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先讲一故事。


南宋时期,浙江天台县有一李善人,平生乐善好施,却年近四旬才得子。


其子自幼与佛有缘,取名李修缘(也作“元”)


李修缘早慧,还中了秀才,怎奈一心向佛,无心仕途功名。父母为劝他收心,便为他定下门亲事。


结果大婚当日,李修缘留下封信便跑到灵隐寺剃度出家了。


几年后,待他再返回家中,却见父母双亡,未婚妻疯了,家产也悉数被管家霸了去。


李修缘长跪坟前,最后在大雨中恸哭离去。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不知过了多久,街市上出来个疯和尚,破帽烂衫,却爱扶危济贫。


那日,他救下位卖身葬父的姑娘,姑娘答谢,他却说:“要谢,倒是我和尚要谢谢你。你有一颗孝心,可是有的人呐却长一颗狼心,我就是要借你的孝心,去教训那一颗狼心。”


说着,便捡了根枯枝点了火,施法将远处的宅院烧了个干净,口中还念道:“出家无家,一烧白了。”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那宅院竟是自家老宅,那颗狼心倒似指的自己。


渡人不渡己。


这一烧,世间再无李修缘,只剩个和尚“济癫”。


人的演技能达到什么高度?想必,这便该是答案之一:


“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是哭是笑只有我知道。”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故事讲完。


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观众看《济公》,不知又有多少人认得济公的扮演者——


游本昌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图源:网络


>>>>不自是,不自矜


郭德纲曾做过一个脱口秀节目,叫《今夜有戏》。


某期邀请的正是游本昌。


郭德纲跟老爷子请教如何演济公,问自己这么胖的能演吗。游本昌再三问他是否真的想演,郭德纲点头。


游本昌说:“在我的济公之前,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就有了济公了,那位演员叫尤光照,就是那么胖”。


末了一句点透:“所以我说呀菩萨是无相的。”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接着又勉励郭德纲:“因为你把济公演好了,提供了另外一个形象,这对观众来说是最受益的。”

游本昌从不认为自己演活了济公,济公就该是自己这样。


我动容于他的另一句话:“要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为它可以付出生命,但是绝不可以爱艺术中的我。”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不自是,不自矜。


如此坦荡之忘我,怕是少有人知,他的前半生是一场苦修。


游本昌自小有佛缘。


曾被断言活不过十三岁,只有皈依佛门才能躲过一劫,六岁时便被父母送到上海法藏寺拜师。


后来回归常人生活,加入文工团,又进上海戏剧学院学习。


毕业后,将大把的青春时光耗在剧院当龙套。角色戏份少,一句半句台词,扮相更谈不上多好。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剧团与周总理的合照


他也为自己争过机会。


《阿Q正传》开拍前,他写去信自荐,角色早就定下了,归了导演的学生严顺开。


后来《芙蓉镇》对他表现出点意向,他在外景地拍戏,忙叫朋友从图书馆借来书籍资料给他,做了准备,研究了角色。


结果人早定了姜文,“其实他(导演)只是看看我而已”,游本昌一脸苦笑,接着又补了句:“但我随时准备着”。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这一准备,就已年过半百。


济公是游本昌的第80个角色,此前的79个皆是龙套配角。那年,他52岁。若错过便是一辈子无名无姓,不知他计较过没。


自嘲的话没少说,“条件不好,既不帅也不怪,只能演一些龙套角色”。骨子里却坚持,“改行做什么呢?我喜欢的就是表演啊。”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其实挺帅的


他曾演一俄国老农奴,不打眼的角色,他当主角来准备,原著19部中译本全读完,又去看解读。最后设计成“瞎一只眼,瘸一条腿”的形象。


演完,导演评价:“经典龙套”。


还有次,他饰一反派,到第五场便被枪毙了,他演得出彩,观众看得出神。他下台,观众以为结束了纷纷退场,其实后面还有三场戏。


不知该替他喜,还是替他悲。


想来应是喜的,就像他说的“演济公前的三十年,这79个角色,我都没有轻视过”,他将其归为因果关系,看作是一场修行。


>>>>不自喜,不自悲


1984年,游本昌得了推荐在央视春晚表演哑剧《淋浴》。


就是这次登台,给了他能拍《济公》的机会。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淋浴》


拍《济公》几乎是倾力而待。


拍前精心构思,拍后复盘总结,每天仅睡4个钟头。


夏日拍戏,食物容易酸腐,济公是个酒肉和尚,最爱吃些荤腥。某场戏一拍,游本昌抓着肘子大啃,尝到肉臭了,他演得却香,等演完才去吐了。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另一场戏,济公被打大板。落板子的演员不敢用力,游本昌让他们真打。结果还是有顾虑,一下重一下轻,效果不好,前后重拍了12次。


打完,游本昌就起不来了。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济公并不好演,一个“五荤都用,全都不戒”的和尚,大智若疯,似醉似醒。


游本昌却演得出神入化。


他曾向一位年轻演员传授经验:“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心中有佛、众生、人民、小孩,我觉得要向小孩学习高兴、学习快乐”


返老还童,这般自得,这般洒脱。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1985版的《济公》仅有6集,火遍大江南北。1988年,拍摄续集,仅2集由游本昌主演,后几集则换了演员。


最终8集,只拿了1000块的片酬。


到了1989年,杨洁导演筹拍《济公活佛》,拍摄两集后就因资金原因被迫中断。


游本昌不忍此剧腰斩,便自筹资金,自己执导,却因个人财力有限,又只拍了两集作罢。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他对济公有执念。


《济公》在海外播出时,游本昌作为演员代表访问新加坡,有位华侨激动地攥着他的手:


“游先生,我们太感谢你了!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英文教育,自从看了你的济公后,就开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了!”


他忽然觉得“活着的意义被放大。”


或者说,他不是对济公有执念,而是对“活着的意义”有执念。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1994年,他孤注一掷再拍《济公游记》,结果赚了180万。又把钱全投拍《游先生哑然一笑》,这是中国第一部哑剧连续剧,没有电视台买,钱全赔了进去。


游本昌讲自己情商算不得高,推杯换盏、恭维讨巧的事他常做不来。


最火的时候,也有许多剧本邀约找上门,恰逢妻子确诊癌症,他便不再拍戏,一心陪护家人。等妻子好转,游本昌的戏约便大不如前。


命运起起伏伏,我常想他是最时运不济,还是最被命运厚待。


我计较几番,可他身上自有股“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劲儿。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2000年后,游本昌有几次出现在电影里客串。


片子质量算不得高,只有他是颗明珠,能当得起全片最华彩之处。


《李献计历险记》里的眼含泪光、一笑万年,被网友评为:一个人拯救一部戏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刀见笑》里的“唐胖子”,我看到花絮,四周烟熏火燎,他站起躺下来回地走戏,谁能想到他已经77岁了。


采访时仍不忘感谢有导演能找他拍戏。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刀见笑》里的造型


这些年,游本昌大部分的精力仍放在话剧上,“电视剧要上千万的投资,电视电影百八十万,话剧三五十万就可以了。”


卖了房,拿着钱租场地、租设备、发劳务费。


降低风险,能力之内,还能演戏,他觉得自己赚了。


游本昌称自己是黄山上的一棵迎客松,“没有形成景观的时候,谁也不会注意到你,破石而出的时候,就是为观众活得”。


济公之后,他遇到了另一个重要角色——弘一大师。


>>>>不自苦,不自哀


前几年,朴树翻唱《送别》,唱到中途便哽咽了,最后泣不成声,他说:“如果《送别》的歌词是我写的,我当场死在那儿都可以”。


《送别》为李叔同写予好友许幻园。


此时许幻园家道中落、财产散尽,欲举家进京前与李叔同告别,李叔同百感交集,写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左为许幻园,右为李叔同


五年后,李叔同于虎跑寺落发出家,号弘一,而济公正是于虎跑寺圆寂。


李叔同与济公相似,皆出身名门。李曾在日本留学,不仅工诗词,且擅书法、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


李鸿章晚年最爱用的两方私印,“鸿章私印”与“少荃”,皆为李叔同15岁时所刻。鲁迅亦是他的迷弟,曾专门“乞”得一幅他的字,上书“戒定慧”。


张爱玲则说:“不要认为我是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大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李叔同油画作品


李叔同前半生放浪形骸,自由不羁,办剧社,开画室,搞革命。


就是这般人物,到了38岁抛却俗尘,就连才华都一并舍去不再现世,一心穷研《四分律》,自此守清规戒律,伴青灯古佛,于26年后圆寂。


赵朴初评他: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如此便可知,当游本昌遇到“弘一大师”的剧本时,对他是多大的诱惑。


这几乎带有命中注定的意味。


2009年,游本昌剃度出家,说是为体会角色,他将所有心血都浇灌在话剧《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上。


可这出话剧,起初都没法商演。于是便不卖票,有心人看见便再叫其他人来看,第一年只演了3场,第二年演了7场......冷清四年后,开始走向港台及海外,如今已义演超百场。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83岁那年,游本昌排练时不慎摔成骨折,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因为高龄做全麻手术风险太高。他等不及,坚持做了手术,25天后,打绷带上了台。


他手上还有处旧伤——右手小拇指伸不直,也是排戏时落下的。


我尝试去理解他。


或许答案是,他在谈到济公与弘一大师的相似之处时说的:“济私,烦恼重重;济公,其乐融融”。于是便将自己的身与心、魂与魄都将附在角色上,献给舞台、留给观众。


弘一大师圆寂时只留下四字“悲欣交集”,一生概括,去时惦念,死时无怨。


“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卖房拍戏,为戏出家,谁还记得“济公”?

《弘一大师:最后之胜利》剧照


三个人,两出戏,一段佛缘。


敬之品性,仰之境界。


如今年近九十,半生龙套半生角,游本昌仍活跃于舞台,精神矍铄。


他讲:“不争一日之短长啊,要一直干到最后。”


参考资料:

1.《济公这家伙,一点都不简单》,文史宴

2.《“济公”创业成83岁网红》,北青深一度

3.《弘一法师:放下你,非我薄情》,罗曼读书会

4.《济公与我·游本昌》,鲁豫有约

上一篇新闻

一定尝尝!在内江,有一种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下一篇新闻

任云 | 我想过这样的日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