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石湾陶艺:妙手匠心巧出神 泥沙水火见奇珍

俗话说:“石湾瓦,甲天下。”拥有“南国陶都”美称的石湾古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中心区域。镇内遍布台地与丘陵,还有纵横交错的河道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先天的优势为当地制陶业的发展和出口运输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资料记载,石湾陶艺大约从唐宋时期开始创烧并形成了一定的制作规模。与官窑不同,作为民窑的石湾窑所烧制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神、古拙、厚重。此外,石湾的陶塑作品无论在造型还是题材上,都十分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常见荔枝、水牛、苦瓜等的岭南风物,生产的产品也以日用陶瓷、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和手工业用陶器等为主。这些陶塑作品后来更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出口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

到明清时期,石湾陶艺发展到鼎盛,题材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广泛。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各类花鸟虫鱼乃至仙家道佛等民间故事里的人物,都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陶塑形象。人们亲切地称呼这些浓缩着传统民俗文化的陶塑为“石湾公仔”。

然而,这项手艺在民国时期走进了低谷。新中国成立之后,石湾陶艺迎来了全盛的创新期。但由于市场空间有限、制作需时较长、人才流失等种种问题,石湾陶艺依然走向了濒临失传的境地。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月23日,由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与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千年陶都薪火旺——石湾陶塑展”开幕式在顺德举行。在开幕式上,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潘柏林。

尽管已年近古稀,但潘柏林这些年来依然活跃在推广石湾陶艺的“一线”。创作、办展、教学、参与业内研讨会、接受媒体采访,没有一件事情落下。对于石湾陶艺,他似乎总有十足的热情和动力参与其中。日前,潘柏林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分享了自己从事创作数十载的心得体会,以及他对赓续石湾陶艺文脉的建议。

石湾陶艺:妙手匠心巧出神 泥沙水火见奇珍

石湾窑所烧制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神、古拙、厚重。视觉中国

从“烂棉袄”到大师之路

潘柏林1953年出生在石湾镇。他从小动手能力就不错,喜欢摆弄泥土,自己捏点小动物的造型出来把玩。潘柏林的父亲觉得儿子有天赋,于是交给他一套陶塑工具,希望儿子能学习一门手艺傍身。潘柏林回忆说:“父亲对我入行的影响很大,他一直鼓励我学手艺。他常说,学一门手艺就像穿了一件‘烂棉袄’,即便破败,但天冷时穿上还可以保暖。”于是,遵循父亲的想法,潘柏林开始走上了创作陶塑的手艺之路。

上世纪70年代,潘柏林开始创作一些自己的作品,而他也很快在陶艺一途上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当时他创作了一件《哪吒闹东海》的陶艺作品,被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客人看中。客人当即花了400块钱将其买下,而在那个人们平均月工资大约在15块到30块钱的年代,这个价格并非一个小数字。确定靠自己的手艺可以养活自己后,潘柏林更加坚定了要继续从事陶艺创作的信心。

1985年,潘柏林获得了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这对一直以来都是靠自学成才的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时的他已经有一些实践经验的积累,但是理论知识的欠缺正是他们这些手艺人的“痛点”。潘柏林说:“这段进修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完善了我在宏观和微观、实践和理论层面的认识。学会了理论知识以后,我也可以总结自己在石湾陶艺实践中的体会,传授给更多的人。”

在进修那段时间,潘柏林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关于中西方人体结构、动态规律的美术基础知识,同时又系统性地学习了雕塑艺术的技术。学成归来后,潘柏林对石湾陶塑有了更多崭新的想法,他开始尝试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创意注入到这门古老的传统手艺中,为他的创作之路翻开了新的一页。潘柏林凭借自己对石湾陶艺孜孜不倦的钻研和广采博收的创新,形成了兼收并蓄又自成一派的风格,在陶塑圈中佳作频出,收获了广泛的赞誉。2003年,潘柏林被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6年,又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2012年,他成为了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石湾陶塑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古树绽放新枝桠

潘柏林强调,一项非遗手艺要想不断地保持生命力,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石湾陶艺也是如此。他结合自己多年在陶艺创作上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四个维度的求新求变之上:题材创新、肌理运用、材料运用和以夸张变形为主的表现形式创新。

以前,传统石湾公仔的创作题材多以仙家道佛和知名历史人物为主,以此起到道德模范、教化人心的作用。但潘柏林认为,现代的陶艺创作应该与时俱进,要能反映出人们的世俗生活,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他创造出“人生之道”系列作品,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回娘家》《喜临门》《洞房花烛夜》等描绘了岭南婚俗和家庭生活的情景。这批雅俗共赏又别具民间风格的作品,为他赢得了不少业内人士和海外藏家的喜爱和称赞,也让他开辟了一条以民俗生活为题材灵感的创作之路。

除此之外,创新的陶艺泥面肌理运用也使得潘柏林的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尤其独树一帜。例如,他的《达摩静坐像》里人物的衣袖是采用真布泥烧成陶的工艺制作而成的,可以呈现出跟真实布面肌理一样轻盈质朴的感觉。而除了仿布料外,潘柏林还尝试过创造许多丰富的可能:例如,《喜怒哀乐》中的头像运用了捏塑手纹肌理效果进行创作,而动物陶塑中他也会尝试再现小动物纤细的毛发质感等。这些细节都为他的作品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潘柏林介绍道,通常人们认识的陶艺作品,大多单是一件用陶瓷材料烧制而成的作品而已。但就在一次创作以猴子为主题的作品时,他无意中把“猴子”跟一段天然的枯木放在一起,这个无心之举却成就了一个异质同构的妙趣巧思。他说:“树枝是大自然雕琢的产物,陶塑是人类的智慧,这样的材料并置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后来,他创作出了更多以枯树枝为架,能与陶塑相映成趣的作品,堪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运用在潘柏林的作品中也十分常见。在潘柏林的作品《八仙》中,他就大胆运用了动漫的手法,展示出不同人物各异而生动活泼的情态。而他的《佛系列》和《时代的印象》等的作品,则是从陶塑的造型、展示的内容和作品的情绪等多方位入手,进行了灵活适度的夸张化处理和调整,让作品为更加“传神”而服务。

窑火薪火代代传

当地人都知道,佛山的景点除了祖庙,还有一个是位于石湾镇的南风古灶。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龙窑,五百年间窑火不绝、保存完好,实属世界罕见。这个地方也被人们称为“陶瓷活化石”,还录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然而景点之外,手艺的薪火传承与窑火延绵不绝同样重要。

潘柏林表示,石湾陶塑是一门国宝级的艺术,有大学学者曾经指出,石湾陶塑为中国近现代的雕塑艺术史起到了“补遗”的重要作用。然而,好的石湾雕塑也正如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需要时间构思和亲手雕琢,难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复制。“我创作的周期往往从一两个月到半年不等,有的甚至更长。而现在来学手艺的新人考虑到现实生存问题,要他们长期创作石湾陶塑实在难以为继,保护和传承好这项手艺依然任重而道远。”

平日里,潘柏林通过组建的佛山陶瓷艺术家协会,希望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石湾陶艺的创作、创新和传承之中。他把协会的功能比喻为“宣传机”和“播种机”:一方面,协会主要承担对外传播石湾陶塑手艺的功能,通过开设展览和举办文化讲座,让更多人了解到石湾陶塑这门非遗手艺;而另一方面,他也鼓励协会中的每位陶艺家都走进校园给学生讲课,让非遗手艺的传承“从娃娃抓起”。

对于如何更好地延续石湾陶塑这门非遗手艺,潘柏林建议,可以通过设立专门学习石湾陶塑的学校,进行学术层面和理论层面的梳理,培养出更多拥有扎实手艺技术的非遗人才“后备军”;此外,他还希望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整合起行业内的资源,把石湾打造成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陶塑艺术小镇,对外形成声势和合力,共同擦亮石湾陶塑这张城市文化名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上一篇新闻

命运狂人 (八十一) 赌王的秘密

下一篇新闻

福建莆田从早餐开始就过分了,全是活味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