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医学教授张洪涛:入境隔离期要延长吗?防控还有啥办法?
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实习生 方丽
距离莆田“零新增”不足一月,“西北游”疫情再起。此轮本土疫情至少已波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11个省份,感染者上百人,涉及到多个旅游团或自驾游,疫情仍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年内,国内已经历了广州、南京、扬州、莆田等多起局部疫情,都与境外输入关联。根据10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消息,此次“西北游”疫情也是由境外输入引起。
那么,对于境外输入疫情应如何加强防控?入境隔离期是否有必要延长?如何制定好持久抗疫的长期规划?持续近两年的新冠疫情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就此,长期关注全球抗疫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接受了澎湃新闻的独家专访。
“旅行团”传播链6天确诊破百。 央视新闻 图
以下为采访实录:
澎湃新闻: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一周之内至少已波及11个省份。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游活动,疫情进一步扩散风险仍在加大。您觉得防控措施还有哪些可以优化?
张洪涛:还是需要“多管齐下”,一个是增加核酸检测抽检,另一个就是加强针。这次首先发现感染的退休夫妻,9天内(10月8日-16日)做了4次核酸检测,这是我们现在普遍要面对的一个情况,去人多的地方就要检测。其实日常还可以配合定期抽检。
就像不久前的莆田疫情,一开始就是在小学抽检中发现的,只要一个地方有病毒,它总是会抽查到的。这跟国外不一样,国外一些地方发现了也难以控制,因为第一个它的检测能力不够,第二检测出来它也不隔离,所以传开后就很难控制。但是中国现在有这个能力,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对来说不要太紧张,配合抽检,只要能及时发现就能想办法控制。
另外就是加强针。对于重点人群、一线工作人员,比如餐馆工作人员、司机、港口工作人员等等,他们暴露的可能很大,应该及早接种加强针,相对减少他们传染的可能性。这次“西北游”疫情已经反映出这个问题。
澎湃新闻: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根据现有流调和病毒测序结果,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此前的疫情的同源性低,提示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就此,有网友提出入境隔离时间应该延长,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洪涛:这就需要我们要调整心态,从整体上考虑,到底什么才是the best(最好的方式)。前一段时间,已经有不少地区在延长入境隔离时间,有“14+7”,有“14+14”,甚至还有“28+28”。其实,超长隔离期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传入社区。
看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很多“超长潜伏期”的情况无法证实,但是因集中隔离造成感染的情况却是屡屡发生。比如,去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出现疫情,首发病例感染的感染源可能是隔离点垃圾。今年9月,广州市越秀区一名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感染,原因是在收集垃圾时意外暴露于病毒。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预防新冠爆发的隔离系统故障》论文截图,该文于当地时间9月1日发表于《澳大利亚医学杂志》。
隔离点发生感染的几率有多大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今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隔离10万名旅行者,就会产生5起感染事故。当然,发生交叉感染的频率,也取决于隔离者中有多少感染者。同一份研究表明,每隔离1000个阳性人员,就会产生约6起感染事件。这些在隔离点发生的32起感染事件中,有一起感染事件引发的疫情暴发导致800人多死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第二波疫情);9次“封城”级的疫情与隔离点感染事件有关。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中国的隔离非常专业和认真,出事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成都市郫都区和广州市越秀区所发生的疫情也表明,可能性虽然小,但不等于零。
“超长潜伏期”本来只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为了预防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就把隔离时间加倍,就等于把隔离点感染的风险加倍。隔离人员如果在快结束时被感染,在解除隔离时,就有可能正处于潜伏期,正好逃过检测,将病毒带到社区。这是否有“抓芝麻丢西瓜”的感觉呢?
再比如,之前扬州全员检测,也发生过采样点一人感染后,几十人被传染的情况。这些例子提醒我们,如果只是为了防止一个“小概率”事件,而在一些措施上不断“加码”,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其实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我们需要更精准的抗疫,而不是在一些措施上搞“军备竞赛”。
隔离措施没有加码,不代表防疫部门就做得少,可能恰恰相反。真正的抗疫需要采取务实的抗疫措施,既要做到位,又不要扩大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必要地不便。也就是说,真正的抗疫,是要看到效果,又要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太多的不便。要做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精准抗疫。
精准抗疫,才是坚持持久战的最佳办法。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持久的策略,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一味地“严防死守”,“严”到大家喘不过气来。
澎湃新闻:防控方面,是否有更多科技手段可以应用?
张洪涛:就核酸检测来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改进采样方法,可以采集唾液来进行检测。我们在美国学校里,检测就是吐口唾液交给工作人员就行了,上午给下午就能拿到结果。采样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如果要做大规模的检测,采集唾液能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只要每个人发个样品收集管,吐唾液寄到检测中心就行了,不用聚集排队。
澎湃新闻: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目前国内疫情的局面及发展阶段?
张洪涛:我们对疫情新局面的评估,应该有一些量化标准,以此制定合理可靠的措施。第一,疫情到底有多严重?感染人数有多少等。第二,疫苗接种及加强针接种的比例有多少?打了疫苗对一般感染的保护率、尤其是对重症的保护率是多少?这些都有待真实世界数据补充,这是我们科研人员一直在强调的事情。
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有必要调整心态,正视疫情。不少国家都在“躺平”放松,疫情会一直往前走,中国会持续有输入风险,不可能像世外桃源一样完全不受影响。要意识到,一下回到2019年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期抗疫的心理准备,做好打持久战的规划。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国家的抗疫政策也经历了很多次变化?
张洪涛:新加坡已经在摸索经验了。10月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全国讲话,表示考虑到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清零”策略不再可行,并强调重开边境的重要性以及“与病毒共存”策略。李显龙呼吁,要从根本上更新心态,新加坡国民应该尊重新冠,但绝不能因恐惧而麻痹。Worldometer数据显示,此时,新加坡连续5日新增感染病例在3000例以上,为历史最高值。
2021年9月1日至10月24日新加坡每日新增新冠病例统计, 数据来源Worldmeter。 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实习生 方丽
新加坡人口大约为550万,截至2021年7月31日,新冠死亡人数只有37人。此后,新加坡虽然迎来了一波疫情,但到12月25日05:47GMT,每百万人口中新冠累计死亡数也只有58人,远低于美国(2268人)和全球平均水平(636.8人)。由于近期疫情上升速度比预想的快,新加坡又收紧了防疫措施。
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疫苗接种情况,截至当地时间10月21日,已有超过456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占比84%。 新加坡卫生部 图
虽然疫情在反复,但是新加坡新冠疫苗接种进展很快。目前,新加坡已经有84%的人口接种疫苗。30岁以上、全程接种疫苗6个月以上的人士可以开始打加强针。在疫苗的保护之下,新冠已经不再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据新加坡卫生部截至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4日12:00pm的数据,在过去的28天里,84,581位感染者中,98.6%的人是无症状或轻症,0.9%的人需要氧气支持,0.1%的人病情不稳定在ICU中持续监测,0.1%的人是危重症在ICU中接受插管,还有0.2%的人死亡。
当然,在开放之后,随着感染数的上升,即便重症比例不大,住院病人和ICU病人数也肯定会增加,医疗资源有被迅速挤兑的风险。这是放弃“清零”政策的后果,对此,新加坡有充分的认识。
反观中国,即便新冠降低为“流感级”,如果感染规模太大,对于中国也是一个极大的风险。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即便是一般的感冒,大家也有跑医院、打点滴的习惯。即便疫苗接种率达到群体免疫之后,如果大家无法改变对新冠的态度,那么一旦开放后出现疫情,医院很可能会被挤兑。
现在新加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希望新的严控措施能让新加坡迎来疫情的转折,逐步走向计划中的与病毒共存。中国现在可以不放弃清零,但也应该制定一个路线图。如果说抗疫是持久战,那么我们总要找到一个能持久的生活新方式,然后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澎湃新闻:新冠疫情持续已经快两年,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张洪涛:在新冠之前,如果说到感冒,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是受寒了,不一定会想到是病毒引起的。新冠之后,其实也推动了科普。对于病毒感染,目前没有多少特效的药物,主要还是靠人体的免疫系统。其实人体可能每年都会感染多种病毒,对于一般的病毒,只有在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力不够强大时,才会造成疾病。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去看,人类是无法跟病毒、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分开的,始终是一个共存的状态,如果能达到一个平衡点,就能正常生活。对于新冠,也要调整心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责任编辑:蒋晨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