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的读后感10篇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是一本由[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一):一本书的好坏,在于是否给读者以启发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需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每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每个人——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或体验另外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Victor Frankl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1.以后的日子里,或许我不再标榜”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有酒“固然是生命的幸事,”今朝醉“的原因是希望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因为我还期盼美好的明天,而不是只追求极致的今天。

2.也可以说,我一直以来的困扰都可以归结为:太过于追求即时的成绩了,如果一件事短期内不能做出成绩,或者令我满意,我就会变得厌倦烦躁,觉得生活失去了一切,也失去了意义。殊不知,我的存在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似乎颠倒了生命意义的本末。将整个存在本身,以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看做是生命的意义,投入其中,生命的成就不过是促使参与到其中的一个动力而已,意义不在于动力本身,而是因为这个动力所做的一切。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二):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1.追求意义:法国人曾做过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确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

2.意源性神经官能症:一定程度的冲突是正常的、健康的。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担心乃至绝望时一种存在之焦虑,而绝非心理疾病。

3.心理——动力: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4.存在之虚无: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叔本华的话了: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级之间。

5.生命之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6.存在之本质: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7.爱之意义: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

8.苦难之意义: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那些重要的是,能够见证人类潜能之极致,即人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

9.意义治疗的心理剧:人类世界之外难道就没有另外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可以找到对人类痛苦的终极意义的答案?

10.生命之短暂:悲观主义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11.作为一项技术的意义疗法: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12.集体性神经官能症:人的自由不是无条件的自由,而是针对特定条件采取某种立场的自由。

13.对泛决定论的批评: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14.精神病学的重归人性化: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互相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

15.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16.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17.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18.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

19.人的有用性是从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角度来定义的。

20.尊严意义上的价值与有用性意义上的价值之间存在决定性的差别。

21.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22.承受不必要的苦难与其说是英雄主义,毋宁说是自虐。

23.人是负责任的,应当实现自己生命的潜在意义。

24.一个人通过“努力为有价值的目标和自由选择的任务奋斗”能够发现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三):身处逆境的唯一功课,只有这个

-1-

你觉得,人靠什么度过逆境。是意志力还是他人的关怀?

2017年的6月,我永远忘不掉,出了测听室大门医生对我说的话,他用一副同情的眼光看着我,在纸上写了一行字,“你这个听力图已经没有听力了”。

也就在两周之前,我还能听到。我去看了一场电影《摔跤吧,爸爸》,我在微信上给验配师说,新机器的声音真好听,我花了1年多的时间,省吃俭用攒了几万块钱,置换了新的助听器,找回了从前听力正常的感觉。我以为可以换一份喜欢的工作,换房子,开始新的生活了。

时间再回到一年前,当我第一次早晨醒来,发现左耳听不到声音了,我跑遍了上海所有的三甲医院四处求医。最后确定,这是可怕的突发性耳聋,说它可怕是因为,虽有着高达60%-70%的治愈率,但我偏偏成了另外那30%。

我还记得有一天,挂了一个专家号,门诊排了100多人。快到我候诊了,突然看到我妈给发的一条短信:孩子,一个人在上海打拼已经够难了,实在不行的话,就回家吧。我在诊室门口泪如雨下。

后来,我没有回家。

我用右耳仅剩的二成听力,很努力很努力地跑步、看书、学习,我的周六日都在图书馆度过,连续两个春节都没有回去。我想节省一点路费,买一个好点的助听器。当我真的用力一点一点地接近想要的样子,厄运却再次降临——我遭遇了第二次突发性耳聋,双耳全部失聪,而这一年,我还不到三十岁。

喜欢我的男生忽然没了踪影,也再不会有人给我说,孩子,回家吧。那时我的妈妈刚做了视力手术,在老家由亲戚照顾。她尚且无法顾及自身,每天的内容只有休息、睡觉,我却整日整夜悲痛到无法入睡。

我住在浦东张江附近的一个小区,每天来回三个小时地铁去新华医院治疗,晚上回去常常9点之后了,我准备好第二天带的饭,就会下楼去小区内的花园走一走。我走了一圈又一圈,反反复复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我已经那么努力了,命运为什么还是不肯轻饶我。”

-2-

我要怎样度过以后的一生呢?

那时,我每天下午都做高压氧,氧舱里是不允许带电子设备的,我的朋友送了我一些舒缓心情的书,如张德芬、断舍离之类,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直到有一天,我收到Grace送我的一本《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那之前,我和Grace只是微博上认识的好友,她是新加坡趁早读书会的会长,也是百日生涯社群发起人。

当我收到那本书,看着封面上那句“待决囚徒,却用一生证明绝处再生的意义”,那一刻,我忽然有种一束光从头顶照下来的感觉。

是啊,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样的话乍一听很扯,普通人谁没事会在瞎捉摸“生命到底是什么意义”。可现在我的处境,分明是生命在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不管它多么难解,我都可以用活法来回答。

Grace也许不知道,她无意中送出的一本书,给一个身处逆境女孩带来了希望。她让我感觉到,自己还是幸运之人,我一定会重新变好,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苦难,才能见证人类的潜能之极致。

更重要的是,那本书对我来说,是创伤后成长的开始。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第一部分集中营的经历中写道——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接触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负重的方式之中。”

“一个男人,好几年都在想自己的苦难已经达到了极限,却发现苦难还没有完,他还得经受更多、更深重的苦难。”

“对于回家的犯人来说,最重要的体验是他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以伦比的美妙感觉。”

相对于集中营里令人颤栗惊心故事,更能打动我的是对这些囚徒的心理描写,这样的描写似乎平淡无奇,但在不同的人说出来,厚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维克多·弗兰克尔而言,25岁获医学博士,37岁被捕入纳粹集中营,父母妻兄均遇难,38岁获救,44岁获哲学博士,67岁学习驾驶飞机,80岁登上阿尔卑斯山,90岁完成人生自传。他从集中营炼狱归来,满身伤痕,克服了无数磨难与伤害,他自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用意念和愿景战胜苦难,是真正用活法回答了绝处再生的意义。

-3-

对未来丧失信心的囚徒,注定要走向毁灭。

书的第二部分,是意义疗法。在寻求意义疗法之前,我觉得创伤后成长的人多多少少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接受现实,对情绪进行管理——通过自己读书、寻找榜样或向他人倾诉来寻求帮助——改变认知,用开放的心态来理解人与事,给生命赋予意义,从而获取人生智慧。

一个用积极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的人,才能稳下心来进入主动和有意识的自我剖析。看一看生活中那些有情绪喜欢抱怨的人就知道了,无一不是永远只能关注到情绪的发泄,她们会揪住问题的细节不放,越想越委屈,更不可能站在大的格局上来解决问题。

对此,维克多·弗兰克尔这么总结:

一些不可控制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环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

所以,凭借努力度过创伤后,我惊奇地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强大,因为有过应对这些苦难的经历,它改变了我很多从没有过的想法。比如,即使在未来不甚稳定的环境中,也不再畏惧任何问题;对于在逆境中给予过我爱与帮助的人,心怀感恩之心,这种珍惜,让我与朋友的关系更为紧密;我体会过无数痛苦与绝望,也会对别人的痛点更感同身受,因此成为了一个更有关怀的人。

Grace说,“我特别喜欢你这种把磨难看的云淡风轻的人,以后了不得。”,她说的这种“了不得”起到推动作用的,就是追求意义感,也就是明白我选择今天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留在大城市,不是为了虚无的梦想,而是告诉自己,这个世界正在处于一个不好的阶段,除非每个人做出更大的努力,否则没有永远的稳定,也没有永远的好运。人只有见识了千种活法,才对自己拥有的活法具有想象力。不管是做社群、玩手帐、投身健身,接着写作,还是偷偷地酝酿另一种职业,我都是想见识到更大的世界之后,再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到了寻求意义的三个途径:

1、工作(做有意义的事情);

2、爱(关爱他人);

3、克服困难的勇气。

对于不必刻意经历苦难的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人更爱己、分享快乐、勇于面对,都可以找寻到生命的意义,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长远的人生奖赏。

在描述这些苦难的时候,我才发现,忘记不是最好的方法。苦难不能忘掉,也不值得感激。虽然在我的印象中,太多的鸡汤和从小接受的教育,都会让我来说一些这样的场面话。但真正使我成长的,是因为记住了这些苦难,我才学会更勇敢的去欣赏和支持自己活法,获得心灵上的安宁与平和。

活出自己是一生的功课,愿我们终成正果。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四):生而为人

突然想起,前段时间一个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人对我说:你就是是傻傻活着,为这句话,翻来覆去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彻夜未眠仍未顿悟,看来我的小脑袋瓜是想不出这样高深的问题的,于是又把这个问题丢在一个群里,大家也都积极探讨了,答案各式各样,可我还是未从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可以让自己透彻的答案,还是很苦恼……也许自己是个庸人,彻头彻尾的庸人,过段时间便也不再去想那让人捉摸不透的高深问题,每天做些该完成的的工作,业余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日子倒也过得轻松愉快,傻乐呵,但我却不知这是否就是意义…

弗兰克医生的思想又是什么呢:人们面对伤害,苦难与失去,第一阶段必然是震惊,失望,第二阶段:自己营造出一个冷漠的保护壳,用来抵抗世界和自己,第三阶段:小我消失,感性升华,始能重新爱人与爱这个世界。(自己似乎正处于第二阶段,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自己爱说的一句话:用一间书房抵御全世界。爱读书固然是好,可是固步自封,孤立自己,隔绝世界就不好了,我们都是社会性的,试着去改变,去发现吧)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那么自己又为什么而活呢?曾经人生在遇到第一次大难题时,最坏的打算是想到了死,但同时也想到了为什么而活,那是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与一个特别具体的答案,所以自己还活着。所以就如书中所言“生命的意义在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P132 在那一刻,我想自己是找到那一刻的生命意义了的,甚至在此事未完之前那便是我生命的意义。

看不到未来的人之所以自甘沉沦,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老在回忆……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对自己未来丧失信心的犯人注定走向毁灭,自甘堕落,成为行尸走肉…P89

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转变,我们期望生活给我们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的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挑战,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身上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生活永不重复,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不必讳言眼泪,因为眼泪见证了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没能杀死我们的会让我们更强壮……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世界当中去寻找而不是内心去发现,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人类存在之自我超越,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他总能指向某物或某人(他自己以外的)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实现是自我超越的唯一副产品P136

那我们怎样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医生发现了三个途径:一,工作(做有意义的事)二,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苦难。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良知是一种提示器,能够指示我们在特定情境中前进都方向p81

爱的意义:……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之中……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他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P47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深爱另一个人时,才能完全了解其本质,只有作为爱之载体的性才是正当的,神圣的P138

苦难的意义:……无论如何,遭受痛苦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人也可以找到意义;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事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P141

弗兰克在写到二战集中营时,我脑袋里不时浮现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画面,所有的囚犯都只是个号码而已,最残忍的被选作囚头……幸存者们不喜欢讨论他们的过去,对于经历过这场噩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理解过去的感受,也不会理解现在的感觉(很幸运,我们出身在和平年代,我们现在身处没有战事的国度,我们真的很幸运。或许我们也好奇战争的样子,也想体验一把,但仅仅是好奇,仅仅是想想而已,谁也不愿去经历,更不要提那没有人性,人权,民主的恐怖集中营了。我们应当珍惜这样的和平,可是在和平年代里,我们却也越走越远,推倒了柏林墙,却筑起推不倒的心墙,不也是可悲。不要再想当然的去臆测一个人的想法,试着去包容,去感同身受,而不是苛求)……在一些情况下,不留痕迹的鞭打比留下痕迹的鞭打更伤人心……P29

有丰富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集中营会承受更多痛苦,他们的身体会更弱,但内心伤害却会少许多,他们能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内心丰富自由的精神生活P44……

我只害怕一样东西,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陀思绥耶夫斯基

存在之虚无主要表现为厌倦

对待生命,只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P133,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对谁负责

生命中真正短暂的谁潜力,一旦潜力得到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p151

自由与责任;。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多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p79.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高尚的龌龊的……谁也没有权利为非作歹,哪怕别人曾经这样对待你P108. 光说人有自由是不够的,自由只是故事的一面,自由是人的消极的一面,而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p168

悲剧性的乐观主义:即使身处三重悲剧(痛苦,内疚,死亡)当中仍然并且一直保持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是。乐观主义不能通过命令活获得,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给定的环境,面对灾难而保持乐观,人类总是有能力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对机会;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为的动力。.........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啊。人类不是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p174.........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够使人漠视困苦……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P53

每个生命都每时每刻都包含着死亡,而每一时刻都不会再重复。尽情享受你现在都生活,就好像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都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都形式与生活p187

人类都有用性是从能够为社会做贡献都角度来定义的p188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五):知道为什么而活便能生存

书中讲纳粹时期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人们他们心中定是有信念的,“知道为什么而活便能生存”书中尼采的这句话出现数次,也如同书名同意,活出人生的意义。实则在书中我倒读出一意“对生命说是”或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漫漫便也有起有落,我想最可贵的倒是心态了,我以前是读一些大的道理,自以为懂得就能做到,其实不然,我想到“知道和懂得是不一样的”,看你怎么理解了,我想懂得和做到亦是不同的。做到像是很难的样子,人常说改了性要了命便是这样了,我写这样的读书笔记亦不知要写一些出来,我读完一本书的感觉总是很淡的,像是读过了就读过了一样,像是吃饭吃过了就吃过了一样,睡觉睡过了就睡过了一样,那么我现在写这笔记倒想是无作为,像是吃过饭要上个厕所,看这样一本书就写一篇笔记,我也奇怪为什么我这样比喻而不是像是吃过饭在肠内消化一样。我想我头脑里是觉得消化这种事是不用做这种无用功的吧。读一本书后又很少重温,这些笔记和摘下来的句子我倒看看,或是因为我读这样的笔记再温一遍书到是好的。总之是本好书吧,况且我对纳粹是很感兴趣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六):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著”活出生命的意義“

16歲,寫給佛洛依德的一篇文章刊登在《國際心理分析雜誌》。受佛洛依德影響,要成為一名精神病學家。

25歲,在維也納大學擔任精神病專家,負責照顧自殺未遂的病人。

34歲,成為維也納唯一的猶太醫院精神冠能症科的主任。

37歲,為了年邁的患者,放棄美國簽證,被關押在集中營。

40歲,集中營獲救,但懷孕的妻子、父母、弟弟都死在集中營。為幫助戰後精神病患者,留在維也納。

41歲,完成《活出生命的意義》。

43歲,與第二任妻子結婚。

67歲,學習駕駛飛機。

80歲,還繼續攀岩。

90歲,仍然跟世界各地的來訪者交談,親自回覆其中的來信。

在維也納普利克醫院神經官能症科主任25年之久,寫了30多部著作。在全世界遊歷講學。29所大學授予名譽學位,美國精神學會授予奧斯卡普菲斯特獎。

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著“活出生命的意義”。

他是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E.Frankl)。

今年是2017年,離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就快72週年了(1945年1月27日),曾經有150萬人在此地喪生。在這場大屠殺當中,一位倖存者為這個恐怖的歷史寫下一本钜作,並影響深遠。這本書是《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就是維克多.弗蘭克爾。

一本描述二戰在集中營的書,是唯數不多的作品之一,經歷二戰的人,特別是在集中營待過得人,要麼已經早不在人世,要麼不願被提起這樣苦痛的經歷。但佛蘭克尓在集中營獲救後一年就出了這本書,從書中可以看到很多納粹殘忍的手段,看到集中營內被疇禁者的悲慘生活,看到人性的滅絕和沉重的化不開的絕望。而這些都是佛蘭克尓的親身經歷,他不止一次差點死在集中營,他的父母、弟弟,以及懷孕的妻子都死在了集中營內,他有太多恨的理由,但他沒有,他說如果我出來帶著仇恨想要報復,那我和他們有什麽不同。

佛蘭克尓也傷心也痛苦也不能自已,但很快就被撫平,因為他一直都給自己找尋生命的意義,他從不將太多的精力放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在集中營里,被其身體的折磨,最殘忍的還是精神的折磨,佛蘭克尓的描述裡面沒有了做人的基本尊嚴,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哪怕是上大小便和生病,每個被關在集中營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等到明天。在那樣的環境下,唯一可以受自己主宰的只有自己的心靈,佛蘭克尓就是比那些空洞無望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希望,他在地獄般的環境中始終沒有讓自己絕望,心是平靜和積極的,他總是覺得上天要他經歷這一切是有意義的,他要找出意義。在集中營期間,他沒有停止思考,他思考他的專業,他的家庭,他妻子的愛,集中營困了他的身體,卻沒有困住他的靈魂。出獄後,他寫了這本書,這就是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意義之一。

佛蘭克尓用他自己的一生都在詮釋什麽叫做生命的意義。年少的時候,為理想為目標為拯救病人而奮鬥,中年為了病人而留在奧地利因而被困進了集中營,到被解放他重操故業并根據自身的經歷開創了“意義治療”,為心理治療開啟了重要的一頁。到了90多歲的高齡還在孜孜不倦。從出生到離開,佛蘭克尓似乎從沒有停歇,總是活得熱氣騰騰,也總是像一個打不死的巨人。

這本書能給與了我們深深的震撼和反思,當我們為生活中的瑣事而苦惱不堪的時候,不防問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每件事的發生都會存在意義,包括我們自身的存在。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七):保持社会性的自我救赎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实在没把它当回事,一个多小时已经看了快一半,随后便放下了,没有想法也没有触动,偶尔感兴趣的只是集中营中毒气室和焚烧炉的描写,心中想的是,切,写集中营的经历,却轻飘飘的不写痛苦和血泪,看的无趣。

过了几天,又往后读了一些,不好说当时心里所想,但是又返回去重新看了之前囫囵吞枣的内容,细细看来,直到最后一页,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不是说书中描写集中营的生活有多吸人眼球,而是弗兰克尔作为一名精神病学家,在集中营中,依然保持着自己专业的态度,寻求着自己生命延续的理由与意义,并帮助他人赋予生命的意义。书中第一部分都是用朴实的语言平实的叙述集中营中的经历,每天琐碎的烦恼让人发疯,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绝望,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让许多人放弃了活下去的欲望。但是弗兰克尔努力的在苦难中找寻生命的意义,用对亲人的爱与怀念慰藉自己,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的片刻时光转移痛苦。弗兰克尔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是极度幸运的,但他也是因为负责任的选择而没有遇见“德黑兰的死神”。

即使在这样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希望的生活中,他依然相信,有一样东西是不能从人的手里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弗兰克尔获得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自由,选择了他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没有像他的许多同伴那样遭受价值缺失之苦。

我之所以对弗兰克尔大为改观,是因为他对于人的意义的观点,他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没有听天由命消极,甚至连“先定论”的痕迹都看不到,反而持有非常社会性的观点,这是让我极为意外和惊喜的。

为什么喜欢弗兰克尔,或者说为什么逐渐喜欢上了这本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本书将弗兰克尔的几个特质结合的恰到好处。弗兰克尔具有一个社会学者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一个精神病学家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追求,具有一个虔诚基督教徒的悲悯与博爱,这样的人有谁会不爱呢?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八):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生命对你提出的问题只能通过你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它。

《活出生命的意义》买这本书之前自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觉得自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意义,于是带着想找到答案的心情购买了这本书。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完了这本书还是让我很有收获的,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心理学著作。本书以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为开头,在作者讲述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时很佩服他的“置身事外”的感情,讲述这一段经历是没有过多的个人情感只是客观的来讲述他的经历。 集中营生活撕开了人的灵魂,暴露出人性的深处。在人性的深处,如果你发现人类在本性上就善恶交织,你还会觉得奇怪吗?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道划分善恶的分水岭,它一直延伸到人性深处。通过集中营所展现出人性深渊最低部。在集中营的生活是难熬的,集中营的生活展现了最极致的人性的残忍和善恶,当然也会有真与善。作者一直都没有放弃,并不时的给自己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变能生存。”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由的,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在集中营的生活有人会因为想避开虐待、饥饿等一系列因素会选择沉沦。从而会沦为一些事件的“参与者”变成施压者,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道德。

对于“存在之虚无”我相信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存在之虚无——人类还遭受到另一种丧失,那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的消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自己也有“存在之虚无”的现象,不知道该做什么,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但经过积极的心态,找到人生的目标还是能够调整过来的,只是不要沉陷太久。

关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世界当中而不是内心的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不要为了曾经过去的事情而觉得没有意义“曾经存在”是最为确定的一种存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这样,每个人生命的任务就是特定的,完成这些任务的机会也是特定的。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的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九):普通人如何体会生死经历

生活环境塑造人,平凡的生活环境塑造平凡的人,严酷的生活环境塑造适应能力强的人,让在严酷的环境中塑造了适应能力强的人回到平凡的生活环境中,他当然可以活的游刃有余,我们没有在严酷的环境中磨砺过,我们的心态只适用于普通的生活。

而我们想要既不用体验严酷的环境又活的游刃有余,那就读读这本书吧,事实上,多读那些描绘更严酷环境的故事都有这个功效,这是让你形成一种长久的认知失调,即你脑中的世界常常比现实更严酷,每次处理现实的事情都会有轻松的感觉。

死亡是家常便饭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书中的那几种状态也是历代饥荒战乱中屡见不鲜的,只不过古人没工夫写下来给后人看。

经历过集中营这种苦难的人,会全然失去愧疚心和敬畏感,做什么事都不觉得愧疚,对什么人也都不觉得要尊敬,和平年代的人堕个胎能愧疚一辈子,战争年代的人杀个人根本意识不到罪过,人的心态可塑性如此之大,但,你真的要主动去塑造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更自由一些吗?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读后感(十):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16岁的凌珊忽然抛开乖乖女的身份,沉迷于各种言情小说,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白马王子能突然出现,把她从这种无聊无意义的生活中拯救。

28岁的青子没精打采的起床,事业工作已经步入稳中有序的阶段。她不想结婚,因为她想不到要结婚的理由。可是她又觉得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没劲儿,她想不出为什么,反正她知道绝不是因为没结婚。

55岁的建业每天发呆的时间越来越多,他还没退休,但似乎已经步入了退休的生活。女儿生了孩子,他妻子去照顾,他留在老家的工作,他想怎么着也要拖到退休。但当他早出晚归,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唉,别想那么多,过一天算一天,洗洗睡吧!”这是老李常常安慰自己的话。

你是否也有一些困惑,一些不解,一些不甘?不想就这么活下去。无意义的人生,活着和死去有什么区别?如果你常常这样想,那么你很可能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参考答案。以下是我对此书的概括,如果可以请你一定要读全书!!!

知道为什么活着,便能生存。这是尼采的话,也是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书中重复提到的一句话。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不因这个人是否有好的工作,或者好的头衔才有生命的意义,他认为存在无条件的意义。

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无意义感像感冒病毒,可能侵袭每个人的心灵。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弗兰克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故事要从他集中营的生活说起。

他做为普通囚徒在集中营的生活很艰难,他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仅仅因为医生身份没有被毒死,虽然在集中营的绝大部分时间他并没有做医生相关的事。他在里面的生活,光是看描述都让很多人难以忍受。而他在那样人间地狱里活了三年多。集中营里处处弥漫着死亡,谁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秒会被关进毒气室,或者感染,或者饿死,或者被心情不好的看守打死……

要在集中营里活下去需要勇气,而勇气一旦失去就很难找回。很多人就是在勇气失去后很快自杀了。当看到某个人5点起来不去上工,怎么喊都不去干活,拿出平时舍不得抽的烟点燃,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活不过48小时了。

支撑弗兰克的勇气是他的家人,是他未发表的手稿。

在书里残酷的叙述中,你也能发现些许美好的画面,愉快的笑声:夕阳西下,壮丽的美景;想念爱人的美好;囚徒们的苦衷作乐、吟诗、自嘲等。

在这少许的美好下对比出集中营里的凄惨。集中营把人性剥裂的很鲜明,人与人的差异变得更大。并不像弗洛伊德认为的:“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人的差别会消失,大家都会变成相同的表情,只有饥饿的表情。”反而让虚伪者的伪装撕开,让圣人的光芒没法掩饰。

集中营这样的事件是少有的人为苦难,弗兰克挺了过去,有运气成分,更重要的是他坚强意志的作用。因为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依然有选择的自由,他可以选择怎么去面对苦难。这也是他在书中表达的,不管境遇如何,你都仍有选择。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弗兰克在集中营的经历,而我认为弗兰克人生的整个经历也是相当让人敬佩的。

他熬过集中营的炼狱生活,出去后发现父母死了,妻子死了,兄弟死了……

后来他又有了爱人,结了婚,依然留在充满回忆的维也纳,这都需要勇气,需要对生命的热爱。他常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弗兰克67岁考到了飞行员驾照,80岁仍能攀登阿尔卑斯山,还到世界各地演讲推广意义疗法。他活了92岁。

可以说,弗兰克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活出生命的意义,他清楚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拥有一份无法代替的意义。当你清楚自己生命的意义之后,便会明白自己为了什么活着,那你就知道“如何”活下去。如果凌珊、青子、建业能看到自己那份无可替代的意义,相信他们会活的更精彩。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遇见过很多想要自杀,甚至多次实施过自杀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或者找不到活着的理由。一想到自己存在与不存在这个世界都没有任何差别的时候,他们会崩溃掉。

有些人为了故意留下自己的痕迹,会活得太过于用力。就像那些在旅游景点写下XX到此一游那般。这种文字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有含义的,而对于陌生人来说就不雅了。

弗兰克也讲到生命的短暂性,人生命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而这短暂也是最好的提醒,让我们知道要好好活在当下。要想方设法让意义实现,因为一旦我们利用某个机会实现了意义,它就安全了,它就永存在历史上。历史会永存。

弗兰克认为人的价值与这个人一直同在。而世俗社会的标准认为:没有用了就没有价值了。这是很多人错误的等同,认为没用和没价值是一样的,没用和生活没意义是一样的。如果只认为有用才有价值,那和集中营的模式有什么区别?在集中营里没用的人会很快被送进毒气室洗澡。

人类存在于自然界,需要遵守自然法则:顺其自然。

弗兰克在书中多次提到顺其自然。他出版了很多书,却没想到这本本来他想匿名出版的书收获了极大的成功。他多次叮嘱学生们,成功和幸福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产物,可遇不可求。 而在现代社会太多人渴望成功,有时候太用力,反而会像沙子那样从指尖流掉。一切随心而走,并想办法去实现它,很多年之后,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台词: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而来。寻找生命的意义也需要顺其自然。

弗兰克在书里提到的三个途径寻找生命的意义:

第一、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这一种意义很明显,弗兰克没有多说。

第二、从爱中找到意义。这里的爱的意义是指:深爱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去看到TA的本质,去看到TA潜在的力量,使TA发挥自己的潜能。按照弗兰克这样的思路理解:那么相爱的最高境界便是成就彼此。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即便当事人身在绝境,也能把个人悲剧转化为胜利。当人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不仅会感到幸福,还能提高抗挫力,应对磨难的能力。

但没有人向往苦难!而这也是弗兰克坚持的,他认为尽管痛苦悲剧可以帮助当事人找寻到意义,但这都是在苦难没法避免的情况下。当苦难可以避免的时候,那么消除苦难的原因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故意去承受不必要的苦难就是自虐!

希望大家能挤时间认真读读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像之前有些网友说看看我写的总结归纳就好。我想说:这些归纳都是简化版的,是以我个人的角度去看,而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绝对不一样。

编辑推荐:

  • 李亚鹏 | 你给的爱,菲我所愿
  • 离婚5年后,李亚鹏上了《鲁豫有约一日行》,敞开心扉谈及婚姻。 他说在王菲提出离婚后,纠结痛苦了七八个月,最后终于释然了,同意离婚。 婚姻破碎的李亚鹏认为自己做人很失败...
  • 画出你的答案: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 《画出你的答案: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是一本由暖乎乎 著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4页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
  • 最新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小说书摘大全
  • 1、他什么都不说,但表情和距离感足以使对方明白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青山七惠 2、即使现在对藤田的感觉和其他男孩子有多么不一样,但从这种难以自拔的状态中不知不觉恢复过...
  • 成熟的代价是没有放不下的事情
  • 成熟的代价是没有放不下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身材,对于肉食性的动物,都特别有感觉。 其中,对于熊,有着特别的感觉。还在求学时,往返纽约与台北,每次,都需要在阿拉斯...
  • 蒙曼:在生活的苟且里,为自己留存一分诗意
  • 世界上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让人怦然心动,比如: 晨起鸟鸣,夜半钟声 陌上花开,杨柳依依 晓风残月,紫陌听雪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月上柳梢,人约黄昏 夏天来了,闭上眼睛,你...
  • 她喝了一个月的醋,竟变成了这样,闺蜜都不认
  • 醋是我们最熟悉的调味料之一, 没想到加上一物, 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常吃常用醋的女人有多好, 你看了就知道! 这么做的女人,更漂亮 ▼ 醋+蜂蜜:身材更苗条 白醋有燃脂的...
上一篇新闻

一周文化讲座│足球地理之大国·大城·大足球

下一篇新闻

张勇要“退休”,终于知道海底捞服务员为什么永远热情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