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 星期三

未感受气候变化带来压力 本地企业没积极采取应对行动

与区域和国际其他企业相比,本地企业在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仍有所保留,部分原因是企业还没感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社会与经济压力。

隶属国家发展部的宜居城市研发中心与城市土地学会昨天共同发表新书,就如何发动个人和企业与政府共同加强本地气候韧性提出建议。

书中引用2019年的气候变化公众感知调查,表示84.8%受访本地民众深信气候变化已在发生,但只有48.3%知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民众与私营企业过于信任和依赖由政府牵头,做出气候行动。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业者表示,尽管意识到要从基础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本地气候韧性,但部分企业由于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不足,使他们无法采取应变措施。

有些企业尽管愿意在项目设计之初就纳入气候考量,但担心这会增加前期适应成本,以致于不敌竞争的同行。以房地产业为例,气候设计会增加发展商的资金、人力和时间等成本。

新书列举五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经验

新书《建立全球城市的气候适应力:建立合作生态系统的10条原则》建议,政府要引入“双信封”等机制,确保有意识采用气候友好做法的企业在竞标时不会处于劣势。当行业巨头与政府作出示范,小型企业便会效仿。

政府也可以和企业紧密合作,针对响应气候的创新设立监管沙盒,提高消费者对环境的期望来改变市场需求和行业规范。

新书列举新加坡、香港、迈阿密、纽约和鹿特丹五个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经验,并分析后四个城市因为经历了气候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使它们开始积极参与气候行动。

“有关气候变化的担忧只是在最近才进入新加坡金融服务业的意识。这解释了政府最近为巩固新加坡新兴的绿色金融市场所做的努力。”

其他的建议也包括由环境团体与有志青年通过宣传提高民众的气候知识素养、宣扬应对气候挑战的紧迫性,以及政府、学术界和资源丰富的企业分享有关气候的数据和信息,刺激民众由被动转为主动。

上一篇新闻

我国新增四社区病例 境外输入26起

下一篇新闻

幼教师车祸脑死捐器官 触动社会心弦慰问沓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