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头条带你乐享河北##微游河北##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游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项非遗,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

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感受千古文化遗韵

共享民族瑰宝


国家级

吴桥杂技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到宋朝,杂技走向民间,出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清代和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在两千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着。它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受到全国杂技界的推崇,其影响远播五洲,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狮舞(沧县狮舞)


  沧县狮舞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早期被称为“狮戏”,文狮表演重在一个“逗”字,主要模仿猫科类动物的本能行为与戏耍动作,以威武雄壮的鼓点从旁配合。武狮系由文狮发展而来,后在表演中糅进叠立、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水中望月、巧走立绳、荷花怒放等武术、杂技类动作。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沧州有“狮城”之誉,藏有我国最大的“大周广顺三年铸”的铁狮子。沧州狮舞别具风格,传统型的狮头重达七八十斤,狮皮重达二三十斤,现代型狮头也重达十几斤,非练武者不易承受。所以无论文狮还是武狮,沧县狮舞表演中的引狮人和舞狮人都由功底较深的习武者担任。舞狮队一般有大狮两至三头,小狮一至两头,大狮由两人装扮,小狮由一人装扮。
 

八极拳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流行于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镇,已有300年的历史。目前已传承十四代,传人遍布全国,远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台地区。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八极拳法的拳械套路主要有八极架、八极拳、六大开、八大招、四郎宽拳、六肘头、太宗拳、太祖拳、华拳、飞虎拳、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枪、六合花枪、行者棒、八棍头、纯阳九宫剑等。拳械套路可单练,亦可对练。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技术核心。器械以陆合大枪、对扎大陆合为主,其劲道讲求崩、撼、突、击、挨、戳、挤、靠以及撞靠劲、缠捆劲等。特点为动作简洁、长短相兼、发劲迅猛、撞靠捆跌突出、肘法叠用、下盘稳固。
 

生铁冶铸技艺(干模铸造技艺)


河北省泊头市铸造业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铸造之乡。由古老的干模铸造发展到硬模铸造和金属模铸造,后又建起十几米高的冲天炉冶铸生铁。 

泊头出土的千年以上铸造品都是以传统干模铸造工艺制成,这种铸造技艺包括制作内范、外范、减支、合型浇铸等一系列工艺。以黄土或胶泥制成要铸造的产品外型,谓之制作内范。制作外范时,先在内范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蜡,再在外面覆上一层拌有碎麻头的麻刀泥。待外范晾干到一定程度,用锋利的刀沿分型面切开,刻上记号,使外层麻刀泥与内范脱开。减支是视铸件厚度,用刀、铲、钩、勺等锋利的工具削去内范表层。合型则是将外范按刻好的记号复原到内范外面,中间形成型腔,然后将分型面封死,做好浇铸口。


二郎拳

二郎拳是我国优秀的武术拳种,据南皮县志记载,二郎拳于道光年间传入南皮,至今已有170多年。民国时期在南皮广为传播,新中国成立以后更为兴盛。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二郎拳法,刚劲有力,动作朴实,结构严谨,攻防严密,套路中之招式,均具技击性。其套路运动直来直去,拳法掌术要求直打快收,无空架,爆发力强。手,眼、身、法、步紧密结合,闪、展、腾、挪灵活多变。有拳术43路,器械40套,对练64套。二郎拳的练功方法,以站桩为主,兼习手指功、腿功、臂功等。既注重手眼身法步综合技能的运用,更注重轻功、硬气功、摔跤、举重的训练。练功时讲究以“拳术为根,趟子为筋”,气达周身,沉于丹田,练心聚气。


省级

雕花陶球泥塑工艺

空心刻花陶球的制作与雕刻作为泥工工艺的一部分,经过上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锤炼与提高,现在已成为独树一帜的绝活工艺,是典型的民间艺术。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雕花陶球泥塑工艺从泥球制作、图案设计、雕刻到修饰成型,直至焙烧,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精炼模式,不仅能制作、雕刻、焙烧一般陶球,而且能烧出直径20多厘米的大型陶球和5、6层的空心刻花镂空陶球。小小的陶球雕刻图案集中了古代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具象与抽象的图案。包括花鸟图案,剪纸、木雕、石雕以及各种建筑、服装等装饰图案。


南皮小米面窝头制作技艺

南皮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北依京津,南接齐鲁,东临渤海,西靠运河,南皮为千年古县,历史悠久,辖六镇三乡,总面积790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以盛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著称。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南皮祁家小米面窝头,是南皮地方名吃,需精选上乘小米50%、黄豆40%、栗子10%,利用石磨传统工艺,加入五香面等配料,冷水和匀,做成形状如草帽的窝头,放入蒸笼内用旺火蒸熟,即为小米面窝头。窝头内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酸,属低脂、低糖食品,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适合糖尿病人、高血压患者食用,有助于调理胃肠,改善消化功能,是首选绿色原生态健康食品。


肃宁捞纸技艺

捞纸传入肃宁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个“捞”字,形象地将这项纯粹依靠体力和手工技术完成的旧式造纸工艺总结到位。捞纸的名字是因为在这项传统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节是从储满纸浆的大槽里将“纸浆”用帘子捞出来,然后晒干成纸。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最初的捞纸采用的原料是麦秸、麻。麦秸需要用碾子压,白灰拿,然后再加工成纸浆和加工后的短小的麻混合后,才开始捞。这种制作工序比较麻烦,后来人们改变了原料,把收购的废纸边、废纸条作为原料,放在打浆机里打成纸浆,再用“绞馅机”绞匀,次日,把池中放有纸浆和纤维的水搅匀,然后用“竹帘”捞池中纸浆将其荡匀,沉淀于竹帘上的纸膜积累到一定高度,在上面放上重物压缩水分,运到室外,贴在平整的墙上晒干成纸。


杨氏风船制作技艺

杨氏风船制作技艺,是大辛堡村杨姓族人几代传承的手工技艺,有不传之秘,所制风船曾遍及黄骅海域及津塘、齐鲁,距今约有130多年历史。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杨氏风船技艺采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法,一线法,将艺术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船型根据风浪大小而决定船弯的大小,使船的适应性强,安全系数加大。用简单的用力达到繁复的力学效果,使船产生了顺遂的流线,船型矫健,航速快捷,船体轻便,可抗风浪。目前的手工排船种类既有生活中适用的小船,又有模型雅致的品类,其所制成船既实用于近海作业、养殖、旅游,又可供人雅玩。


传统盒子灯制作技艺

民间传统盒子灯制作工艺是多项艺术的融合,它包涵了民间美术、传说、故事、戏剧等艺术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韵味和地域特色。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盒子灯制作工艺用料简单,但制作工艺较复杂。要用竹匹、棉线,组合出可以折叠的灯的形状,然后,在外部粘上有图画的毛头纸,用事先制好的火药捻连接起来,放在灯盒中。灯盒形似多层蒸笼,圈帮为圆形木质薄板烘沤而成,每层隔底为圆纸壳制成,恰似中国传统的多层“食盒状”,由几层到十余层,根据需要制作,故得名“盒子灯”。盒子灯燃放时,悬挂于高处,从最低层开始,燃放完一层,随即脱落,直至顶部。


拉洋片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拉大片”“西湖景”“八大片”等,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清代。在旧社会,是艺人们为养家糊口而使用的工具。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拉洋片唱词多是合辙押韵、幽默诙谐的段子。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顶上安有锣、鼓、镲,由一条小绳控制。通过圆洞观众可以看到柜里的画片,根据演唱的顺序拉动绳索和滑轮替换图片,一次表演要更换八张画片,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每唱完一景都要敲锣打鼓“咚咚锵”地来上一段。


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

高官庄面花模子的雕刻工艺,是该村高姓族人世代沿袭下来的手工工艺,俗称“刻花模子”,其作品是当地传统面食“面花”的制作工具。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高官庄面花模子,选用木质细腻、纹理密致的木头为雕刻原料,采用阴刻(凹刻)技法,通过选料、刨板、画外壳、凿形状、截板、修壳、挖膛、刻花、静板等近十道工序制作完成。所雕图案多以寓意吉祥的花卉、动物为主。作品雕刻清晰,造型美观,形意结合、惟妙惟肖,折射出很强的民俗情节和喜庆色彩。


沧县镂空木雕雕刻技艺

镂空木雕又称透雕和空雕,是在木雕的基础上经过多少代木雕艺人的想象和创造发展而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镂空木雕在家具、建筑、艺术品中应用最广,能较好的体现雕刻技法。

非遗传承文明之光 | 匠心华韵,运河传承流动文化

沧县镂空木雕壁挂艺术在构图与厚度上与南方镂空木雕壁挂有着明显的区别,南方镂空木雕多采用“满工”构图,而沧县镂空木雕采用与国画相结合的方法,在厚度上南方镂空木雕多为单层次1-2厘米的薄料,而沧县镂空木雕为多层次镂空雕刻,厚度达到10-40厘米,立体感,层次感更强。沧县镂空木雕壁挂艺术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作品不仅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还具有收藏价值。

上一篇新闻

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

下一篇新闻

70岁扫街老妇为“丈夫赎罪”,向国家豪气捐款24亿,其中有何隐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