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停产20年后中唱上海重建黑胶唱片生产线
中国唱片公司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于1998年停产后,有20年的时间国内再无一条完整的黑胶唱片生产线。
5月9日,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唱片总公司)在中国唱片的发源地上海,举办了“新时代中国唱片音乐文化战略”新闻发布会暨“UOD黑胶工坊”揭幕仪式。
今年3月始,这条硬件投资逾千万的黑胶生产线具备了从音频刻纹、金属制版到黑胶压片的全线生产能力,标志着时隔20年后中国又恢复了黑胶唱片的独立生产体系。
音频刻纹
全国唯一的黑胶唱片生产体系
鼎盛时期的中唱上海一年能出版几百个片号的黑胶唱片作品,单个片号的生产数量最高可达几十万张。
保存着大量上世纪珍贵黑胶模版的中唱上海,八年前即搭载欧美黑胶复兴之风开始了对黑胶市场的重新探索。2010年,他们出版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张黑胶唱片——1959年由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声音母带被送至德国“老虎鱼”工作室进行后期修复,并以DMM直刻金属母盘的方式制作“二版”后,送往另一家拥有66年历史的德国工厂“宝拉斯”压制生产黑胶唱片。
决定重启黑胶线后,中唱上海赴德国引进了这条全自动黑胶唱片压片机、刻纹声学系统及母版制版系统组成的“老虎鱼”生产线。
比生产线更珍贵的是一支由五六位70岁左右技术骨干领头的团队。他们大都是中唱的老员工,即使在黑胶线关闭的二十余年亦从未离开行业。
十八岁加入中唱的王龙海在这里工作了一世,“黑胶唱片的技术那么多年几乎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只有电脑的加入。”
制作黑胶,设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工程师的经验、耳力和鉴赏力。
整间房间都“悬浮”避震的刻纹室
黑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是音频刻纹。在这间“悬浮”避震、全国唯一的刻纹室里只有一师一徒二人:师傅邵善均和徒弟沈宇航。二十年前中唱黑胶线仍在时,“末代传人”邵善均已经对这套系统非常熟练。刻纹师需要对音频非常熟悉,要在刻纹之前和过程中修补瑕疵,计算参数保证在有限空间达到音质最好。不用任何修复,刻纹前即设定好全部参数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几乎不可能。需要刻纹师反复听、反复调节参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坐镇第二道制版工序的是退休工程师裘洲龙。中唱上海关闭黑胶线期间他曾赴新加坡工作,内容仍是黑胶相关。
四十欧元一张刻好纹的胶片必须在72小时内送至制版室。确认刻纹没问题后,裘洲龙和徒弟们首先对其进行表面金属化(镀银)操作,用6种溶液(清洗、脱脂、润色等)清洗后再进行化学喷淋。
化学喷淋
经过预镀、电铸(至将近0.25毫米)、剥离后完成头版。头版可以直接压盘,但寿命仅800-1000张。所以需要继续电铸,得到二版。二版可以当作金属唱片直接试听。二版通过后继续做成三版,表面为镍。将三版拿到工业投影仪上打中心孔,切割外圈以成型。
黑胶市场上,DMM铜版刻纹制造的唱片(铜版唱片)和胶片刻纹制造的唱片(胶片唱片)平分秋色。区别在于,铜版唱片的声槽更浅而窄,因此可录制时间超过胶片盘,最高可达40分钟,但其单位面积信息量不及胶片。
铜版唱片尽管在声场、密度、声音饱满度上略逊于胶片,但制作工序上省去母版、化学溶液处理等工序,可以直接制作三版,杂质也比较少。
电铸
第三步骤为压片,由两台全自动压片机组成。操作过多种压片机的王龙海认为这两台机器的性能是最世界最优,“结构紧密,压力可达200吨。”
一张唱片成品的重量标准各处有差异,“广东人要求180克,德国标准是120-140克。”王龙海认同德国人的标准,“因为轻质唱片更柔软,若变形自行用重物压放即可恢复”。
黑胶唱片的保养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困难,“主要是怕晒,温度不能超过45摄氏度。如果脏了用纱布蘸热水擦拭即可。”
电铸后的二版唱片
为何在20年后重启黑胶线?
中唱上海为何在黑胶绝迹国内20余年后重启黑胶生产线?中唱上海总经理章利民的分析是:“首先,出于作品版权保护的考量,把带有强烈时代意义的音乐母源送去海外生产会有安全风险。第二,即使低迷时期,黑胶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保持一定量的出版规模,2010年以后黑胶更是以二位数的速度迅速增长。第三,中唱的版权积累和良好的市场预期。”
2010年以后,中唱上海开始通过海外加工的方式进行老唱片黑胶复刻,投放国内市场。几年的观察后,他发现国内的黑胶市场亦呈上升趋势。
随着交货周期的不断延长,章利民发现全球现有的约66家黑胶工厂已不能负荷需求。目前亚洲仅日本有一条完整的黑胶唱片生产线,机遇很大。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国宾在发布会上公布了新时代中国唱片的业务版图和音乐文化战略部署,并与腾讯音乐、太合音乐、立陶宛音乐商业协会、易华录、上实倪德伦文化等多家战略合作伙伴就相关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唱片店日”
欧美黑胶复兴
过去的十余年,欧美经历了一次黑胶唱片的复兴。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十年间,全球黑胶产业的营收增长近10倍。英国娱乐零售商协会(ERA)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英国黑胶唱片销售收入(约合240万英镑)首次超过数字音乐付费下载收入(约合210万英镑)。福布斯2017年的调查数据则显示,去年全球的黑胶唱片常量预计到达4000万张,新千年以来销售总额首次接近10亿美元。
在欧美,黑胶唱片成为日渐萎缩的唱片店“救星”。2007年,美国巴尔的摩市的几家独立唱片店联合起来在4月创立了“唱片店日”。这一天,人们可以在各家唱片店买到独家限量版的唱片,唱片店们亦会策划现场演出等音乐活动,渐渐使之成为全球性活动。
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选择推出黑胶唱片,此举既为唱片公司提供更多的收入,丰富产品样式,也因为黑胶唱片销量有限的特性制造奇货可居的景况,为歌迷提供支持偶像的时髦形式。
黑胶唱片的价值让人们重新意识到音乐并非应该免费,好音乐是值得付费购买和珍惜保存的。因为坚持卖黑胶唱片,很多独立唱片店才得以在2000-2009年的行业大萧条中存活下来。
黑胶销售量的激增带来黑胶生产的复苏。根据小鹿角智库的2017年发布的《2017中国黑胶产业概览及黑胶消费者调研分析》,目前全球正常运行的黑胶压制工厂有66个,多集中在欧美地区,其中成立于2007年之后的有31个。也正是从2007年开始,全球黑胶销量直线上升,目前的全球黑胶仍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唱片在工业投影仪上打中心孔
选择黑胶的理由1:门槛和仪式感
一份英国调查机构ICM2015年发布的研究显示:在英国,15%的实体音乐介质买来不是为了听的,无论是黑胶唱片、CD还是传统磁带。买而不听的比例在黑胶购买者中尤其高,34%的黑胶唱片购买者根本没有用过黑胶唱机,他们的购买动机或为收藏、装饰、支持喜欢的音乐人,或单纯为逐潮流、标榜自我。
为什么黑胶会有这样的价值?因为严格来说它是手工品而非工业品,黑胶制作中核心的刻纹环节最“吃”工人的经验和能力。刻板师需要用刻纹机在黑色大胶盘上雕刻出凹纹,其深度和宽度决定了音色。其后的关键性工序:母版制作和唱片压制也都需要师傅的经验和技术。
制造的手工特性之外,黑胶唱片从播放到保养亦颇费人工,且考验听者的能力。黑胶唱片不便携,播放必须依序,然而不便能带来完整的聆听体验和珍贵的仪式感。
正是黑胶的门槛使它具备了奢侈品的属性。
许多变数会影响黑胶系统的表现:唱头与唱片的垂直及水平夹角、唱头的偏压、唱重、唱臂的水平与高度、唱放的性能,乃至音箱/喇叭部分的搭配等。
和数字音乐和CD不同,黑胶的播放不是“播放”即可,它需要播放者手动调整音色和音域等。持有者还需要考虑唱头和唱片的保养。另外它们并不是一经购买即可永久保存的,唱头需要更换,唱针摩擦唱盘的沟痕两侧带来的磨损亦不可避免。黑胶唱片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音质会随播放次数劣化。
黑胶生产线的工程师在检查成片
选择黑胶的理由2:温暖听感和高还原度
黑胶用一种名字叫乙烯基(Vinyl)的硬胶材料制成,由于呈黑色状,故称黑胶,也有一些呈现半透明的彩胶甚至画胶,如茶褐色、黄色、荧光、白色、绿色等。黑色原料贵于彩色原料,因黑色耐磨耐瑕疵的特性。
LP是Long Play的缩写,指播放容量较大的密纹唱片,即12英寸唱片。后来CD和数字音乐沿用LP的称谓,便是源于黑胶这个定义。
黑胶的存储量不大,一般而言底面相加不超过60分钟,容量和唱片尺寸和转速有关。
前文讲过黑胶的“奢侈品”属性。它的独特音色即是其核心价值。黑胶唱片的动态范围很宽泛,频率响应达到12Hz - 60kHz。它使用模拟录音,所以天然地比限制音频、“砍”掉超高频和超低频的CD和数字音乐更能真实还原声音原貌。
由于CD在播放环节使用的是数模转换,0和1的转换中无法做到绝对连续,因此会丢失一部分信息,让声音听起来总有失真。黑胶则通过唱针和唱盘的摩擦产生的震动传回唱头,利用电磁感应输出电信号;微弱的电信号经过唱放和前后级放大到可用水平,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
很多人爱的黑胶独有“温暖感”来自黑胶唱机在播放时会引入的轻微的谐波失真。主观的角度来讲,这就是“温暖自然的声音”。然而若播放者缺乏好的唱机,不懂专业调教,反而会把噪音和失真放大。
当然黑胶也有缺点,相比起CD,黑胶并没有那么高保真的音质,而且也容易受损。设备受到一点震动,就可能会引起跳针,从而损害到黑胶唱片表面精细的螺旋槽。随着播放次数的增多,音质亦不可避免地逐渐劣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