外政府一刀切禁止方言,也让不少方言艺术作品"无疾而终"。例如新加坡歌手梁文福,其代表作《麻雀衔竹枝》就因为当中掺杂着许多方言,被列为"禁歌"长达23年,直到2013年才宣布解禁;还有一些方言创作的相声、短剧等,也因为不符合语言环境被限制,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因为几句方言歌词,这首歌便“消失了”23年
只重语言技能,不讲文化精神;只求基本沟通,不求深入掌握——将语言视为应付日常对话的工具,一直是新加坡华文教育饱受诟病的地方。许多人学习华语,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日常工作,根本没有深入地去学习汉语的真谛与本质,只做表面功夫,本地学生听说能力还行,读写能力却不断弱化。
当华语取代方言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华语难敌英语大环境,成了一门"另类的方言"。作为一个使用英语作为行政和官方语言的国家,当遇到掌握双语困难时,许多人为了眼前的现实,只能选择"重英轻华";总之在务实的新加坡社会里,中文大多数时间只是被当做一种工具在使用,缺少正式的学科训练,很少有人能将华语能力提升到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法理论辩、说理传道的高层次境界。
甚至在2017年官方举行的活动上,主办方也闹出来一个低级笑话:错将听说读写中的"读"字写成了"渎"。消息一出令整个新加坡社会都哗然一片。这一严重的表达错误,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讲华语运动的推介仪式上,可谓"罪加一等"。这也让参与活动的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大为光火,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令外界贻笑大方的文字错误,居然发生在华语推介会上
其实早在90年代,就有一些新加坡官员提出了担忧,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就表示如果大多数的华人不把华文当成母语,只在学校学习,不在家里使用,这会为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前总理吴作栋也认为只在学校学华语,回家就忘记的做法是一种投资上的浪费,会改变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本质。
结语
推广了40年的"讲华语运动",历经风风雨雨,确实在新加坡人心中营造了华语(中文)的崇高地位,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值得发人深省。但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对这种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表达敬意,即使前路荆棘密布,这样的活动也应该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1.《讲华语运动40年》
2.《新加坡建国50大事记》
3.《新加坡政府白皮书》
4.《东南亚华人社会概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