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鲤城」拍胸舞技惊四座,广纳门徒传非遗
家是国之“基”,千千万万个家庭构成了“国家”,而优良家风则谱就国之“魂”。在海丝文化的浸润下,历经世代传承,刺桐古城孕育了一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家+文化”。鲤城区重磅推出“家在鲤城”栏目,从家出发,讲好 “身边故事”,铭记优秀家训,传承良好家风。
【家在鲤城】第八十七期
拍胸舞技惊四座
广纳门徒传非遗
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教室里,伴随着阵阵醇厚雄浑的口号声,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正在跳舞,脚步铿锵有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细致观察着舞者的每一个动作和身姿,不时上前示范和纠正,手把手传授动作要领。
郭金锁与学生共同演出
这位白发老者叫郭金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拍胸舞的代表性传承人。郭金锁虽已81岁,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为传承拍胸舞而努力,他这一身过硬的舞技则源于童年在鲤城街头乞讨、学艺的凄苦经历。
幼年凄苦,从乞丐到艺术家
郭金锁幼年丧父,母亲改嫁,7岁便流浪于鲤城街头,成为一名小乞丐,与乞丐为伴,认乞丐为父,以乞丐为师。取悦施主求得一口饭吃,是郭金锁学习拍胸舞的初衷,他先后拜了11位师傅,学习 “南音”“高甲”“梨园”等多种闽南传统艺术。正是通过这些学习,使他拥有了全新的视角,开始重新思考拍胸舞的每一个韵律。
郭金锁
在泉州市郭善桥、吴孝曾等民间舞蹈大师的点拨下,郭金锁很快领悟到拍胸舞的绝妙之处,他将街头乞讨时的心酸经历,用肢体语言融入舞蹈中,继而创出一套郭氏风格的拍胸舞。雄浑有力的口号,精妙绝伦的表演,逐渐在民间街坊有了名气。
1955年,由郭金锁表演的《彩球舞》《打花鼓》,在福建省业余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摘得两枚奖牌,他也因此破格进入福建省民间歌舞团。第二年,他代表福建省民间歌舞团赴北京怀仁堂演出。当时,年仅15岁的郭金锁凭借一支《彩球舞》获得毛主席称赞,瞬间成为舞蹈界的名人,福建民间舞蹈也因此风靡全国,这也是郭金锁人生中最灿烂的一段时光。
1972年,郭金锁调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专门从事福建民间舞蹈的传承和教学工作。他潜心钻研传统民间舞蹈,向戏曲老艺人请教各种戏曲舞蹈表演艺术,并将这些表演风格有机地融入到民间舞蹈的创作中。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保留泉州民间舞蹈原有的味道,独创了一套“郭金锁象形字”,整理出50多套福建民间舞蹈素材的手稿,这些手稿是迄今为止福建民间舞蹈最详尽、最原始的记录。
在教授福建民间舞蹈期间,郭金锁先后培养了杨伟豪、郭锋、黄明珠、林松伟等一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拍胸舞继承人。教学传授拍胸舞之余,郭金锁不断地深入到闽南各地“采风”,以此丰富拍胸舞的内涵,并对民间拍胸舞的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
子承父业,三代人同跳拍胸舞
传承拍胸舞,让这个来自乡土民间的舞蹈能够长存并得以发展,这是郭金锁的心愿。然而这些年来,郭金锁在拍胸舞的传承上却遇到了不少问题。那些曾经活跃在舞台上的拍胸舞人员,因为年龄问题,渐渐地淡出了舞台,而年轻一批的后继者,尚显稚嫩,拍胸舞传承陷入了青黄不接的窘境。
祖孙三代同台表演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福建民间舞蹈的教学和研究上,但对于如何推广普及这些舞蹈,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谈到拍胸舞的发展时,郭金锁颇为感慨。尤其是现在各种文化形态和娱乐方式的涌现与冲击,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传统艺术的欣赏群体,也让福建民间舞蹈的发展陷入困境。最让他痛心的是,作为闽南民间舞蹈代表的“拍胸舞”,现在已经沦落到婚丧嫁娶等场合中一种凑热闹的形式,甚至传统的“八步”动作都被简化到单纯的“二步”。
“以前我们都觉得父亲过于固执,但后来我之所以选择追随他的脚步,是真的被他这种对拍胸舞的热爱和执著感动了,我父亲能做到的事情,作为他的儿子,我也可以做到。”2001年,郭金锁的儿子郭锋从父亲手里接过教鞭,也成为一名老师。由父亲郭金锁整理传下的50多种福建民间舞蹈技艺,他基本上已经掌握。
曾经有一位新加坡华侨出价5万元想要购买郭金锁的一部关于拍胸舞的作品,老人却固执地不肯出售。郭金锁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让作为儿子的郭锋颇为佩服,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做好福建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由于担心儿子在教学中不能将技艺原汁原味传授给学生,郭金锁专门录制了福建民间舞蹈影像资料,而这也成为郭锋每天备课时必须参照的资料。
冲突不断,观念磨合中完成创新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有些惨淡。如今,福建省职业技术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平日学习的舞蹈种类繁多,其中芭蕾舞、古典舞和现代舞颇受青睐,而福建传统民间舞蹈每班每周只有两节课,在科目中比重不大,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也不多,同时,福建省职业技术学院也是省内唯一开设这门课程的艺术院校。面对这样的窘境,郭锋大胆创新,将各种各样的现代舞蹈节奏、动作、音乐融入拍胸舞中,给传统的拍胸舞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郭金锁却不能接受儿子的这种创新。
郭金锁指导学生练舞
父子两人经常因为拍胸舞的教学而产生观念上的冲突,受过现代舞熏陶的郭锋,更能明白学生的喜好以及市场的需求。而传统拍胸舞出身的郭金锁,则深谙舞蹈深处的底蕴。二者观念激烈的碰撞是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较量,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坚持本源特色的对决。这样的争吵和冲突发生了多次,却让郭金锁父子更加理解彼此。郭金锁从儿子身上看到了时代赋予的生命力,也认识到拍胸舞的传承必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而郭锋则理解了父亲对拍胸舞的热爱,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基础上,他也尽量保留了拍胸舞原汁原味的精华。父子俩的磨合,给拍胸舞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有人说,拍胸舞是街舞的始祖,郭金锁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当他看到年轻人将拍胸舞以活泼、动感的方式呈现出来时,脸上却露出了笑容。2015年,年近80岁的郭金锁与儿子郭锋、孙子郭子晨同台演绎拍胸舞,祖孙三人用各自的方式去呈现拍胸舞,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时代不同了,但拍胸舞应该被传承下来。”在谈到拍胸舞的未来发展时,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一时兴起,他便起身跳起了铿锵有力的舞蹈,举手投足皆是英雄不老的风采。带领泉州拍胸舞走出泉州,走向更大的舞台,正是郭金锁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