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记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调研(2 全文完)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凉亭另一侧的长廊,黎锦、黎陶、树皮布,琳琅满目。一个只有7岁的男孩,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奶奶学织锦。一放学,他又跑来了。
胖乎乎的小手在锦布上穿梭,他一下成了众人焦点。总书记弯下腰,听他背了一首诗:“九仙织女下凡间,开创黎锦三千年……”
当问到长大后的梦想,小家伙朗声答:“想跟奶奶一样。”
“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村广场上,竹竿舞节奏欢快,鼻箫婉转悠扬,一片树叶也成了乐器,宛若天籁。习近平总书记感叹:“生活在大自然里,融为一体了。”
这趟来,想看看乡亲们的日子,想听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共产党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好了还要再好,不能止步。”
“全中国只有这么一个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下一步要干的事,就是把国家的大目标和我们的小目标连在一起,在保护中发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乡亲们的歌声,送了一程又一程。
(小标题)面积114.78平方公里:向海和向陆的故事
“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定位、增强适配性,努力做到‘刚刚好’”
洋浦,之于海南,是一个窗口。
1992年,伴随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发展热潮,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成为我国首个外商投资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
30年筚路蓝缕。一个贫瘠之地正涅槃。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洋浦展示馆,在历史的变迁中探寻洋浦未来的走向。
“洋浦的未来在哪?有两个时间点,给出了答案。”当地负责同志讲得生动。
一个是2018年4月13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赋予了洋浦发展的“加速度”;一个是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之日。上万字篇幅里,7次提到洋浦。洋浦,被赋予了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艘模型船前驻足。它是“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发布后,第一艘入籍的船只——中远海运“兴旺”号。总书记鼓励他们,要用好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面积只有2.26平方公里的洋浦保税港区,试点“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带动洋浦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2%。海南省形容它“烧开了自由贸易港‘第一壶水’”。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保税港区内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码头,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
春潮涌动,波光粼粼。总书记伫立岸边,凝望远方。
听闻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推进二期工程,“第二期的建设前景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的同时叮嘱,“今后要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定位,增强适配性,尤其要考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大前提。无限发展行不通,过犹不及。一定要在国家对海南的定位中统筹谋划,努力做到‘刚刚好’。”
3406平方公里,这是海南酝酿的洋浦发展新棋局:向陆地拓展纵深。去年冬天,儋洋一体化顺势推出,“一套班子,一张蓝图”的构想,力破“儋州有城无产,洋浦有产无城”问题。
儋洋,有港、有产、有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思索:“这样就把儋州拖到一个更大的开放圈里来了。我们古老的郡县,大多离海远远的。现在城市向海边发展,也要陆海兼修。”
一场压力测试正在进行。海南着眼的时间表,是2025年的全岛封关运行。洋浦责无旁贷。
总书记对压力测试的做法表示肯定:“任何方面陡然地做事都是不牢靠的。就像想当个举重健将,开始50公斤,想提到100公斤,一把就上去那是不可能的。压力测试也是自己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尽早去调研、去准备。”
远洋巨轮的汽笛,鸣响了全球航线,也汇聚了四面八方的人。“我们聘请的首席规划师是新加坡的,首席航运官是上海来的,还有深圳前海来的首席开发官……”
在这里,总书记见到了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工作的一位外籍小伙儿鲁斯兰。2013年秋天访问哈萨克斯坦,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提到了他献血的故事,他由此在中哈两国家喻户晓。现如今他的工作,是向全球推荐海南自由贸易港。
鲁斯兰说起总书记这些年对海南的关怀和指导,简直滔滔不绝。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中国通’了!欢迎更多国际人才到海南来。”
这里是人才激荡的热土。
遥想34年前,海南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一出,10万闯海人跨海逐梦。“到海南去,干一番事业”的声音,令无数人心潮澎湃。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生了“人才潮”的新一轮涌动。党中央选派了多批干部来海南挂职。现场,来自中组部的挂职干部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人才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可喜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件事十分关注:“将来还有后续计划吗?”
“还有后续,会继续做好。”
总书记颔首赞许:“一方面,他们的加入可以为海南政策开放的幅度、弹性、空间,把握好分寸。首先是不逾矩,然后是有创新。另一方面,把好经验、好做法借鉴给海南,运用于海南。同时,这是一个宝贵的锻炼机会,挂职干部在基层中增长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热切的目光望向他们:“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在做一项书写历史的工作。”
(小标题)“1348”战略框架:海南昨天和明天的故事
“知道了哪个是人间正道,就这么坚定走下去”
1979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寒假调研来到海南。
“身上还穿着羽绒服。北京当时零下15度,到这儿零上30多度。”回忆当时,海南人披荆斩棘的冲劲干劲,就如同这里的气候,给年轻的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支持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在闽举行大规模招商活动,接待海南党政考察团及经贸代表团在浙江开展“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活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视野里始终有这片沃土。
在一些地方发展眼睛盯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一段时期里,海南提出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构想,立志建设中国的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中国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工业主导的架构下,海南对发展之路一度迷茫。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11日上午来到三亚国际免税城,一个国际消费中心的地标建筑。在那里谈及海南定位:“过去争论很多啊,上个大的石化基地,上个钢铁项目,搞个先进制造业基地。经过30年持续摸索,决定就抓这几样: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2018年的“4·13”重要讲话,如春雷传遍神州大地,“听了热血沸腾”。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开启了新的奋斗诗篇。
“1348”战略框架应运而生。
13日上午,主持召开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展。
海南省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1348”:“‘一本’,指的是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三基’,两份中央文件和一部国家立法。‘四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八柱’,讲的是从政策环境到组织领导体系的全方位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1348’,相当于浙江的八八战略。关键是形成了共识,升华了认识水平。过去吵来吵去的事情,现在统一了。知道了哪个是人间正道,就这么坚定走下去。”
2021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70%。
一个拥抱世界的海南,也引发了世界探求其发展成就的好奇。海南省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不少外宾来请教怎样理解‘中国特色’。”
主持召开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三个“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百年变局,一件事一件事出来,一会儿灰犀牛,一会儿黑天鹅。对变化莫测的形势要有一种底线意识、危机意识,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有位革命前辈曾说过这样的话,‘时时放心不下’。我听了很有共鸣。”
“我这次来接触到方方面面各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都是好的,可以说是朝气蓬勃、精神抖擞。而且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2018年那次来海南,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筹创之际,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6月12日会见外宾时说的这句话。
此次考察,海南之南、之中、之西北、之东北,总书记乘车一路疾驰,调研足迹环岛一周。“海”的潜力、“陆”的活力,处处涌动着雄心壮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党中央和总书记对海南寄予厚望。(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