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名家告诉你,古筝学习除了苦练之外你还要做的4点内容
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你会看得更远;
当你在大师的思想上思考,
你会思想更深远;
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和名师学习的原因。
据不完全调查,中国目前学筝人数已超300万,而新加坡总人口不过两百多万;每年举办的古筝比赛和含有古筝的比赛,多达上百场,考级人数更是超越了其他的热门乐器,仅次于钢琴。
但是有这样一群大师,他们对古筝矢志不渝,他们倾尽一生在这21弦之间,为这悠悠筝声奉献了至高的热情。
也许以前你只是在古筝的曲谱上看到过他们的名字,或者是电视荧幕、CD视频里欣赏他们绝妙的表演;是否曾经梦想过能被他们指点一二,这样对自己的学筝生涯一定是一次最大的提升与顿悟了。
音准
— 演奏前养成调筝习惯 —
音准的第一层,要将演奏的筝调准。很多学生在练琴之前,并没有养成校音的习惯,一坐上去便开始演奏。而长时间在音不准的环境中练琴,有可能导致最后无法分辨音高差别。具我在赛场上的观察,汪韵乐是众多参赛的选手中,难得一见的会在演奏前,试听了赛场的琴音高是否准确,并进行调试的选手。这看似不起眼的步骤,却是良好呈现作品的首要前提。而现场更是有个别小选手选择自己带琴,如果条件允许,这当然是最推荐的参赛方式,在演奏之前,用调音器将琴调准。
音准的第二层,将按音和滑音按准。何占豪老师提到的,在重奏中最常见的问题,4和7两个音高,有多少人演奏便可按出多个音高。如何解决呢?便需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老师不时的强调音准,形成音高习惯,而在比赛中,则要演奏前试音,熟悉琴弦的软硬程度。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
基本功
— 基础扎实、左右手均衡 —
基本功包含了左右手的清晰度、颗粒感、不错音和指法等等方面,也是音乐表达的基础。打牢基本功要求扎实练习,着重难点,不盲目追求进度。在此次比赛中,有些小选手演奏的作品程度非常深,而他们手上的功夫却不能跟上,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再有情感的表达音乐,也是徒劳。
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可能是古筝演奏中独有的现象,当右手非常流畅的演奏旋律时,左手却磕磕巴巴、连滚带爬。我们非常容易在练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忽略左手的重要性。但事实证明,我们应当像钢琴一样,将左手置于同右手一样的位置,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整呈现作品。
情感
— 情感是最本真的状态 —
提到最多的、也是老师们极重视的一个问题,则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是音乐的最终目的,而肢体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条件,二者之间并不对等。通过理解作品、将情绪沉浸其中,而所有动作都是有感而发,为演奏服务的,才不是为了动作而动作。在考场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纹丝不动,有的小朋友则生硬的摇晃着身体,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演奏,这都是不可取的。那么我们应如何提升自己的乐感呢?做好演奏准备工作,多唱、多听、解构作品、了解背景、以及创作动机等,在好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表达。
何老师在考场上说到,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的核心是情,有情有美,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打动自己和听众。
审美
— 美即本真与自然 —
说到情感,自然离不开审美。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不同。袁莎老师提出了她心中的美,它是自然的,朴素的,令人倾心。审美非天生,需要引导和培养,不是所有花红柳绿都是美,不是所有肢体舞蹈都令人倾心。弹琴亦然,肢体不夸张,不穿不符合年龄气质的华服,去除这些累赘,以最本真的状态打动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