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8年记者会盘点:首问者都是谁?问了些啥?这个成语连续出现5年
3月11日16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举行总理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李克强的第九场总理记者会。
因疫情防控需要,2021年总理记者会将沿用去年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在记者会开始之前,上观新闻梳理了2013年至2020年的8场总理记者会问答,看看每年的“首问”“必答题”都是哪些,李克强总理又有哪些金句妙答。
近8年来的总理记者会,李克强共回答了121个问题,其中16个来自港澳台媒体、47个来自国外媒体,内容涉及经济、外交、两岸关系、民生等领域,每年记者会上必有相关问题。
“首问”都是谁?问了些什么?
8年记者会的第一个问题无一例外均出自于外媒,分属新加坡、美国、英国等3国的5家媒体。其中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均由路透社发出“首问”,关注点比较集中:2016年路透社记者提问的是中国金融市场监管问题,2019年、2020年则都是与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关的经济问题。经济领域问题一直是总理记者会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英国金融时报和彭博社也曾在“首问”时问到房地产市场和对外开放模式的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2014年和2017年获得两次“首问”机会,问题都相当直接。2014年的问题与失联的马航MH370有关,距离事发仅5天;2017年则对准中美关系话题,直问“中国希望从美国那儿得到什么?中国对于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的底线是什么?”。对此,李克强回答“我们不希望看到打贸易战,贸易战带不来贸易公平,而且双方都受损。现在全世界都比较关心中美关系,中方希望,中美关系不管有什么样的坎坷,还是要向前走、向好处走。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我们有智慧来管控分歧,我们有需要也有条件来扩大共同利益。”
港台问题,绕不开的必答题
记者会上,每次都有我国港台地区媒体的提问身影,每年两个问题,一个来自香港媒体,一个来自台湾媒体。香港凤凰卫视、东森新闻云、联合报是较常提问的媒体。港台媒体的问题一般都与两岸三地的合作、发展直接相关。
2017年,总理谈维护两岸关系:“我们会出台更多政策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工作、生活,享受一家人一样的便利条件。对台商来大陆投资,我们是欢迎的。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曾经有人提出,希望继续保持对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我重申: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终归我们是一家人。”
2018年,总理谈起大湾区的建设:“我们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把它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地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互补,否则就谈不上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大湾区了。现在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当中,很快会出台实施,港澳居民到内地来,特别是到广东来工作、生活,在住房、教育、交通等诸多方面将逐步享受同等的待遇。我们愿意和港澳同胞一起共享国家发展的机遇。”
2019年的记者会上,涉港问题聚焦投资,对此总理给出了回答:“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历来高度重视港澳台的投资,港澳到内地的投资占我们利用境外投资的70%,能不重视吗?我们会进一步发挥港澳作为单独关税区和自由港的作用。我刚才对台湾记者也说了,我们会为台胞来大陆投资兴业创造优惠的条件。”
2020年,总理回答对台政策考量:“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总理“金句”频出,有个成语连续5年出现
在过去八场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频频口出“金句”让人印象深刻。
比喻是李克强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2020年,他在回答中国日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时说,“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同样是在2020年,他将市场主体比作青山,“我们现在有1.2亿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生活中的常用语也经常被李克强引用。比如,2019年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关于共享经济的提问时,他说,“愉快和烦恼总是在成长当中相伴随,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还是在2019年,他谈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办法时说,“一种办法是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大规模提高赤字率,所谓‘大水漫灌’,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时可能有效,但会带来后遗症,所以不可取。”
李克强还频繁引经据典。比如,2018年,他在回答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家话题时说,“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有恒产者有恒心”是“四书”之一《孟子》中的句子。
人民网记者注意到,从2013年至2017年,有一个成语连续5年在总理记者会上出现。“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这是2013年记者会,李克强回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关于如何推进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提问。他还表示,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这是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在两会场合回答的第一个记者提问,上述回答被广泛报道,“壮士断腕”一词广为人知。
2014年两会,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在当年记者会上,中国日报记者围绕这一点追问:最应该从哪些领域实现改革突破?对此,李克强回应说,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
2015年、2016年,彭博新闻社记者连续两年在总理记者会上引述李克强此前提及的“用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改革”的说法。
2017年两会,在面对人民日报记者关于如何向下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时,“壮士断腕”又一次在李克强的回答中出现。“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甚至会有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李克强说。
在2021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将说出哪些“金句”、透露多少“干货”,依旧备受期待。
综合自:中国政府网、新华网、澎湃新闻、人民网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上官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