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从上海飞往东南亚的航线长年抢手。虽然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泰国,而新加坡的航线一直都不太多,但它却是我去年最想去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从商业角度,新加坡的商业品牌进驻内地多年,颇有诸多见仁见智的观感,让我对这座花园城市的市政规划、商业文明充满好奇;

从文化历史与民族角度,新加坡克服了困难的建国背景及复杂的地理位置,建立起一个小而美的发达经济体,更是让我充满探索欲。

当然,短短的4日行程并不足以囊括新加坡的全貌,这篇文字也仅是五官七觉给我带来的最真实的新加坡。在此,我谨以此文,作为一种启发性思考。

商业 | 与国内紧密“接壤”


如果你的第一站是新加坡的中央CBD区,你就会发现在新加坡商场内的品牌(尤其是餐饮)十有八九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外婆家、江边城外、小郡肝串串香、翠华、Breadtalk(你可能不知道它是新加坡品牌)……

我非常钟爱的香港茶餐厅添好运在新加坡也颇受欢迎。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被中国人用得风靡全球的大众点评在新加坡也一样很好用。熟食中心的老板自荐时,会提到“我是大众点评的推荐餐厅哦”,让人忍俊不禁。我们还在大众点评上购买了可以及时出票的景点门票,十分方便。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中国不少品牌在布局海外市场时,首站多会选择新加坡,例如喜茶、摩拜、海底捞等;而OPPO、VIVO和华为的LOGO也是随处可见。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除了经济实力处于亚洲领先地位之外,完善卓越的基础建设、规范良性的创业环境、文化渊源趋同、语言障碍较小等国情,应该都是中国品牌“出境”首选新加坡的原因。不过因为物价极高,品牌在此需要承担比香港还要高的运营成本。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说起在内地发展的地产商,大家都几乎首先想到的是港资。不过新加坡地产集团也不少,如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仁恒置地和凯德集团、以办公楼著称的腾飞集团等。难怪我在新加坡看到凯德的标志和到处都有的“Raffels”(文末有彩蛋补充)时,总有莫名的亲切感。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以上的一切都似乎证明新加坡与国内的商业关系极为紧密。但其实,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新加坡有着自己的特点,除了英语为主要语言,中文在这里并不通用,民族多样性、跨文化的社会面貌、城市生态建设、公民的精神面貌等都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


生态 | 对植物充满敬畏


新加坡的绿化面积达5700多公顷,绿地覆盖率超过50%。一下飞机,就能在机场感受到城市与绿植的紧密关系。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尽管香港也有很高的绿地覆盖率,但绿地与城市生活分得很开,湾仔和尖沙咀几乎寸草不生,只有密集的大厦。而在新加坡,连过街天桥这样的特殊空间都有绿植。朋友笑说,在新加坡视力和呼吸病都快治好了。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新加坡拥有丰富的植被,一部分原因和地处热带有关,更重要的是建国初李光耀政府提出社区园艺计划,鼓励居民自己购买绿植种子,在任何一个公共空间种植。这也促使了如今城市被绿植环绕的盛景。


新加坡之所以被称为“花园城市”,不只在于表面绿植繁多,而是新加坡人对绿化和生态,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

在植物园内,除了丰富的植被,我们还看到野生禽类围绕在孩子周围;在海滨城市花园的 Flower Dome,展馆特地设置了生态科教展,这些细节都是新加坡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宣传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绿植在城市不是装置、不是旅游地标,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陪伴者。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花时间读一下这些环保小习惯


在国内,商业空间也正在慢慢融入景观设计,开始关注以人为本和城市生活。凯德去年新开业的项目LuOne凯德晶萃广场,其标志性便是穹顶天窗和随处可见的绿植。不过目前上海的绿地覆盖率才12%左右,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消费 | 成熟理智的新加坡人


如果想来新加坡买买买,那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尽管购物中心数量繁多,但产品选择并不多,也没有像香港有足够吸引人的价格。

在街上观察新加坡人,你似乎也无法从衣着穿戴上看出他的财富情况,地铁里的年轻人不少还拿着iPhone的旧版,甚少人用有刘海的iPhone。平民如此,国宝级明星如孙燕姿,也时不时被拍到打扮朴素的出街。可以看出,不同阶级的新加坡人并不爱“显富”。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在food court用餐的国民


和国内花花绿绿的地铁广告不同,在新加坡的地铁和公交车厢内,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和消费有关的广告,取而代之的,是地铁标语,以及一些防偷盗等行为的警示语——新加坡户外广告的商业色彩特别淡,不过度宣扬消费,似乎是他们的价值观共识。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地铁的电子屏滚动播出下一站信息和提示语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地铁通道的演出活动广告


在市中心的地下商业通道行走时,会看到一排海报墙,展示的是近期的文化演出信息,再往下走,会看到关注社会问题的公益展。而在上海,这些人流量大的通道,大多是被淘宝等大品牌的广告承包。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一个关注中国孤儿的公益展


将公共空间的广告位让出来,展示更多与社会、文化有关的信息,海报拥有精良的设计和恰到好处的文案,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能一眼获取信息。这背后体现的,也许就是本地人的消费观:除了物质消费,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掏钱。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此行我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商场,更多的是边走边感受这个城市和国内完全不同的社会风貌——干净整洁的街道、跨文化与民族平等、富有审美又科学的城市设计;商业项目繁多,但并没有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由项目延伸到商圈,每个商圈有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吸引不同人群;互联网产品看起来不如国内繁荣,但基本软件服务亦能满足日常生活。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小印度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国立美术馆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Flower Dome 花穹

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想一味宣扬某一个城市好,每个城市繁华背后,固然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我对此行最大的感触是,当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自己的商业社会时,也应该多看看邻国的长处。

当周遭生活被视觉冲击过高的广告填满、当周围不断出现高度雷同的商业空间、当共享单车开始挤满城市街道、当街道的沿街店铺都突然消失不见……我们是否应该停一停、想清楚这是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生活方式?从参与商业链条的个人出发,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呢?

一个彩蛋:为什么新加坡哪里都是“来福士”?

凯德在国内最著名的商业品牌来福士广场的英文名叫Raffles,到了新加坡,我才发现,Raffles is everywhere,只不过当地中文译为“莱佛士”。


除了莱佛士广场外,还有莱佛士酒店、莱佛士学院、莱佛士医院等。而最重要的,是在city hall 的一尊人物雕像—莱佛士。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他是新加坡推至世界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最熟知的商业品牌来福士广场,似乎有些对历史人物致敬、对新加坡的文化输出的意思。而这尊雕像地点,便是当年他登陆新加坡之地。


新加坡:“小而美”的国家级典范



撰文:锐裘 编辑:Terry Tang

部分图片提供:Lulu、丁猫


上一篇新闻

Baby机场吃面被偶遇,女神素面朝天刘海凌乱如路人

下一篇新闻

宋慧乔越发成熟御姐了!《ELLE》新加坡五月刊,披发秀肩颇性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