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博会溢出效应最有体会的“6+365”平台:展品变了!从工业品向非标品转变
比利时精酿啤酒大多是小厂出品,走小众化、个性化路线,出货量也不算高。2018年,比利时啤酒协会率一众品牌参加首届进博会,没想到产品出乎意料地受到追捧。该协会看准商机,立刻调整节奏,一边在进博会“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设立“比利时啤酒工坊”,一边开出上海首家比利时啤酒吧,两年来,生意越来越红火。
比利时啤酒工坊位于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街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内,这里如今聚集着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家客商,其中国家馆数量达到46个。“贸易港的日益兴旺,本就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最好体现。”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总经理薛迎杰眼中,贸易港这个“6+365”平台上的客商正从参展商变成贸易商、投资商,从进入中国大门到参与贸易链的每一段,都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消费者的进口生活。
展品变了!从工业品向非标品转变
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前夕,绿地贸易港7个国家馆集中开业,“上新”1200多款新奇商品,塞尔维亚国家馆上架源自兹拉塔尔山的有机荞麦面,斐济国家馆引进以椰子油等植物原料制作的Pure Fiji天然护肤品,新加坡国家馆则推出当地原创设计师品牌Commune旗下的多款黑胡桃木家具……
薛迎杰发现,从首届进博会到第三届进博会,参展商带来的展品越来越个性化、小众化、潮流化,“今天的中国消费者选择进口商品的标准在变化,正在从工业品向非标品迅速转变”。
同样,海外供应商对中国消费升级的理解也已触达新的阶段,非工业化商品进入国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利时啤酒工坊内摆满了各种特色啤酒,比利时国内的新货也会第一时间引入中国。
比利时啤酒协会会长李月最近信心爆棚,她觉得中国啤酒市场小众化、精酿化、分层化即将爆发,商机无限。“比利时啤酒酿造工艺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品牌深耕细作数十年,可以把经验嫁接到中国,通过进博会,我们准备更深度参与到中国的零售市场,把首店开成连锁店。”
“来对了,只是来晚了。”阿根廷皮具品牌Del Sur负责人如此感叹。该国的动物皮革工艺自成一派,但对中国市场接受什么颜色、尺寸、软硬程度都没有直观概念。去年Del Sur品牌参展第二届进博会,找到了消费者画像。今年虽然疫情暴发,但其在中国的销售额仍有20%增长,这位负责人决定继续开拓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