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开的诊所" Medical Mall 2.0如何引领共享医疗新时代?
医疗资源深度共享,统筹集约。光合健康荟在社会办医浪潮中提供“共享医疗”新思路。
来源:诊锁界
在国内大健康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各类大健康主题产业园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园区通过提供专业的空间与场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专业服务与配套服务,为大健康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这些园区服务的对象,大都以研发和生产制造类企业为主,而作为医疗大健康行业的重要力量——医疗服务机构,尤其是社会办医机构,却因自身经营特点与产业园区定位存在较大的偏离,鲜有机会享受这样的平台红利。
01|医疗创业从“单打独斗”进入Medical Mall“抱团取暖”时代
医疗机构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构建医疗服务合作生态,共赢共存逐渐成为发展趋势。特别是规模小的、成长型的医疗机构,更需要协同合作发展,借助共享空间、资源实现多赢。
既然存在这么大且强烈的需求,那么市场上是否有专门面向医疗服务机构的“产业园区”呢?
答案是有,它的名字叫“Medical Mall”,顾名思义,就是“医疗商场”,它最早诞生于美国,后续发展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类似于“医疗+商业综合体”、“诊所大楼”,主要的商业模式是租赁。
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MedicalMall,是位于杭州的全程国际健康医疗中心,诞生于2017年,由新解百集团、迪安诊断、百大集团三家联合打造,吸引了邵逸夫医院国际部、张强医生集团、爱丁优生助孕、唯儿诺儿科、太学眼科等多家医疗机构进驻。
一年之后,位于成都的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开业,成功引进了鹰阁医院、爱帝宫月子中心、小青草眼科等多家进驻。
但在此之后,MedicalMall业态并没有形成预想中的燎原之势,遍地开花,反而进入到了一段沉寂期。
直到近期,又有一家Medical Mall项目正式亮相,那就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光合健康荟项目,开创性地提出了打造Medical Mall 2.0模式。
光合健康荟大厅
首置健康董事长,光合健康荟运营团队的负责人燕山详细解答了光合健康荟的创建背景以及Medical Mall 2.0的经营理念。他认为大健康行业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服务于大健康行业的资产管理项目也必然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2017年开始,燕山就带领团队针对Medical Mall的市场需求、经营特点、政策导向、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多次赴国外进行考察学习,也与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Medical Mall运营先行者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他们也同200多家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了访谈和调研,深入研究其需求和痛点。
在这些努力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和总结,燕山团队提出了“Medical Mall 2.0模式”,并在北京光合健康荟项目上进行了有效实践。燕山提到,“虽然这个概念听上去挺时髦的,但是其底层逻辑其实非常传统,那就是为医疗机构提供专业且高品质的空间+专业且高品质的服务”。
02|医疗服务孵化器,赋能医生创业和社会办医
近些年来,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国内社会办医浪潮涌起,2010年全国有社会办医院8000家,到现在2.4万家,每年两位数(2000多家)的增长。各路资本进入刺激社会办医发展。除了医院外,还有40多万家非医院机构。
在多点执业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生纷纷自主创业,医生办医也迎来了黄金时代。
不过,据观察,很多医生创业者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医学经验与优秀的专业技术,但在运营上非常缺乏经验。
医生从行医者转变到办医者,从聚焦业务层面,到涉及幕后,管理和运营。从执行者到组织者,要解决的问题突然变多。
怎样装修诊所?怎样去找政府办证?后期怎样运营和推广?一些对创业跃跃欲试的医生可能在初期,会因为这些琐碎的小困难而望而却步。
针对这样的情况,光合健康荟提出的是:让入驻的医生集团、医生创业团队实现“拎包执业”,"让天下没有难开的诊所"。
他们从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营收水平两大方面“开源节流”,为医疗机构赋能。
光合健康荟通过打造内部共享平台,大幅降低了入驻机构的初始投资。这个共享平台包括医学影像系统(全套GE品牌B超、CT、DR、MRI设备)、检验系统(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等设备)、共享药房、共享多功能厅、共享工位等。
共享医技设备(CT)
其次,光合健康荟还提供从筹开期的装修图纸设计报批、施工监理、证照代办、人员代招聘,到运营期的营销推广、医疗后勤(如医疗垃圾转运、医疗耗材代订配送)、法务支持等一站式的运营赋能服务,可以大幅降低入驻机构开业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
优脑银河
一般的医疗机构自己去办证件可能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周期,而光合健康荟代办对接to G端,大概只用30到45天就可以走完流程拿到证件,大大的节省了医疗机构的时间成本,光合健康荟运营团队已成功为一家入驻机构办理了北京首个第三方康复中心牌照。
聚鹿康复中心
除此之外,光合健康荟还在医疗后勤方面给予入驻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降低医生创业的成本,其提供的医护制服清洗服务的费用只有单一机构自行委托的30%。
目前燕山团队还在设想推出共享护士模式,通过平台派出护士到入驻机构多点执业的方式,以最低的人力成本满足不同机构客流峰谷服务能力落差的问题。
除了“节流”降低成本,还有“开源”提升营收,提升营收水平直观体现就是提高客流量。首先,光合健康荟拥有自营的光合佳年国际体检中心,面积4000㎡的体检中心每日最高检量达400人,年接待量可达十余万人,且均为健康意识较强、支付能力较高的中高端客群,有效为项目导入优质流量。
而体检中心通过健康检查报告解读、检后管理方案等方式,将有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客户,精准转至入驻机构,实现流量分发。
其次,光合健康荟计划每年投入可观的市场费用,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吸引目标客群。通过“光合”作为地产跨界医疗所拥有的客户资源,建立起会员体系,并对社群进行运营。对所有客户资源进行永续维护,建立客户的黏性和口碑。
最后,还将通过内部的深度运营体系,促进机构间客户的互相诊疗联动,从而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入驻机构的客流。入驻的各医疗机构也可通过信息化系统彼此授权,经客户授权后分发客户基本信息,进行机构间导流,避开客户二次注册及重复检查的问题,就医更便捷。
目前北京光合健康荟项目已经开始试营业,入驻率已超过70%。已入驻的机构除了健康体检、中医诊所、口腔专科、医学美容等消费医疗类业态之外,还包含了帕金森专科、心肺康复中心、脂肪肝特色专科、脑疾病检测及诊疗中心、疼痛疾病治疗专科等严肃医疗项目。
孔医堂中医馆,其创始人孔令谦,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之嫡孙,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孔医堂于今年6月入驻光合健康荟且对外试营业,孔医堂从五棵松搬到“光合”,无疑是看重了“光合”创新赋能的模式,利用“光合”所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加上其机构间协同发展“诊疗联动”的优势,想要在传承与创新上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夯实固有业务和寻求新的空间,越来越成为社会办医机构的共识,而光合健康荟的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模式,也为想要转型的机构提供了能源和动力。
孔医堂中医馆
03|从区位优势和空间设计入手,为医疗机构实现赋能最大化
相较于以往的Medical Mall项目,光合健康荟跳过了单一的租赁方式,在休闲、舒适的空间环境中,构建一个共享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共享信息化、共享客户的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了深度的资源共享与流量共享,作为一名价值的分享者参与到项目与行业中。
“迭代升级重点在于运营参与程度,光合健康荟希望通过迭代升级,通过运营赋能,真正提升机构入驻Medical Mall的经营价值和影响力,而非只是空间聚集。”燕山向诊锁界表示。
光合健康荟-百里香会客厅
首先,光合健康荟的选址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其位于海淀四季青商圈,半径3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46万,与万柳商圈、中关村商圈相距2-4公里。拥有足够多的高支付能力客群。
而且与其他新建医疗综合体不同的是,“光合健康荟”是城市更新项目,位于老城区,周围居住中老年群体比例较大,多业态的医疗机构聚集深耕社区,可以通过日常的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健康品质,项目同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北京市“两区建设”重点项目。
其次,项目周边沿西四环密集分布10余家公立、民营医院,构建权威医疗网络体系。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逐步放宽,社区+医疗网络环绕的条件为各入驻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源和优势医疗资源合作、平台转诊等问题。
除了区位优势,光合健康荟在空间设计上也提前做了考虑。
医疗服务机构因为其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对于经营场地的空间动线、结构荷载、通风消防、给排水、后勤运输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要求。如果在房屋建造之初未能进行充分考虑,则在后期就要进行大量的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更麻烦的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许可制度,往往需要在装修完成、设备到场后政府部门再进行验收与核准,如果此时出现条件不满足政策的情况,损失将非常巨大。
针对这一痛点,光合健康荟项目在建设之初,就邀请专业的医疗建筑设计团队介入,将综合医院的医疗空间标准和高端购物中心的环境品质进行了有机结合,并邀请各相关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评审,从而可以确保房屋条件满足医疗要求和品质要求。
光合佳年国际体检接待中心
从表面上看,光合健康荟和传统购物中心差不多,但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燕山带领的运营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医疗污水都是通过专门的管道进行收集,统一进行处理达标后再向市政管道排放;光合健康荟还为医疗废物的转运也设置了专门的通道,与消费人流绝不交叉;消防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医院和购物中心的要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通过这些努力,让这个项目实现了既中看,又中用。
光合健康荟共享休憩区
燕山表示,光合健康荟将以北京海淀项目为起点和样板,以"让天下没有难开的诊所"为使命,瞄准国内一、二线城市,多点铺开,预计未来三年布局5家、五年布局15家,全力为中小型医疗机构打造发展平台,为所在城市居民提供全方位品质医疗健康服务,为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 END /
// 来源:诊锁界
// 编辑:宗正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