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学习新加坡模式?!
8月28日,深圳住建局在一个会议上提出,深圳房地产要学习新加坡模式,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
一时间,某些媒体用“楼市格局将面临巨变”这种字眼吸引眼球。该事叠加国家住建部近期两次会议(与房企和地方),让人感觉扑面而来的调控,直呼未来房价彻底凉凉了。
其实,关于房地产的事情,本号已将说得不少了。我们一直强调多用数据和逻辑说话、少受情绪支配。鉴于有人问起来了,就再唠嗑下。
关于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首先要把整个框架搞清楚,那就是中国是不是抛弃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了?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并没有。
从数据上来看,即使在疫情期间,本年1~6月份地方卖地收入妥妥上涨、房价妥妥上涨、房地产投资妥妥上涨,这些上涨都是同比2019年的,数据来自央行报告和统计局,千真万确。(具体数据可以看前两天写的文章《房地产的当前和未来》)
因此,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内部大循环,房地产仍然是妥妥的压舱石,不管我们喜欢与否。
第二,对于地方来说,还有比房地产更有效的吸金方式么?
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
这次疫情,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完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建设医院、增加人手、扶植实体、减税降费、促进消费,哪个不需要地方花钱?在一般收入下降、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幸好有卖地收入作为对冲,否则如何平衡财政?
同理,设想,在经济下行周期下,实体遭遇实锤、消费下降、经济下滑,地方财政必定更加紧张,地方必定更加饥渴,房地产必将作为吸金手段平衡地方财政。
只有一点,除非高科技攻破了、产业附加值拉大了(比如半导体),否则这个局面就必定持续下去。在《深圳也没有余粮》中就说道,连深圳这种三好学生都没有多少余粮了,可见形势严峻。
第三,既然深圳也有吸金的冲动,那么设定60%不是自毁长城?
有人也许说了,如果市场供应加大,人家都去住60%的“组屋”了,那谁还去买商品房啊,深圳这样做不是自毁长城么?
非也。
看住建局这句话:“长效机制可以有很多条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稳定住房供应体系”。
说一千道一万,这些多层次住房供应不管怎么设计,都要围绕着两个字展开——稳定。
也就是说,商品房稳定、政府出租和出售的也稳定。不管它们之间是否有通道,或者没有,在设计底线中,并不是为了拉低商品房价而来的。
好了,这是政策面解读。从逻辑层面怎么说呢?
1)从金融角度,以前是随便买、后来是一个人有能力买、再后来是家庭买、再后来是六个荷包买、现在是不用买了,租也可以。怎么样,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这就像当年美国某某债券,并不断地切割和证券化,目的是卖出去。
2)从商品属性角度,所谓“组屋”,或者公租房经适房等等,是否能达到与商品房一样的效能呢?比如地段是否优越、对应学校是否好、周围配套是否齐全?按照深圳当前规划,关内已经相当密集了,未来这些60%必定只能多分布在边缘地带(现在即使有核心地段规划,但数量也不多)。因此,虽然都是房子,但却是具有不同商品属性的产品。
3)从交易角度,60%就像是一个蓄水池,它留住了现在不能买但通过积累未来能买的人群。因为它与一般商品房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未来必定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支撑和水库。一旦这个循环起来,深圳不会因为高房价而失血(人才流失),同时又达到了稳定房价的目的,一箭多雕。
因此,以上来说,此政策是响应国家“房地产长效机制”而产生的。既然是长效机制,担心房价因此下跌的大可不必,但未来要像以前那样大炒,似乎也不可能,因为必定形成了递进序列,大家可选择的确实也多了。
但是,要平复炒作条件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分配公平、透明,交易定价等问题。其实还是有不小难度的。
最后,既然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那么这个经验是否可以推而广之呢?未必。因为这套体制的运转和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有关。深圳是一个经济结构良好、商业繁荣、人口较年轻赚钱能力强、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其他很多地方未必有这个条件,就是这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