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我省将全面开展眼健康管理 制定眼健康评估标准

生活报讯(衣晓峰 记者 霍营)5月18日,黑龙江省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眼视光学与眼健康管理分会正式成立。会上,省总工会医院眼科主任王新梅高票当选省医促会眼视光学与眼健康管理分会首届主任委员;同时,选举产生了分会副主委、常委和秘书长。

我省将全面开展眼健康管理 制定眼健康评估标准

王新梅主任

王新梅主任委员在讲话中指出,眼视光学与眼健康管理是涵盖了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集眼科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眼视光学的学科特征是进行与人眼视觉有关的生理、病理和光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工作,如近视、远视、弱视、低视力、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及其他视觉方面的矫正等。验光、配镜是理论和技能并重的技术,也是一种医疗行为,验光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的身体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和发育。

而眼健康管理内容则包含了基础眼健康管理、婴幼儿眼健康管理、近视风险管理、学生视力矫正管理、视疲劳管理、综合眼健康管理、老花眼管理、干眼症管理、老年人眼健康管理、深度眼健康管理、高度近视眼健康管理,以及斜、弱视,低视力康复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等项目。当前,学界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眼健康管理模式,即前期科普宣教、全程专家一对一针对性定制专业眼部检查、建立专属眼健康档案、专人定期跟踪回访,以有效保障广大群众的眼部健康。眼健康管理模式的重点在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即从多方面着手,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眼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我省将全面开展眼健康管理 制定眼健康评估标准

当前,一个不争的现实是,我国近视总患病人数高达4.37-4.87亿之间,也就是说,每2-3个国人就有1个是近视眼。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而且正在呈现逐步攀升和发病低龄化倾向。调查数字显示:在我国近视患者比例中,小学为34-61%,初中为68%,重点高中为90%,在校大学生视力合格者甚少。我国近视发病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青少年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万。

而随着青少年近视率的爆炸式增长,视疲劳、视觉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迅速扩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眼健康的重要性。在这种现实的需求下,自然催生出了很多近视防控镜、近视治疗产品以及遍地开花的视觉训练、视力康复、视力矫治机构。这些机构往往是由一些“零基础”的非专业人员在操作。有数字显示,目前国内眼镜配戴不合格率高达85%。错误的验光配镜处方,未经任何正规系统的检查和诊断,加上滥用的视功能训练,不仅增加了用眼负担,而且潜伏了难以评估的严重后果。以黑龙江为例,全省大小眼镜行业近3000家,其中以加盟店的模式进入者不在少数。从事验光配镜、视觉保健的从业者近5000人,但经过规范视光学培训和系统培训的人凤毛麟角。鱼龙混杂的结果,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我国近视、高度近视的发病率。

王新梅教授介绍说: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包括我国香港地区,光学眼镜在一定程度属于医疗用品,需要专业化培训的眼科视光师进行验配。验光专业人员与医生类似,有非常高的职业资格门槛,以保证验光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其中,在欧美地区,验光、配镜是两个独立的环节,有着明确的分工。在香港,视光师主要侧重于初级眼保健,有专门的教育培养体系,至少要接受五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大部分是博士生教育,而且同样需要持有像内地执业医师的牌照,并接受终身持续的继续教育。

在欧美地区的眼镜行业,如果没有验光师资质,相关机构是不准出具眼镜处方,只能贩卖眼镜。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医院及眼镜店的验光从业者未曾在专业机构深造、研修和学习,大部分是“师带徒”出身;而且眼镜被定义为小商品,验光师缺少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管理缺乏相关规范,执行上也较宽松,致使大量无专业资质的人涌进来。由此开出的眼镜处方,大大增加了验配风险。因为配镜度数的不精准自然会带来诸多隐患,导致眼睛经常处于不佳状态,出现视疲劳、易流泪、头晕头痛、度数加深等问题。

我省将全面开展眼健康管理 制定眼健康评估标准

据王新梅主委介绍,分会成立的目的,旨在全面开展眼健康管理,以完全的眼病预防为指导、以眼健康宣教为前提、以眼健康检查为基础,制定眼健康评估标准,通过眼健康干预及眼健康监测,切实维护及促进眼健康。同时,开展对眼部知识和眼部健康的宣教工作,培养和提高眼保健意识,重点发展眼部健康检查,借助科学有效的检查数据和事实,对人眼作出健康评估。还将定期组织学习,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国内、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看齐,最终推动国人眼健康管理模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视觉需求。

上一篇新闻

英公司发布全球疲劳指数:中国第九 全球疲劳指数第一的国家是哪个

下一篇新闻

你累了吗?全球最累国家排行出炉,美国第四、中国第九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