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各展身手,安徽改革开放春潮涌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安徽素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安徽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掀起了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滚滚浪潮。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安徽各地全面贯彻中央改革部署,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都成为改革开放道路上的生动实践。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各展身手,安徽改革开放春潮涌动

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

合肥:商务经济发展好于预期

4月19日上午,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缓缓驶动,将经过阿拉山口口岸发运至俄罗斯沃罗滕斯克。截至目前,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已突破2200列,海铁联运发送超15万个标箱,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百亿美元。在蜀山跨境电商产业园,仅2022年1月,出口清单超48.7万单,同比增长超40倍,总金额716.9万美元,同比增长49倍,实现强劲开局。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合肥市主动应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商务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合肥市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400亿美元、500亿美元两个大台阶,增速高于全国7.2个百分点,总量位居省会城市第8位。

聚焦“芯屏汽合”“集终生智”,合肥市不断优化外资结构,一批外资大企业相继落户和增资。大众汽车(安徽)新能源汽车、新安徽佳通工业园、康宁汽车内饰玻璃二期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2021年,外商直接投资排名前五位国家和地区(香港、台湾、德国、新加坡、英国)合计33.5亿美元,占全市的97.4%。

围绕开放发展,合肥市将继续推动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以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引领,推动开放型经济稳中求进。围绕开放载体,合肥市将实现口岸服务水平新跃升,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江淮联运中心、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同时,推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增效,申建新的综合保税区和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2022年,合肥市进出口总额增速预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力争争先进位,不断缩小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差距。

安庆: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2015年,安庆市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2017年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2018年,获批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长风港区和皖河农场港区,同年被列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0年,先后获批全国跨境电商进口零售试点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安庆综合保税区……至此,安庆市已拥有5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以及一类水运开放口岸,2021年批准纳入首批安徽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成为全省开放平台最多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安庆市加快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2年4月1日,安庆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目前已签约、运营项目和在谈项目共计20个,综保区自建保税仓库二期及5万方标准化厂房项目正在施工,建成后年内争取达到30亿元进出口额目标。围绕产业布局,安庆市强化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截至2022年3月,已完成整车进口订单超1000辆,进口额约5亿元。依托安粮集团、安徽金隆园食品股份公司等企业,安庆市促进美洲等地优质原粮、成品粮进口,并通过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与综保区联动发展。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安庆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81.26亿美元,外贸备案企业数由“十二五”期间的775家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2292家,发生实绩的企业由2015年的417家增加到2020年的667家。逐步形成以华茂纺织、德生印染、鸿润集团、恒昌机械等骨干企业为引领,以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化工新材料等优势出口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产业集群。

蚌埠:自贸试验区红利逐步释放

开办企业2小时内即可搞定!蚌埠市聚焦企业开办服务,打通税务系统与政务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未来,蚌埠市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创新案例将争取在全国复制推广。

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皖北促振兴、为蚌埠谋发展,自贸试验区红利逐步释放、成效逐步显现。

为增强项目引育,推进产业发展,蚌埠市创新招引举措,强化“双招双引”。积极挖掘长三角各地市优质资源线索,赴上海临港、浙江金华、宁波开展专题招商,与临港新片区投促中心在承接产业转移、招商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今年一季度,蚌埠片区实际利用外资9456万美元,同比增长583.2%。同时,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重点发展产业,强化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和项目建设闭环管理,加快形成硅基“三链一群”和生物基“四聚一素”产业发展体系。2021年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139.5亿元。今年一季度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45.1亿元。

蚌埠片区承担着“带动沿淮、辐射皖北”的作用,今年4月,我省同意在淮北、宿州、淮南、六安、铜陵、池州、黄山7市设立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蚌埠片区将全力支持配合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二批联动创新区建设,促进与淮北等联动创新区实现制度创新互鉴、资源要素共享。同时,强化与临港新片区、金义片区合作机制,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加强与宁波片区合作,努力把蚌埠片区打造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

铜陵:推进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1月,在铜陵港长江外贸码头,一批装载未精炼铜货物的集装箱从货轮直接卸装到企业的运输车辆上,通过“船边直提”模式迅速提离,完成进口货物的车船直取。仅2021年,铜陵海关采用“船边直提”模式进口货物共计212批、4614箱次,为企业节省物流费共计55.4万元。

这是铜陵市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陵市开放型经济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持续推进开放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第13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正在网上举办,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铜陵市商务部门争取到线上展位16个,立体化开展宣传及产品对接等活动。“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外贸实力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量连续突破50、60、70亿美元。与此同时,将利用外资作为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十二五”末的2.25亿美元增至“十三五”末的4.34亿美元,年均增长14%。进出口结构逐步改善,贸易国别扩大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一带一路”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互动。

为更加精准地服务外商投资,铜陵市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制定出台《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构建市县区两级联动的外资企业投诉处理及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跟踪服务机制,铜陵“外资之家”平台实现政企双向常态化交流。五年兑现外经贸资金2636万元。

广德:苏皖合作示范区加速发展

2015年12月,溧阳、郎溪、广德三地政府正式签订苏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多年来,广德市勇于创新、敢闯敢试,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自示范区成立以来,广德市以绿色产业为突破,产业协作效应开始凸显。从跨界青虾养殖技术服务推广、稻米和茶叶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和农产品品牌红利共享,到形成茶业节、农耕文化旅游节、蓝莓文化节等农业节庆旅游及休闲产业链,促进了三地绿色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同时,以基础设施为基底,外部骨干路网架构成型。两省三地重要外部通道,如宁杭高铁二通道、合杭高速分别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安徽省高速网修编(2019~2035年)》,纳入省级乃至长三角层面的专项规划统筹范围。示范区“两纵、两横、三节点”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已经构建成型,随着溧宁高速江苏段、宁杭高速二通道等通道建设推进,示范区东联沪杭、西接南京、北通常州、南达黄山的外部联接功能将更为完善。

以百姓诉求为根本,三地在教育、卫生、文化和就业等领域建立两省六校教学研讨会机制、教育协商机制、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机制等工作机制,并建立“苏皖医疗协作示范基地”,与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成立广德合作分中心,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此外,签订了《苏皖合作示范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在市县可操作、可实施范围内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民生对接与共享,互惠共享格局已然打开。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上一篇新闻

厦门的“门”

下一篇新闻

十万元爱马仕包秒没 茅台半小时被抢光,见过大世面的上海人为啥这么“疯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