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全体现在这部电影中
改编自新加坡作家关凯文的畅销小说《疯狂的亚洲富豪》,奠定了《摘金奇缘》文化融合的电影主基调。
将这样一部充满味趣性与童话色彩的作品搬上银幕,采用全亚裔阵容的《摘金奇缘》,是好莱坞“政治正确”的创作态度的延续与拓展,诸多文化元素的使用与灰姑娘的故事内核,让好莱坞将这部电影添油加醋的烹制为北美观众特供的奇幻童话。
《摘金奇缘》讲述了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华裔经济学教授朱瑞秋与杨尼克相恋,想不到男友竟然是货真价实的“钻石王老五”。
朱瑞秋随杨尼克回家探亲,面对准婆婆的戒心,家族的不理解,以及各色美女对杨尼克的穷追猛打,朱瑞秋尽力应付,闹出了不少笑话,经过重重考验的两人,因彼此的牵绊而走得更近,爱情的伟大莫过于此。
对于主打北美票房的好莱坞来说,《摘金奇缘》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
片中,朱瑞秋与杨尼克在相互磨合中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其实是所谓“美亚文化的差异”。
作为一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女孩,朱瑞秋此前根本没接触过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严厉又苛刻的婆婆时不免有些心虚,朱瑞秋与准婆婆之间因文化差异性造成的一系列理解误差,是《摘金夺银》被北美观众评价为“有趣、好笑”的主要原因。
然而,为了适应美国观众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和主观意愿,《摘金奇缘》中不免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解甚至筹划。
这种有意无意的行为,集中体现在以准婆婆为代表的传统家族,对具有“现代性、民主性、自由性”的朱瑞秋的不认可与不理解。
片中,刻意将准婆婆及其家族,塑造成循规蹈矩的遵循祖制与传统的顽固分子,对新鲜事物的戒备与不理解,自然能激起北美观众的所谓共鸣。
“口音”也成为好莱坞刻意刻画华人阶层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个富豪家族中最尊贵的奶奶,京字京味儿的正宗北京口音,显示出曾经的帝国余晖;杨尼克的母亲,则是一水的伦敦腔调,代表了超级富豪阶层的品味与认知;次级富豪高家的女主人,则是一口新加坡英语,显示出岛国土豪的骄傲与自满;作为土生土长的美籍华人,女主朱瑞秋的标准美式口音,则以引领者的身份,带领观众领略亚洲文化的深邃内涵。
说到底,《摘金奇缘》就是一部好莱坞式演绎的《小时代》,之所以在美国成为现象级话题,拿到了1.73亿美元的票房,说白了,就是好莱坞刻意迎合美国人群“政治正确”的观念,满足了他们对亚裔群体和中华文化的好奇心而已。
老套的“拜见岳母大人”与翻新的“灰姑娘传奇”,令《摘金奇缘》看起来高雅华贵、很有派头,然而,当揭开表面的繁华与瑰丽,剩下的却是满满的刻板印象,以及真爱永恒的主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