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 星期一

在“超级中学”影响下,寒门学子何去何从

aad9beb4fbb59fb314237e39e9444ec9.gif

不久前,衡水中学被浙江教育部门主事官员叫板,引来社会不少关注。双方各有其支持者,各持“超级中学是寒门弟子出路”和“素质教育”大旗,互相攻伐,好不热闹。

但是,双方似乎忘记了,各自标榜的“超级中学”和“素质教育”,本来就是同一种缺乏公正性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所衍生出的果实。

578bd7974bdb173fd3d694eff2e1400b.jpeg

只是因为各地的经济、人文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同,才呈现出各自的面目。如果说,要通过在这两者间择一而达到初、中等教育的公平合理,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由于重点中学制度明显违反了教育公正原则,在九十年代被废除,但其实从未消失。除了文革时期,这一制度始终以不同形式存在和发展。

比如改换名目成了“国家示范性高中”“星级学校”“实验学校”,或者用着国家的资源开“假民办”中学。如黄冈中学、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

5842ebfcc497206e94d4598e884d3009.jpeg

久而久之,就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超级中学”。制造“超级中学”,既能够保证教育政策得到满意的实施效果,也就是升“应试教育”的升学率。

当然,这也符合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的利益观念,“上下同好,其必甚焉”。

因为,在国内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就必须进入更好的大学;要想进入精英大学享受优质的教育,就必须有较好的“应试教育”的成绩。

dbdf14842ec3ac4d7f8f89c8feddb015.jpeg

然而,不管是保送、A-LEVEL、IB还是高考。其主要因素均取决于中学教育的质量——“应试教育”的成绩!

但现实的状况是,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了“超级中学”。那么,进入“超级中学”就成为考上好大学必须把握的关键。

在这一套逻辑的层层递进下,以应试成绩作为筛选方式,这是所谓“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通之处。

b4100cc6e2320a8a116a887be2eb4932.jpeg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人造的中国特色概念。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刚开始产生时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无论是科学层面还是政策层面。

它被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变成了一个大篓子,一个教育理想的乌托邦,什么好词都往里面扔。

然而,没有人能说得清何谓“素质”,但这个词往往是针对高等教育,而素质教育针对的则是基础教育,完全不一样。

0f8290e204cdec319b3ce54fac772b2b.jpeg

因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定义可疑。因此,才会在实操中被一点点扭曲为才艺、体能或竞赛教育。

所谓的“素质教育”,在高考的标尺中,也仍然是以证书、比赛成绩转换为分数“硬通货”的应试教育。

这就是俗说的“当面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背后老老实实搞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事实上是教育资源投入的密度之争。

5842ebfcc497206e94d4598e884d3009.jpeg

投入教育资源更密集的“素质教育”,它根本不屑把自己和那个需要学生大幅度投入时间乃至身心健康的“超级中学”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比较。

从这点来说,“超级中学”确实要比“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学要公平一些。

至少,它在某种范围内以大剌剌的姿态明摊出应试这张牌,而不是将教育资源不成比例的投放,还美其名曰“素质教育”。

b3d48e8cecd49f9988bbc28e4a5bc128.jpeg

但是,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中,教育的公平问题被付诸厥如了。事实上,与超级中心关联的重点中学,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阶层能否流动的关键。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后30年来,重点中学里高中生的家庭背景已经变化很大了。工人子女的比例从30年前的37.3%急剧下降为2008年的3.3%。

父母是政府和企业管理者的学生数量从则一直递增,企业管理者背景的子女取代工人阶层子女,从1978年的7.8%跃居43%。

ec301d93f12afd94730f96b7b11066f7.jpeg

贫寒子弟在这样的重点中学里,能有多少位置呢?事实非常的残酷。优质的中学主要被布局在市区,精英学校里的学生来源,也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学者杨东平前后对10个城市40所普通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重点中学里集中了更多的城市中上阶层的学生,而农村和低阶层的学生则聚集在非重点中学里。

免费的“义务教育”正在慢慢变成了一句空话——穷人家的孩子在这样的等级分配中,常常只能接受“免费”但是最为糟糕低劣的教育。

d61eac454a87ba7668c2e1a2e38e455b.jpeg

他们还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先输掉了未来,这样的义务教育,又有什么意义?

然而,“择校热”和“择校费”,早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产生了,这种择校行为并不是家长们的诉求,而是“重点”和“非重点”之间的巨大差距倒逼出来的。

因为重点学校制度的产生,本质上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体制,来人为的进行教育资源分配。

3c5920a23fdbd36b8ec7f10071d83321.jpeg

但这一分配最终造成了结构性的倾斜和不公,即使早已经失去了政策的合理性,却由于制度的惯性和各种利益的牵扯而仍然存在。

一旦划分好了重点和非重点,哪怕这已经是一个完成了历史使命、失去了政策合理性的制度划分,也很难停止和改变,最后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和阶层固化。

公立学校本应是国家提供给大众最基础教育的地方,强调的首先应该是公平和均衡,而不是绩效——“只抓最顶尖的那批学生”。

2aeea6b777315fff1630a0f47c48e0da.jpeg

对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的批评,似乎被错误理解为一种对军事化管理下“应试教育”模式的抨击。

有论者认为这种“超级中学”的应试模式,虽然看似严酷,却是维持底层学生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不多的公平而有效的手段。

在我国的整个初级、中级教育中,以“素质教育”为表象的大城市”重点中学“,以及以“应试教育”为口号的“超级中学”,都是公立教育体制内的资源吸食者。

2b4e40593067429c456d4a0f5730fbba.jpeg

“超级中学”和”重点中学“的产生,说到底,是政策干预人为造成的。曾经是“鲤鱼跃龙门”“读书改变命运”,如今是“寒门难出贵子”。

因此,批评“超级中学”搞应试教育,以及衡水、毛坦厂中学这种非发达地区的“超级中学”,是完全偏离了真正的问题关键的。

新加坡留学-在线咨询

长按下方二维码

联系意腾教育顾问

???

d5e7825bd4d80e1e2c892120ff0acc17.jpeg

上一篇新闻

一周的疲惫,你需要狮城的美味来慰藉!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新护照来了,采用史上最强防伪技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