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梯田茶园与草原 靠什么新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宋朝人载满安溪茶叶的木船,一路漂洋过海,从泉州、厦门和广州的港口,南下到东南亚、西非、北非。茶叶贸易千年未绝,目的地逐渐延伸至日本、北美和欧洲。进入21世纪,借助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和现代科技,福建安溪县每年向沿线国家出口茶叶1万吨以上。
近日,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
“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农业方法和知识,至今如何影响并推动着后世子孙的农耕生产?农业文化遗产地对于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起着怎样的作用?中国新添的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梯田有茶园也有草原,各有一份答案。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毛驴子驮起一个“种子银行”
胯下一条毛驴,头上一顶草帽,身上一件迷彩,人和驴不紧不慢地沿村里柏油马路向山坡行去,这是王金庄村民下地的日常。今天,王金庄村民有近300头毛驴,这是他们从梯田往返住宅的日常坐骑,也是驮运粪肥、拉铁犁的农耕器具。
王金庄五街村民李肥德骑着毛驴沿着村路去地里。受访者供图
涉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处于中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上,年降雨量仅500余毫米,蒸发量却达到1720毫米,年平均气温12.4℃;山区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以石灰岩为主。这里尽管石厚土薄、山高坡陡、雨水稀少,但从元代开始,当地百姓便一代代凿石垒堰,留下至今总面积达21万亩的太行梯田。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核心区是井店镇王金庄。1987年出生在王金庄三街村的刘玉荣,后来成了五街村的媳妇,现在是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她回忆起父亲刘牛定,年轻时候拉着毛驴,在山坡上修石堰、建石庵子的日子,便觉得“每一寸梯田都无比珍贵”。
土层平均厚度不足0.5米,最初定居在这里的村民,先把分散的可耕土集中起来,再用碎石围成矮矮的石堰,以防止水土流失;随着人口的增加,梯田不断向山上延伸,但越往上地越窄、土越薄,人们便筛选掉碎石,掺加有机肥,经过数月涵养,再填入石堰备耕待用。
2022年5月,王金庄村民在播种玉米。受访者供图
通常农民下地,步行时间需要一两个小时。如果赶到立秋前后收花椒,许多村民就连续几十天住在自家梯田里的小石头房子里。村民把这种石头房子叫“石庵子”,石庵子由石头片层层叠叠垒起来,一人来高,占地仅四五平方米。
68岁的刘牛定,年轻时候是石匠,曾牵着毛驴子漫山遍野找了一个星期的石头,在自家田里垒起一座石庵子,碰上立秋农忙时节,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家里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定期来田里给父亲送干粮。
把字刻在石头上,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录方式也是保存信息最长久的方式。王金庄的石庵子,有1000多座,明清时期刻下的字,依然可见。刘玉荣用手机拍下一张刻有“光绪十三年正月八日”字样的石庵子,“有个说法,我们刘家祖先刚落户到王金庄时,就是住在大南石庵子里修梯田,后来在村里置下房产才搬回村中。”
村里梯田上一处光绪年间的石庵子。受访者供图
人们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旱作梯田农耕技术,它秉承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并与集雨保墒相结合,用地养地并举,并且通过锄、犁、耙、翻的工作方法,实现雨季集雨,旱季保墒。当地人还在此基础上,根据干旱气候独特的地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集雨蓄水体系,包括水库、塘坝、水池、水井、水窖,用于蓄集雨水和泉水。为有效控制梯田的土肥流失,人们在石堰边沿种植花椒树,既保护了围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种子,在独特农耕环境下近千年的选育中,愈加丰富,形成一条相比于石器传承而更为活态的传承链。据2019年、2020年两次梯田普查,王金庄共普查到农业物种26科57属77种,共计171个传统农家品种。
王金庄村村貌。受访者供图
“比如菜豆,王金庄就有20多个品种,村里人每个季节都有品种收获,比如6月份,人们可以收获到新鲜的绿豆角;7月份可以吃到紫豆角和绿花豆角;8、9月份可以享用红没丝豆角;10月份及11月份还可以吃到鲜嫩的紫荆眉豆角、绿眉豆角。”刘玉荣说。
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介绍,正是有物种多样性优势,当地通过“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技术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技巧、天人合一的农业生态智慧,不但创造了规模宏大的石堰梯田景观,而且还创造出了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保存了大量重要农业物种资源,从而得以筹备“种子银行”。
王金庄的“种子银行”。受访者供图
“种子银行”陈列室里,排排架子上的玻璃瓶里装着各色各样的种子,标签纸上写着种子的品种。村民所种的老玉米,大多是金黄色的玉米,名称唤为“金皇后”;也有少数种白色的玉米,唤为“白马牙”。
“还有岭头山药,村边麻;洼地高粱,岗上花(棉花)。乡亲们家的梯田适宜种什么都可以到‘种子银行’借种子,等到秋收后再把种子还回来,比方说借一斤种,就要还一斤半。”刘玉荣说,靠着绿色生态的优势,当地梯田小米、玉米糁、花椒等,以较高优势的价格卖到了全国。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大草原上推出一辆勒勒车
5月25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一间作坊里,57岁的赛音都楞和26岁的徒弟朝鲁巴特尔,正在手工装配车轮。朝鲁巴特尔和师父学了将近一年技术,对于勒勒车制作中的最复杂的车轮装配工艺,还不能独立完成。
勒勒车是北方游牧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尤其以蒙古族勒勒车最为驰名。赛音都楞介绍,“勒勒”是牧人赶车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此而得名,车子常用牛拉,也称为“蒙古式牛车”。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能造出车轮高大的木车,可载千斤重物,在草原、雪地、沙漠和沼泽一带畅行无阻,成为“草原之舟”。
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不仅整合了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丹可汗查干浩特宫殿遗址、罕庙、根丕庙等历史文物,也涵盖了“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汗廷音乐”和“阿日奔苏木婚礼”这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鲁科尔沁草原夏日美景。受访者供图
车、蒙古包和音乐,是游牧民族数千年来逐草而居的最密切伙伴。
赛音都楞记得,以前牛后面拉着勒勒车,快的时候一天走40公里,一家人坐在大车上,连走数月,哼着歌儿看牛羊越养越壮;即使车坏了,只要工具齐全,主人跳下车来,马上就能修好。
阿鲁科尔沁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志伟介绍,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位于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涉及23个嘎查、15103名牧民;当地牧民至今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保留着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骑马射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可持续游牧业的典型模式。”
每年六月,草原上会上演一场几十万头大小牲畜大迁徙的图景,当地牧民通过每年春季和夏季的转场放牧,确保草原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今,草原上仍保留着冬春营地和夏秋营地。
阿鲁科尔沁草原夏季放牧景象。受访者供图
王志伟介绍,阿鲁科尔沁旗有一部分天然草场被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隔离在北部地区,当地把这一部分草场划定为夏牧场,把南部地区的草场划定为冬牧场,采用夏牧场、冬牧场轮牧的方式,既让牛羊得到充足的饲草,也让草场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
早在2014年5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列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2017年8月,该系统正式启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2019年6月12日,被确定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最终在2022年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古老的草原,在现代化推动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赛音都楞不会讲普通话,而徒弟朝鲁巴特尔的普通话已经很标准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勒勒车也在逐步退出日常交通,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小汽车。
赛音都楞在制作勒勒车。受访者供图
“随着草原系统被国家越来越重视,尤其被认定为农业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和村民也都在以更为科学、系统的视角来审视草原。”王志伟介绍,近几年,草畜平衡政策加大了落实力度,兼顾草原的生态保护和牧民的经济效益。
勒勒车虽然不再用于交通,但却成为旅游景区、展览馆里的“俏手货”。赛音都楞自己成立了手工作坊,每年能做几十个勒勒车,把它们当成工艺品卖出去。他的师父,82岁的白音查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老人告诉他,自己一直都很向往草原、热爱草原,希望这种民族传统制作工艺能够传承下去,“等你们老的时候,也要收徒弟,不要让这个民族的东西丢失。”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故事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消息传来,56岁的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志明并不感到意外,“千年来,安溪茶叶的影响力都是世界性的。”
人口120多万的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有1000多年种茶历史,300年前铁观音在这里发现并被命名,在茶农长期的种茶和制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园生态系统管理、茶叶采制工艺和茶的相关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复合农业系统。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核心区位于芦田、西坪和虎邱三个乡镇,它们在历史上曾属一个乡镇,都位于蓝溪流域的上游,是最早种植铁观音茶的区域,总面积4万多公顷。
宋朝的时候,泉州在内的南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安溪茶从泉州港、广州港出发,流向印度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在人类大航海时代,中国茶叶传向阿姆斯特丹、伦敦等欧洲城市。英语国家将茶翻译为“tea”,这个英文词汇的发音和泉州方言“茶”的发音吻合。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一处茶园。受访者供图
陈志明对安溪茶叶历史如数家珍,“明朝成化年间,安溪人发明了‘半发酵’乌龙茶制作技艺。半发酵茶的技术相比其他茶类要更复杂得多,工序多,讲究多,使安溪的茶有其独特的韵味。”
“同样,是安溪茶农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特性;发现了铁观音茶树品种,至今仍保留有铁观音母树,丰富了世界茶树基因库。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生态种植管理模式,对全球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茶文化传承模式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
在陈志明看来,安溪茶叶的国际化,不仅在于安溪茶农的首创精神,还在于“海上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开放与共享的商业条件。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安溪是国家贫困县;在改革开放的四十余年时间里,安溪凭借茶叶产业,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在今天,你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做茶叶生意,会发现很多祖籍安溪的侨胞。你说着闽南话做茶叶生意,是没问题的。”陈志明说,近几年,安溪茶叶除了东南亚国家,还销往日本、北美和欧洲,每年出口量在1.5万吨左右。
让陈志明感到更振奋的是,伴随着电商成长的80、90后,正成为茶饮消费主力,这让安溪茶叶电商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他介绍,安溪县茶叶电商交易额在去年将近70亿,占比全国茶叶电商交易额的四分之一,“我想互联网和港口城市,都是向外开放的,这次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给了安溪茶叶被世界更多人发现的机会。”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传承
刘玉荣记得十多年前,村里的毛驴有1000多只,但现在剩下不到300只,有些梯田曾经出现过撂荒的情况,“等到村里干活的老人,都老去了,梯田交给谁来打理,这一度是个问题。”
贺献林认为,涉县梯田能种出远近闻名的核桃和花椒,还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枣及其他农林产品,这本身就很有价值;过去种植梯田仅是为解决温饱,现在可以利用特色农业种植、农旅产业开发,将梯田保护和利用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我们梯田里生产的小米,能卖到10块钱一斤,这本身能够证明特色农业种植的经济价值。”刘玉荣说,村里现在有学校、卫生院、文化中心,还建了高速公路站,能一个小时到安阳、邯郸、长治,“这些基础设施,对年轻人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能不能把年轻人留下,其实就是看农业能不能赚钱。”陈志明说,安溪的经验,就是凭借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观光、文化等一体的产业链,能够给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以后还会加大应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最烦琐的茶叶采摘环节由机器代劳。
中国还会不会有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国现在还有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处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阶段。
“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性非常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除了能直接提供农产品外,还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传统文化传承、休闲康养等功能。应当着重开发‘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和以区域生态和文化为资源基础的文化休闲产业,并注意借鉴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建立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科普与研学产业、健康与养生业为主要内容的‘多业并举’的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他认为,“我们要科学评价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能够落实到农业遗产地,提倡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多方的参与机制,共同支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要让一批年轻、有志向、懂管理、有技术的人进入到农村去,农业文化遗产地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