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管魏延政:年薪百万,41岁因癌症去世,临终留给儿子三句话
2016年8月8日,曾经的华为高管,计算机天才魏延政,在与病魔斗争了5年之后,离开了人世,年仅41岁。
见过了太多的天妒英才,像魏延政这样的青年俊杰离世,人们最多的也不过是一声叹息。
但当大家了解这个年轻人的经历,以及他面对死亡的态度,无不惊叹他的豁达。
魏延政似乎有着“开挂”的人生。
这个出生在新疆普通家庭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考入北大,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硕士,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读博士。
然后靠自己的才华进入华为,任职高管,领百万年薪,这完全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魏延政的一生足以称得上完美。
而大家注意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其临死前,给四岁儿子留下的三句话。
而这三句话,不仅总结了他的一生,更是他留给儿子最大的财富。
出生在新疆的少年英才
1975年,魏延政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魏延政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魏延政的父母却十分注重孩子们的教育。
相对于内地和东南沿海,新疆这样的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一直都比较匮乏。
那时,魏延政和哥哥,姐姐们都是在职工子弟学校上学的。
自小魏延政就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他这样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只有靠读书,才能实现阶层跃迁。
因此学习起来格外刻苦,再加上他天资聪颖,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魏延政的父母也希望自己小儿子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
可是在魏延政读高二的时候,一场意外改变了父母的看法。
魏延政的哥哥在那年去世了。
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魏延政的父母那段时间情绪很低落。
他们找到魏延政谈心,希望这个家里唯一的儿子,能够留在身边,什么出人头地,都不如一家人平平安安。
对于从小就向往外面世界的魏延政,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但是为了顾及父母的感受,他最终选择报考新疆本地的大学,留在乌鲁木齐,多陪陪父母。
可是在高考结束后,魏延政却意外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因为在高三时,魏延政取得了全国数学联赛的第三名,而被北大自主招生办老师看中,因此录取了他。
是留在新疆读大学,还是名校北大?
魏家人也为此进行了考量,最终,魏延政的父母为了儿子的前途,选择了妥协。
就这样,魏延政和千千万万个学子一样,踏上了西行求学的列车。
到了火车站,魏延政就犯了难,那趟火车可谓是人山人海,魏延政连火车票都没有买上。
最终在同学的帮助下,挤进了火车。
上火车不久,就赶上列车员检票,当魏延政拿出北大录取通知书补票时,所有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这使魏延政下定决心,到了北大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将这份“荣耀”继续下去。
顺风顺水的“开挂”人生
到了北大后,魏延政似乎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他立志在这里学习更多的先进知识。
为此,他先是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
后来在得知北大中国研究中心招收经济学双学士的通知后,又报考了经济学。
在北大就学期间,魏延政把自己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提前一年,他就修完了所有的课程,获得了双学位。
如果单单把魏延政看做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课余时间,魏延政还会做些零工,比如批发电影票在学校售卖。
最好的时候,就售卖电影票的钱,魏延政每天都能收入千元以上。
就现在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在那个年代了。
除此以外,魏延政的英语在当时北大的学生中,也是顶尖的存在,这也为他赢得了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的机会。
1998年,北大建校100周年校庆之际,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应邀来到了北大,而此次给他担任向导和翻译的正是魏延政。
在此期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长对魏延政的表现,和他在专业领域的见解,十分的欣赏。
当时就邀请魏延政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留学,并为其提供全额奖学金。
当时,魏延政并没有答应,直到他在北京奥德软件公司实习一年,有了一些实操经验后,才正式向新加坡国立大学递交了申请书,自然顺利通过。
就这样,魏延政走出了国门,来到了新加坡。
因为新加坡是一个由华人建立的国家,在这里,魏延政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应。
他在平时学习之余,更是担任了助教,负责一些日常的教学活动。
魏延政的学习天赋虽然很高,一些学术上的难题,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克服。
但是教学却是他第一次接触,开始的时候,魏延政也感觉很是棘手。
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明白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这对他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领域。
但是,魏延政在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性子。
自己不懂,他就请教经验丰富的讲师,并且下苦工去钻研。
那些日子,魏延政除了每天完成自己的必修课程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寻找案例和练习讲解上。
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魏延政就可以上台讲课了。
他幽默有趣的讲课风格,不出意外地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
他带的班也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三个,最后竟增加到了六个,并且堂堂爆满。
有时候课堂的座椅竟然不够,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竟选择站着听课。
魏延政无疑是一个天才,但把他的天赋发挥到极致的,更是他背后远超常人的努力,谦虚、努力、勤奋。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三年的硕士生涯很快就过去了。
魏延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此时很多世界名企向他伸出来橄榄枝。
魏延政斟酌再三,感觉自己的学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而没有选择参加工作。
而是决定去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
新加坡毕竟是个华人的国家,无论语言还是习惯,魏延政感觉并没有和国内有太多的区别。
可是英国却不同,这里的社会人文和饮食习惯,都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魏延政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强。
为了求学,魏延政忍受着各种不适和难以言喻的孤独。
虽然他尽力地融入当地的圈子,结识更多的新朋友,但是却始终难以缓解他的思乡之情。
每当想念祖国,想念父母亲人时,魏延政都靠着临摹书法来缓解内心的情绪。
渐渐地他的书法反而越来越好,甚至在同学圈里小有名气。
很快魏延政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其后进入了英国电信院工作。
在此期间,魏延政还去了伦敦大学读了在职MBA。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英国电信院公费派遣去学习的,可见英国人为了留住魏延政,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不同于其他人羡慕国外的高福利、高待遇,魏延政始终还是希望能回到祖国。
一是父母的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二是,虽然魏延政在英国受到了很高的礼遇,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客人,自己的家不在这里。
因此,当中国本土的华为公司询问他是否可以去就职时,魏延政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他坦诚地表示,感谢在英国遇到的所有友善的老师和同事,但他更希望能够报效祖国。
很快,魏延政就入职华为,靠着自己的努力,没有多久,就做到了无线营销部总裁助理。
2009年,更是被调往了总部上海,成为了华为整个决策管理层的中坚力量。
那时,魏延政的基本年薪已超过百万,在旁人眼里,已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这一路走来,魏延政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又从北京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到伦敦,最终回到华为,他的人生就像“开挂”。
人们惊叹于他的顺风顺水,没人知道的是,他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
临终的豁达和留给儿子三句话
在成为华为高管不久后,魏延政感觉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已经稳定了下来,而爱情也在此时不期而遇。
就在当年的十一国庆期间,魏延政结识了一位与他有同等阅历的女孩。
因为有共同的语言,两人的爱情迅速升温,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完美的事业和爱情,顺风顺水的人生,人们认为这才是魏延政这个天才的基本配置。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厄运在此时突然降临了。
2011年的一天,刚刚从国外出差回国的魏延政,在飞机上忽然感觉自己的右脚出现了剧烈的疼痛,直到下了飞机才稍微缓解。
魏延政自己检查了一下,发现脚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疙瘩,他也没有太过在意。
但是在回家的途中,他的脚又莫名地疼痛了几次。
最严重的时候,竟然连走路都不能。
回到家里,妻子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不正常。
虽然魏延政感觉自己没什么事,最近工作太忙,想着忙完工作后,再去医院,妻子却不同意,坚决拉着丈夫去医院做检查。
检查的结果,让他们夫妻二人大吃一惊。
原来魏延政脚上的小小疙瘩,医学术语叫“透明细胞肉瘤”,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
当时,魏延政的事业蒸蒸日上,妻子也刚怀了孩子,工作美满、家庭幸福,他辉煌的人生似乎才刚刚开始。
可是这个噩耗,却犹如晴天霹雳,将一切都击得粉碎。
在经历了痛苦、徘徊、挣扎、绝望这些情绪之后,魏延政决定坦然的面对这一切。
为了妻子,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魏延政积极配合治疗,同病魔做斗争,以期望奇迹的出现。
很快,魏延政完成了第一次手术,这次采取的是保守治疗的方案,没有做太大的手术,也保留了他的脚。
术后的一段时间,魏延政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他接着就投入了更加紧张的工作当中。
正当魏延政庆幸自己的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却不知,癌细胞已经侵蚀了他的脚骨和小腿骨,并向全身蔓延而来,连肺部都出现了癌变的阴影。
魏延政很快就进行了第二次手术。
这时的魏延政只能选择截肢,并接受数个疗程的放疗和化疗。
而他的妻子也不得不抛下只有八个月大的儿子,去医院照顾他。
像魏延政这样的病症,在全球都属罕见,根本就没有治愈的先例,唯一的治疗方式就是用化疗来延续生命。
为了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魏延政忍受着非人的折磨。
而这时候,华为向他发出了辞退书,并一次性给予他20万的补偿金。
很多人也因此指责华为不人道,其实,在魏延政生病期间,华为的工资都是正常发放的。
即使他去上班,也是尽量给他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连年底的分红也一分不少。
2013年底,魏延政拄着拐杖参加了北大的校友会。
这时他的同学才知道自己昔日的天才校友,已经时日不多了。
同学们在知道他已经从华为离职后,立刻发起了募捐,短短几天就为其筹备了90多万元,以用于魏延政的后期治疗。
这些钱看似不少,可对治疗魏延政的病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当同学们准备再次为其募捐时,魏延政拒绝了。
于是他的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些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魏延政开始去各个中小型企业进行独立咨询工作,并借此带着自己的妻儿去见识一下各地的风景。
在这些日子里,魏延政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颓废。
平时他极力打起精神安慰妻子,勉强逗妻子笑一笑。
工作闲余,他独自拄着拐杖去,偶尔到复旦大学去听听哲学课,带着妻儿回老家陪陪父母。
甚至自驾游到西藏等从没去过的地方看看风景。
在最后的日子里,这个曾经的天才,表现得越来越豁达。
时间到了2016年的7月底,与病魔斗争了5年之久的魏延政再也撑不下去了。
生死早已看淡,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走后,父母和妻儿的生活了。
这时候,魏延政做了最后一件事,他忍着痛苦剪辑了一段视频,回顾了自己精彩而短暂的一生,终于在2016年8月8日离开了人世,年仅41岁。
而在这段视频中,魏延政临终前留给儿子的三句话,刷爆了朋友圈。
那就是“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
魏延政想告诉儿子的是,聪明的人很多,但是只有有毅力的人,才能把自己的聪明发挥到极致;
朋友会成为你的助力,但对待朋友一定要真诚,以心换心,而不是因为利益;
取得成功的人眼界必不可少,互联网的到来,人们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但一定要保持定力,才不至于迷失人生的方向。
自始至终,我们看到在最后的日子里,魏延政都没有抱怨什么天妒英才。
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此生无悔。
其实,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更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自然不会有太多烦恼。
参考资料:
患病北大才子向死而生:与恶性肿瘤斗争的日子.中国青年报.2016-8-26
校友故事 | 魏延政:北大才子华为高管41岁离世,给4岁儿子留下的三句话.北京大学创业校友联合会.2017-3-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