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公司推出了全球最轻 MR 眼镜,Magic Leap 颠覆者来了?|CES 2019
图片来源:nreal
美西时间1月8日,一家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在 2019 CES 展会上吸引了全球参会者的注意。
这家名为 nreal(太若科技)的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眼镜开发者推出了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款产品:nreal light。
与Magic Leap、微软 HoloLens、Oculus 等同类头戴式VR/MR 眼镜产品不同,nreal light 着重强调了用户佩戴的舒适度。
这种舒适度首先体现在重量。nreal light的重量为85克,仅比太阳镜稍重,在拥有双目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同类产品中重量最轻;另外,nreal light 近似眼镜的设计比头戴式的Magic Leap 少了很多对头部、眼周的压迫感,也更适合在日常场景中佩戴。
nreal light的重量为85克,仅比太阳镜稍重。
舒适感还体现在画质呈现方面。
nreal light具备1080p高分辨率与52º视场角,值得注意的是,这当中的关键指标是“视场角”。通俗来说,视场角越大,佩戴者眼前的画面屏幕也就越宽,视觉体验就会更好,相比而言,微软 HoloLens 的视场角在36º,Magic Leap 则在40º-50º。
“nreal 其实满足了消费者特别简单的需求,一个是佩戴很轻便,其次是用非沉浸式的体验带来了3D式的效果,让内容不再只局限于手机的几寸屏幕中,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在钛媒体于美西时间1月9日举办得 CES 中国创新之夜上,高通全球副总裁,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这样评价到。
在正式发布前,钛媒体在 nreal 的北京办公室试戴了 nreal light 产品,单从画质与佩戴体验来说,nreal light 的确在这两个维度比同类产品做到了更清晰、更轻便。就拿爱奇艺与nreal 合作的“MR 演唱会”来说,歌手侯明昊在舞台上的表演通过3D拍摄后,可以很真实地出现在佩戴者眼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粉丝与偶像近距离互动的想象。
在 nreal 北京办公室,钛媒体提前试戴了此次发布的 nreal light。
根据 nreal 创始人兼CEO徐驰对钛媒体透露,nreal light 计划在C端、B端两个场景投入应用。其中 C 端主打游戏、观影、社交等轻娱乐应用,B端则主打设计绘图、工业制造等效率工具。
价格层面,nreal 目前没有明确公布nreal light 的具体售价,但当钛媒体问及是否会像 Magic Leap One(2295美元,约15800元) 与微软HoloLens(3000美元,约20700元)那样动辄上千美元时,徐驰明确对钛媒体表示,
“不会。nreal light 会是一个中端智能手机的价格,大约会在3000元左右。”
站在巨人肩膀上
拿到明尼苏达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徐驰曾先后供职于 NVIDIA ( 英伟达 ) 和 Magic Leap,2017年1月,徐驰联合曾经的同学、同事共同创办了 nreal。而在此次CES期间,nreal也宣布获得1500万美元 A 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顺为资本、洪泰资本、新松和爱奇艺跟投。
nreal 创始人兼CEO 徐驰
目前,nreal 团队已有上百人,其中研发人员占了绝对比重,他们大多来自Magic Leap、Google Tango、微软等海外 AR/MR 公司。
这样的团队构成被徐驰称为“站在巨人肩膀上”——海归背景的研发人员擅长技术研发,国内产业的特殊环境一方面适合硬件制造业迭代,另一方面有着To B/C的丰富落地场景,这让 nreal 得以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迅速将一款MR 眼镜从想法落地成现实。
“因为我们团队了解这个市场中不同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中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折中点。”徐驰对钛媒体说。
在MR 设备中,有两个技术难点尤为重要,一个是光学显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视场角要足够大;其次是空间感知,在3D虚拟成像中,呈现出的物体要根据佩戴者的头部位置居于一个定点,才能保证画面不会乱晃。
另外,由于 nreal 想真正实现MR 眼镜的轻便感,而市面上大多的头戴式产品无法让 nreal 得以参考。为此,nreal 重新设计了光学系统的算法体系,在保持亮度和清晰度的前提下,抛弃掉一些妨碍量产的复杂功能,同时对产品设计进行优化,只保留了少部分的传感器与光学模组,最终将 nreal light 逐步调整为眼镜的形态。
“用这么少的传感器和计算能力,却能达到一个高速稳定的产品级解决方案,国内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徐驰谈到。
事实上,nreal light 最初的样貌其实也是偏大型的头戴式设备,为了达到轻便的目标,nreal 先后经历过七次迭代,最终才实现80克的轻薄重量。对此,徐驰玩笑道:“在国内实现这件事情的节奏快了很多。特别是看到旁边(今日头条的办公楼)一直到晚上还亮着,公司里从美国回来的创业者都保持了996(指代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
不做加法,做减法
MR/AR 正成为巨头备战的风口之一。
去年10月,Facebook 被证实正在研发AR眼镜,它还申请了不少AR眼镜专利技术,比如“带二维扫描仪的波导显示”,以将媒体内容投射到镜片上;而在2017年 WWDC 上推出 AR 研发工具 AR kit 后,苹果研发 AR 头盔的消息也一直不绝于耳,2018年苹果正式对外宣称,收购位于美国丹佛的创业公司 Akonia Holographics,后者是一家打造 AR 设备镜头的公司。
不过,尽管这一赛道的风口更甚,但至今仍未有一款令业界与用户得以称道的产品诞生。交互内容的匮乏,佩戴体验的不适,基础研发的缺失,都让投资者与用户对AR 的未来抱有疑虑。
Magic Leap 就一度成为 MR/AR 领域的“反面教材”。成立七年,从未发布过一款产品,仅凭借一系列展现裸眼3D全息特效的演示视频,Magic Leap 就收获了无数拥趸,纷至沓来的还有惊人的融资额度,这家藏身于佛罗里达的公司目前已从包括谷歌,阿里巴巴和新加坡淡马锡在内的投资者中筹集了19亿美元,估值达80亿美元。
但在2016年,美媒 The Information 爆出Magic Leap公开的AR演示视频,是电影特效公司Weta Workshop帮忙制作的特效,引发巨大争议与大批员工离职。
2017年12月,Magic Leap 终于发布首款产品 MR 眼镜 Magic Leap One(开发者版本),隔年8月发售消费者版本,定价2295美元起,然而,由于实际产品的使用观感与曾经曝出的演示视频相差甚远,Magic Leap 被消费者广为诟病,甚至被美国媒体 MotherBoard 评价为“full of shit”。
magic leap发布的首款产品 MR 眼镜 Magic Leap One
在徐驰看来,这些巨头的产品思路是在做“加法”,即通过不断累积功能,以达到用AR 眼镜代替手机的目的,但功能的堆叠往往意味着设备的笨重与成本的增加,最终导致产品无法得以真正实现落地
“’离人更近’是我们的设计原则,不管是审美、功能、设计、舒适度,我们都希望这款产品是能满足C端需求的。”徐驰说到。
为了加快落地节奏,nreal 选择了与生态链各个头部企业打造标杆案例的方法,比如在关键的内容制造端,nreal 联合爱奇艺、3D内容社区 unity,借由他们的内容与C端用户产生互动。
在B端场景,nreal 采取了深耕垂直场景,再纵向扩展的做法,2017年11月,nreal 与天使轮投资方之一的中科新松合资成立新公司,聚焦工业 AR/MR 领域。
根据徐驰透露,目前 nreal 正在尝试与新松旗下的机械臂等设备打通,在流水线上线操作指引视频,工人佩戴 nreal light 即可根据 MR 的教学,快速进行产线工作,nreal light 也可以收集不同工人的操作数据,甚至可以进行犯错预警。
“工业领域对AR底层系统的需求有70%-80%都是一致的,包括识别、定位、快速通讯、内部设备互联网等因素,所以 nreal 与新松合作的这套工业解决方案未来也可以扩展到其他公司。”徐驰对钛媒体说,他还表示,在此次CES正式展出之后,nreal light 将于今年Q2-Q3季度正式实现量产。(本文首发钛媒体,发自 2019 CES 现场,作者/苏建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