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本科申请直博?NUS博士学姐科研&套磁经验全分享!

本科申请直博?NUS博士学姐科研&套磁经验全分享!

指南者学员投稿

PhD申请经验分享

G学姐

本科:重庆大学 工程造价

GPA:3.5 托福:105 GRE:328+3.5

最终入读:

NUS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Department of Building

留学的初心

相信每个同学对于决定要不要升学要不要出国,可能都有一段比较曲折的心路历程,毕竟能够在一开始就下定决心的人还是很少的。我在大一的时候还是个坚定的工作党,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要不要出国,但是目标国家却是日本,最后在大三才选择了新加坡。

在这一个过程中,影响我的决定有多个方面,我的专业其实是偏向于实际经验为主的,与化学生物材料等具有很强的研究性的学科不一样,我们学院的学生工作为导向的风气非常的浓厚,好像身边的同学所准备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

刚入学的我自然而然就受到了影响,觉得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考证比学历更重要,学生工作能力比成绩更重要,所以大一的我有些盲目和固执的把大学的重点放在了以工作为导向的各种社团、学生会等等,在学习上就放松了许多,所以大一的时候绩点只有3.3左右。

到了大二的时候,由于进了一个学术性的社团,跟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学长学姐开始接触,思想才开始慢慢转变。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国内读研,因为在国内读研,如果不能保研,那么考研的风险就很大,而且调剂过后的学校可能也不是你想去的。而且国内读研周期长,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完全是可以压缩的。

一开始选择日本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老牌的学术强国,教育强国,而且我也学习了日语并在准备日语的考试,想先去日本读研究生然后再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做研究再去美国读博。后来因为男朋友的原因,开始动了要去新加坡学习的念头,在了解了新加坡后,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国家,家里人也更希望我去安全、美丽且没有那么多政治敌对的新加坡。

读硕or读博?

那么为什么想要读博呢?首先,我是受到了身边环境的影响。我在大一就加入了一个学术性社团,社团里面的研究生博士生经常给我们培训一些研究的方法,加之我在的部门是理论部,需要经常与论文打交道,久而久之对研究也开始产生了兴趣。之后在跟老师做课题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对于研究非常乐在其中,很享受这种突破一个又一个难点,对于未知的探索,以及和导师、团队的讨论、合作过程。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这么喜欢做研究,以后是不是可以去读博呢?在咨询过老师和学长学姐后,他们都建议我,既然要出国读书,如果能够直接申请博士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

毕竟对于女生来说,时间比较宝贵,如果先申请硕士再申请博士,虽然难度可能会降低,但毕竟是曲线救国,耽误了时间,未来也有很多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读博士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奖学金或者导师发工资,经济压力相对于在国外读硕士来说也会轻很多。

新加坡的博士通常是4到5年毕业,这样只是比国内研究生多读了一两年,却拿到了博士学位,时间和金钱上来说性价比都非常高。反观我自己当时的条件,成绩只能算刚好达标,绩点3.5出头,参加过台湾大学的暑期课程,有很多社团和学生工作经历,手头上还有一个没有结题的SRTP课题,托福和GRE都没有考。

在签约指南者后,老师建议我先准备必要的托福和GRE成绩,再争取发表论文,为博士的申请增加筹码。对于博士的申请最重要的科研背景提升和套磁部分,我也有一些经验想分享给大家。

申博背景的提升

申请博士的时候,国外的学校不仅仅只看冷冰的GPA和语言成绩,为了证明你的能力,各个方面的背景来体现你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海外交流经历、科研经历、实习经历、社团及志愿者经历等等。下面我主要介绍海外交流和科研经历。

海外交流

我的海外交流经历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包括一段暑期学校,一段香港的商业交流项目,和一段美国交流的领队经历。

暑期学校的优点就在于,时间比直接交换短,可以利用暑期的时间而不会耽误专业课程的学习,因为交换的话再回来都会面临学分转换的问题,有一些学校的给分也比较低,造成后面返校后学习的压力。而且暑期学校的时间又比一般的交流项目时间更长,能够有一定的学习,跟老师也会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在之后的申请中也可以麻烦老师帮忙写推荐信。

大二的暑假,我通过学长的介绍,了解到台湾大学有跟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非常相符的暑期课程,所以在寒假开始就登陆了台湾大学的官网开始了解相关的信息,了解到是3月份开始注册申请,申请的时候需要学校的很多文件的配合,因为需要办教育签注,所以如果有需要大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国际处进行相关证件的办理。最后因为我在这段暑期学校的过程中表现不错,跟老师交流也很多,所以得到了台湾大学教授的推荐信。

所以大家如果对暑期学校有需要,一定要在寒假甚至寒假之前开始了解,一般暑期学校的申请在3月份就开始了,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寒假就准备好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办好信用卡等等。

了解项目的途径,最直接的是从学校的国际处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了解,一般学校都会提前把相应的项目挂在网上,学校的项目经常有一定的补助,而且会由学校老师带队,这样安全也比较有保证,有一些看似很有含金量很难申请的项目,由于关注到的人很少,反而会很容易申请到,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担心自己不够优秀申请不到,只有不断的尝试才会成功。

除此之外,指南者这边也有提供申请暑校的服务,机构对于这类信息了解和掌握的还是比较多的,可以最高效的帮你推荐到合适的项目。

海外交流经历是申请过程中一个非常有力的加分项,尤其是能够参与到跟未来研究方向非常相符的海外项目,或者拿到大牛或者与未来导师相识的教授的推荐信,一定能够为申请加分不少。

科研经历

我的科研经历主要是一个SRTP项目,还有几个学术相关的比赛、三篇国际会议论文和参加了一个国际会议。

国创、SRTP等类似项目的申请,大家可以在大一就开始申请,但是大一申请的弊端就是对专业了解太少,无法提出有意义的课题,研究的时候也会比较困难。所以在大一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去参加一些学术类的比赛项目。比赛的话周期比较短,而且初赛、复赛、决赛等一轮又一轮的考核会带给你很大的压力,也是最能够促使你学习一项技能的方法,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

学术类的比赛最好能够找到比较厉害的人一起参加,至少也要找到跟你一样很感兴趣很愿意坚持的人一起组队参加,如果只是划水的话就非常的浪费时间了,还可能会让自己对研究产生反感,得不偿失,因此队友的选择非常重要。比赛的过程也能体现你的团队合作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展示演讲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实打实的写在简历上的东西。

而国创、SRTP项目的申请中,最重要的主要有这样三点:好队友、好导师、好课题。好的队友就不多说了,好的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好的课题,因为导师可以在选题方面给出很多有用的建议。

选导师的时候,首先可以去学院官网上了解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最近发文数量,有一些导师现在可能忙于别的事情,重心已经不在研究上,然后,在选好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导师以后,可以跟学长学姐咨询这些导师在带课题的时候能够给予的帮助程度、负责任程度等等。

最后,就可以按照小组的商量结果对导师进行一个排序,一个一个的进行联系。可以先发邮件,如果导师没有回复,可以给导师发短信或者找到导师本人进行交流,即使被拒绝了也不要觉得气馁,继续下一个导师。

课题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契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因为这样导师才能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另一方面自己一定要感兴趣,可以作为未来持续研究的一个方向,因为兴趣是一切的源泉,而一段跟未来申请相关的研究经历,会极大地帮助你的申请,尤其是在进行PhD的申请中非常重要。

很多人在进行这些课题项目时,刚开始会很有干劲,但到后面就开始水起来了,甚至是草草的结题。而做的很好的项目,不但能够让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在最后甚至可以写出论文,让这个课题变得极其有含金量。

为了避免刚刚提到的这个问题,最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时间规划,以及定期的小组会议,如果有需要,可以定期的给导师进行汇报,或者邀请导师参加你们的小组会议,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虽然说做研究不要有结果导向,但是能够以写出一份可以发表的论文为导向还是能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位队友其实不是很投入我们的研究,因为他跟我们的专业方向不是太相符,而且他的课程压力更大,所以就剩下了我和另一位队友。但是我的导师十分的负责,他会要求我们每周都给他进行汇报,定期去他的办公室跟他讨论和开会,还带着我们小组的成员一起去外地调研,给我们一起寻找更贴切与我们研究的论文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这一个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非常的感谢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的导师,没有他的指导和监督,我也不会在最后做出成绩来。

不过也因为我自己的积极努力,得到了老师的欣赏,与老师的关系不仅仅只局限于课题,在后来的申请过程中,老师也给予了我非常多的鼓励和帮助,经常帮我一起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选择的博士导师是否合适,还在我准备GRE的过程中,给我在他的办公室借到了一个位置来让我能够安静的备考。

所以说,每一步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前辈、老师们的指导,在大学里这样的机会是很好抓住的,只要你去努力向老师表达你的心意,表现出你的决心。

我选择投稿的论文都是国际会议论文。选择国际会议的原因是因为期刊投稿周期很长,英文期刊尤其是SCI期刊对论文质量的要求相当高,而我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够的,我同时还需要准备托福GRE,还需要学习专业课等等,而国际会议论文既可以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系统的可以给大家看的论文,同时英文的论文相对于中文论文来说也更方便申请国外的学校,方便给导师介绍你的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是,它的投稿周期很短,通常来说投稿到录用结果通知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满足了我申请的需求。

寻找国际会议的方法,可以关注一些相关协会的公众号,或者加入一些学术性的协会,除此之外,也可以联系一些研究生博士生学长学姐,或者跟老师表达你的意愿,毕竟他们获取到的信息的途径更多。写论文最好的来源就是你研究的课题。

导师的选择和套磁

1. 导师的选择

选择导师的方法其实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选择导师的基本方法差不多,同样是先去官网查找各个老师的简历筛选有意向的导师,然后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这些老师,最后给老师发邮件,也就是套磁。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在申新加坡的过程中,指南者的老师帮我在选择导师方面减少了很多工作量,给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为了让大家看的更直观一些,大家可以参考我准备日本留学找导师的时候列的一个图:

本科申请直博?NUS博士学姐科研&套磁经验全分享!

2. 套磁

给导师进行套磁的时候,首先要介绍自己,然后可以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可以说一下对导师研究方向的了解,证明你去读过一些他的论文,接着可以提出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和取得的成绩,从而说明为什么你想要成为他的学生,以及为什么你足够优秀成为他的学生。附件可以附上你的简历、研究计划(如果有)、成绩单、推荐信等。

导师可能在一周内回复,如果没有回复,可以再发一封,等待后续的结果。如果导师表达了对你的兴趣,可以跟导师进一步商量研究计划的事情,可以把你的研究计划写好后发给他看,让他帮忙做出一些指导,这样在之后的面试中也会很有帮助。

一个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好不要在套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确定一定会选择这个老师,就不要过于强烈的让导师觉得你非常想而且只想成为他的学生,如果在拿到正式的offer以后再拒绝老师,有时会让老师十分生气。毕竟以后还是在同一个学术圈内,以后还会有碰面的机会,这样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3. 研究计划书

在进行研究计划书的写作之前,我已经跟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联系上了,因为时间还算早,所以就直接联系了教授询问了他的意见,导师当时让我先给他几个方案,并提出可以给我修改。

第一次发给导师的时候,我花了一周时间写了一共三个课题,每个课题一页,写明了我的研究方向、研究问题和预计如何解决。教授在看过以后,给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并告诉我,研究计划书不一定需要切合他现在做的课题,因为这不一定就是我博士期间的最终课题,而主要是给审核委员会查阅,是一个对我进行考察的途径,所以我可以根据之前做过的研究进行一些拓展,结合我熟悉的方向,这样更有利于我写出一份优秀的研究计划。

于是,我又重新思考了我的研究计划课题,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写出了一份大约8页的研究计划发给了教授。教授十分的认真负责,很快就给我回了邮件,还要求语音给我进行研究计划的修改指导。在这个指导过程中,教授十分仔细的一句一句告诉我应该如何修改,给予了我很多建议和鼓励。这也是决定了我为什么会最终选择这一位教授作为我的导师的原因。

因此,在进行研究计划的写作前,如果已经有套磁中的导师,可以询问导师的意见。有一些导师会要求你写跟你未来进行研究的方向相符的研究计划,有一些导师只是要求你写出一份合适进行申请的研究计划。另一方面,如果导师能够在研究计划的写作过程中给你进行一些指导,这个过程中既能够加深对老师的了解,也非常有利于申请,因为导师愿意给你进行指导,就已经是申请成功的第一步了,如果导师对你没有兴趣,是不会给你指导的。

研究计划的写作,类似于英文论文的写作。主要包括: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Purpose and objectives,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plan, Research schedule。内容不要过多,控制在6-8页比较合适。我在写完之后,也是交给指南者的老师和我在学校的老师反复修改确认,以保证递交的材料尽可能的完善。

写在最后

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你也对读博感兴趣,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离博士好像太遥远了。我之前也是一样的想法,但还是靠着一步步的规划,靠着导师、朋友的支持,靠着无数个图书馆、自习室的白天黑夜的堆砌拿到了录取。

所以,永远都不要觉得你准备的晚了,只要你愿意开始努力,任何时候都是来得及的。

本科申请直博?NUS博士学姐科研&套磁经验全分享!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留学最辛苦的十大硕士专业是?

下一篇新闻

园林绿化工程师证怎么考这些报名条件可千万不能错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