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郑启五爱译随笔:沙茶是什么茶

郑启五爱译随笔:沙茶是什么茶

“沙茶”是什么?对不起,尽管它在我们厦门耳熟能详乃至家喻户晓,但《现代汉语词典》里压根就没有这个语词的立足之地!“沙茶”是泊来品,它的外语原形是“SATAY”,可在《新英汉词典》里,也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单词的蛛丝马迹,惟独近似的“SATAN”是一个叫“撒旦”的魔鬼。于是乎,这个“沙茶”披上了飘忽的面纱,在黄红色的光影里浮动着近乎神秘的微辣与浓香。

  “沙茶”一词的原形“SATAY”来自南洋,闽南人总是把东南亚那林林种种的国呀岛呀统称“南洋”,以至上个世纪50年代厦门大学成立的中国第一个研究东南亚的学术机构就称为“南洋研究所”,并且一直沿袭到如今。闽南与南洋关系密切,难以计数的闽南先民漂洋过海,侨居或定居在南洋,大名鼎鼎的陈嘉庚曾经是他们的领袖,更是他们一面永远的旗帜。

海外华侨千方百计保持着与闽南故土的血脉联系,以不同的方式爱国爱乡,许多在闽南看起来很乡土的植物与菜蔬,其实都有南洋的“血统”,如蕹菜、胡椒、咖喱、橡胶、木瓜等等,不一而足,而番荔枝、番薯、番石榴……,凡是带“番”的,也不少来自南洋,“沙茶”就是它们其中的一员,据厦门民俗学家杨纪波先生考证,它是由马来亚华侨陈有香率先传入厦门港的。立足太平洋东岸的闽南乡亲,向来有前赴后继,开拓海外的豪放血性,又具备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拿来”情怀。

  “沙茶”不是茶,至少不是今天意义上甘淳解渴的饮料茶。但闽南人把这种细砂状的调料称之为“茶”,着实具有其外形和内在的双重的语言机趣。泊来的“SATAY”被国人分别音译成“沙嗲”、“沙爹”和“沙茶”,三译并存,结果是把不少食客给闹糊涂了。因为国语“爹”字的发音与闽南话的“茶”字十分接近,于是饮茶成风的闽南人“就地取材”,机灵把“沙爹”化成了“沙茶”,不但形象贴切,而且巧妙地化解了把洋调料随意当成“老爹”来称呼的尴尬。据悉祖籍闽南的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开创了一种滋味极为鲜浓的排骨汤,取名“肉骨茶”。

但“沙茶”的成分比较复杂,据称含有花生、黄姜、椰仁、香草、辣椒、丁香、虾米、陈皮、胡椒粉等三十多种原料,似乎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香酥之物尽收其间,它们经磨碎或油炸研末,然后再加油、盐熬煮而成,这与客家人的擂茶的构成又有几分相似,异曲同工,可见一个“茶”字在含义上早有多方面的扩张。

2001/6/7

上一篇新闻

2022亚洲50最佳酒吧颁奖将回归线下典礼,TWG Tea推出樱之颂春茶|美食情报

下一篇新闻

禅城佛山,为什么吃得那么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