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 星期二

5G给医患带来哪些实惠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 卢清君

本报记者 高阳

作为国家卫健委首批5G医疗应用示范甲级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一直是远程医疗领域的先行探索者,联合多家移动通信公司和全国数百家医院开展5G应用实践,从院前到病房,从医疗到医技,5G助力医院各个环节的运行。近日,《生命时报》专访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他不仅是中日友好医院5G医疗的拓荒者和见证者,更是推动我国5G医疗发展的“军师”之一,被《通信世界》评为“2021年度5G创新人物”。

5G给医患带来哪些实惠

“更快”便捷医患看病全程

“我院汇报的病例是一位62岁老年男性,主诉是间断咳嗽咳痰一周……基于以上,想问下患者的诊断结果如何?”这是来自太原第四人民医院一位医生的视频会诊,解答疑问的是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的谢万木主任。这样的远程会诊在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每天都会组织数场。此刻,谢万木面对着三块大屏幕,左屏显示的是患者的病历资料,中间屏幕显示的是患者肺部CT影像,右屏则是太原医生的实时画面。(如上图)两边医生互作问询,最终谢万木给出了诊疗建议。北京到太原,相隔500公里,但通过远程会诊,病患在不到半小时内就得到了北京专家的诊疗意见,患者家属也十分满意。

看似简单的远程会诊背后离不开5G的强大支持。卢清君介绍,高速率、低时延、多链接,这是5G的突出优势,也是医疗应用场景中十分看重的“硬指标”。过去影像的分辨率只有640P,时常有很多雪花、时常卡顿,现在至少是1080P,让交流感和体验感更好了。如今,远程会诊中阅片的响应速度、及时性更好,影像清晰度更高。5G接入前,“跟新加坡的医院视频会诊,光是上传和下载12G的影像资料,就耗费了两个12个小时,病人等了25个小时才拿到治疗方案。”而今,这样的等待越来越少。2021年,中日友好医院执行多学科远程诊疗13000多次,影像诊断有8000多例。卢清君说,5G不仅应用于会诊场景中,患者就医过程中5G也无处不在。患者在查询检查结果时,即时响应性已有了很大提升。“这种时间上的快速,患者是体验不到的。”因为5G的时延在30毫秒以下,而人体能够感知的生理体验是100毫秒,这比一眨眼的速度还快。

5G的多链接功能,让医生端的处理能力更强。卢清君说,5G让医生查阅门诊信息和调阅病历更迅速,能够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不会因为信息阻塞,发生信息丢包的现象。将来,5G在医院的适配度增强后,可获取的信息量变大,通信能力变强,数据质量也会提升。在医院5G 网络中的原始检查结果数据,患者也能通过5G网络下载到手机上,拿到其他医院实现检查结果共享互认,不用再拿着沉甸甸的胶片到处看病了,这是4G手机做不到的。

5G病理会诊在术中冰冻会诊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冰冻病理一般要求半小时之内要出诊断。切片切出来以后,医生一般就10来分钟诊断时间,时效性要求高。大的冰冻切片通过数字扫描,在放大40倍的情况下,文件能达到2G~3G大小,这对传输速度的要求特别高。但在2021年实现5G+4K的远程病理会诊中,病理图像和视频会议图像无任何时延,诊断准确率能达到99.8%以上。极大帮助基层医院及时作出诊断,患者满意程度很高。

“更强”助力医疗多场景

可视化针刀微创治疗,是中日友好医院开展的一项独特5G+远程诊疗实践案例。这项技术结合了传统的中医针灸、针刀和现代超声技术,具有精确、超微创的特点。对体表软组织病变,如肌腱、腱鞘、滑囊等,以及一些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治疗上,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

卢清君介绍,这项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基层适用性,成本低、时效快,先进的5G信号传输可使几千公里之外的基层医生也能掌握这门技术,基层老百姓无需出远门,就能获得国家级医疗专家的诊断、治疗。可以说,“基层医生针尖所到之处,即是专家所见之处,这只有5G能做到。”目前,该技术已经推广到其他地区比较大的三甲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还牵头成立了“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专科医联体”。

5G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患者服务方面,中日友好医院利用5G技术对接全国的医院开展远程医疗。专家通过远程会诊、远程CT与B超,有效提升了救治效率。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华为在5G+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继获得《通信世界》的“2020年度科技防疫冲锋奖”之后,2021年6月,获得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GLOMO移动技术大奖。

新冠疫情期间,中日医院在武汉重症监护室采用了数字听诊技术,联合场外专家进行了5G实时听诊。“通过这个比人耳还要灵敏的听诊器,医生第一次听到了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肺音,这对帮助国家医疗队诊断病情、抢救危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卢清君十分看好数字听诊器的未来。他认为,这个系统实现了音频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减少监护成本,减少做CT次数,可用于互联网医院、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助力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控。

“抢救车的医嘱系统可以追踪了”,卢清君说,这是目前5G给医院急救带来的改变。通过5G智能抢救车实现全院急救三级质控管理,远程监控全院急救药品物品数量、效期情况,可及时做院内调剂,应对紧急情况或减少损耗。基于5G智能抢救车,还能与二级基层医疗机构的抢救体系,一旦发生急救事件,医院急救科可以对医护人员急救进行远程指导,最大限度地赢得抢救时间。

“未来,患者住院也能享受5G带来的更便捷医疗服务。”卢清君介绍,过去医院内部各类信息都是分开管理的,在中央计算云上处理,多则有上百个系统。而5G可以使计算资源下沉,下载到医生工作区,减少对共用资源占用,这是5G的核心竞争力,它改变了原来的网络结构和资源共享方式。等到智慧病房建成后,医生可以把数据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来源。卢清君举例,住院患者的心电监护信息可在一个监测平台上实时共享,甚至是医生的手机或Ipad上,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如果需要给患者输液,可直接用移动PDA扫描患者手环,系统自动录入用药信息。在智慧病房里,患者还可以看到5G护理机器人、5G移动推车等先进设备。

“更安全”方能未来可期

“5G不是一个专项技术,而是代表一个时代,将来5G终将替代4G。”卢清君坦言,过去一段时间,公众对5G期待值过高,认为5G一下子就能实现,其实不是。前期业界发展过于火热,宣传过于夸大,让公众有点失望,体验和获得感不明显。但从用户角度讲,5G对用户感知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一步上一个大台阶。一些医疗试点工程虽然佐证5G技术在医疗中的可用性,但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我们还需一个完整的5G基础建设工程,用以支持“5G+医疗”在“真实世界”落地。目前“5G+医疗”尚处于转换和过渡时期,主要围绕着4G“做不好”“做不了”部分来升级改造。

卢清君认为,当下“5G+医疗”的发展已从最初的“都来凑热闹”到了“回归理性”的阶段,各方都在探讨可行性和落地执行的方法。“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用搞科研的态度来搞5G医疗,用创新的思路去接受新技术。”在卢清君看来,一项新技术的客观性、可靠性、可行性,兼顾患者安全和成本,才是他真正看重的,这样未来才有可能少走弯路、不走偏。“技术只是手段,医学要有底线的善用,医疗领域不允许犯错。”卢清君表示,中日友好医院在创新过程中秉承三个基本原则:患者安全、成本控制、医疗质量,从这三个维度去创新尝试,是我们选择5G项目和场景应用的出发点,只有这样的出发点研发出来的技术,未来才真正有可能用到临床上。

在卢清君看来,发展“5G+医疗”要做到“包容审慎”以及“小步快跑”。一方面,一切医疗的开展必须在患者安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设定诊疗标准和数据使用权限。另一方面,可选取一两个试点开展,以点带面,再到行业推广。例如,可视化针刀技术,要求基层医生必须来本院进修3~6个月,学习相关理论和实操,进修后还要不断学习,循序渐进在基层推广开来。卢清君认为,5G医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长远看,有些不适合、风险大的暂时就不做。比如,远程机器人手术不适合在县医院开展,因为基层没有优质医师资源、成本高、风险大,“那就先放一放,要把5G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不能单纯地‘为了用5G而用5G’。”

“5G是地基,当前需要嫁接一些管理制度,才有可能把这些事情推下去。”2020年8月,卫健委确立由中日医院牵头《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的标准研究》项目,卢清君作为标准研究者、参与制定者之一, 致力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统一质量医疗5G网络。卢清君表示,标准形成后,将加速形成更多真实5G医疗应用案例,促进5G医疗应用创新,规范5G医疗终端产业发展,支撑智慧医院基础建设作用。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上一篇新闻

早报 |瑞幸反弹,一度涨72%;建议职业颈椎病入工伤待遇

下一篇新闻

一手正骨 一针济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