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老人不会用APP如何防疫?新加坡想了这个办法

口述:尹一航整理:刘芳旭所在地:新加坡

政府免费发放试剂盒 为医院和诊所“减负”

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人工智能硕士。今年8月3日,我乘坐飞机来到新加坡。抵达前,我需要预定机场的核酸检测,费用是160新加坡元,检测过后自行乘坐出租车前往酒店隔离,不允许使用其他公共交通。等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我才可自由活动。按照新加坡政府要求,来自中国低风险地区的游客需要隔离1天,中高风险地区隔离7天。

出机场之前,我们被要求在手机里安装当地的“合力追踪”应用程序(Trace Together App),它的功能类似于我国的健康码。不同之处在于“合力追踪”将启动蓝牙功能,不仅记录使用者出入场所的信息,同时记录附近的手机信号和防疫器位置,数据统一保留3个星期。这样,在出现与新冠肺炎确诊者密接的情况时,政府可以快速追踪到个人。对于不便使用手机的民众,比如老年人,可以去政府指定的地点免费领取防疫器令牌。该令牌也带有蓝牙功能,类似于IC卡,触碰安装在各个公共场所的防疫器即可记录进出信息。

今年8月到10月,我经历了当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几次变化,具体措施一般在公众号、政府官网和新闻上获取。8月初,新加坡防疫政策比较严格,堂食没有开放,只能外带;同时,室内外都要佩戴口罩,违规者将被处以罚款300新加坡元的处罚。但警察和防疫人员也无法时刻监控各地,一般情况下,店主或安保人员会友善地提醒人们戴好口罩。堂食与口罩政策非常有效。因为只能在家吃饭,人们的活动范围就很有限。8月10日开始,未接种疫苗的居民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最多2人一同堂食的措施;已接种疫苗的居民要出示证明,最多可5人一同堂食。但放开堂食后,新加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急剧增加。从9月27日开始,防疫政策收紧,堂食和社交活动的人数限制都从5人调整到2人。

从9月开始,政府开始逐户发放新冠肺炎核酸自测试剂盒。每人可在社区领取一个免费试剂盒,也可以自行在药店和网上购买。试剂盒操作简单,主要用于自行筛查,有效地减轻了医院和诊所的压力。由于医院资源有限,并且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者绝大多数为轻症患者,大部分患者会在家自行隔离康复,重症以及老年患者则会入院治疗。

新加坡人口不多,疫苗接种率非常高,达到85%。其中,学生群体的接种率高达95%,还有56万人已经接种了加强针。

来到新加坡之前,我已经在国内接种过两针剂的疫苗,也做过血清抗体检测,并将疫苗记录登记到了“合力追踪”中。但在10月初,鉴于本地新增确诊人数居高不下,为了自己的安全,我又在新加坡接种了一针疫苗。大家普遍反映这种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较大,幸运的是,我在打过疫苗以后,除了接种手臂酸痛、全身乏力持续了一天以外,没有其他不良反应。

体育活动人数受限 打篮球也难尽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留学生面临更大挑战。新加坡是2021年最热门的留学目的地之一。为了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新加坡的大学纷纷扩招,导致了宿舍不够分配、周边住房供不应求的情况,租房价格也一度大幅上涨。

8月初,我到新加坡不久时,当地疫情控制得还比较好,每天新增确诊人数在100人左右,且呈下降趋势。但随着8月中下旬新一轮解封的开始,新加坡对多国开放入境,还开放了堂食限制,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很快大幅增加。9月中下旬,每日确诊人数激增破千。到10月初,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达3000人以上。

因为疫情形势的变化,线下授课很快被叫停。来到新加坡学习的3个月里,我只在8月上过一节线下课,其余课程全部在线上进行。这使我几乎丧失了认识新朋友和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为学校宿舍不足,我也没有住在校内,对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所幸大学校园不设围墙,始终对外开放,每周和朋友打一次篮球成为我为数不多的重要社交活动。但是,按照当地防疫要求,体育活动聚集人数不能超过5人,难得的篮球时间似乎也不能完全尽兴。

按照新加坡政府统一要求,各旅游景点、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客容量开放50%,需要预约,电影院、餐厅等场所座位都是强制隔位就座,进入前需要出示疫苗接种证明。课余时间,我游览了乌节路、S.E.A.海洋馆、艺术科学博物馆、东海岸公园等知名景点,发现游客都很少,反而商场里颇为热闹,人数颇多。

线上教学并没有使得课程变得更为简单,平日里,我的课业任务非常多,几乎每天都需要上课、完成作业,闲暇时间较少。同在新加坡的朋友们对疫情都比较谨慎,外出意愿不强。没有同游者,我的外出时间也大大减少。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柳森

题图为机器人在新加坡一处商业住宅区巡逻,维护街头秩序,提醒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共场所聚集人数不能超过5人等。 新华社 发

来源:作者:刘芳旭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新增两起猴痘病例;患者痛楚难当,康复后心有余悸

下一篇新闻

“接种三针科兴后,我回新加坡打了第四针Novavax”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