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国人,新加坡人在美国人眼中竟然是这样
新加坡眼按: 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概念是相对的。你在家乡是本地人,到了外地,就是外来者。当新加坡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时,一个新加坡女孩对“本地人”讲述了她在美国做“外国人”的经历和体验。引起了许多人的深思。
最近,就有一位本地艺人温淑安,制作了一段长约4分半的微电影,分享她自己对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迷思和畅想。
就是她,今年30岁的温淑安,活跃于本地英文剧场,也曾参演过电视剧《马可波罗》。
她在一群朋友协助下制作的影片《Here I AM…》(我在这里),初衷就是想打破新加坡人对居住在本地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影片上载到网络不到一天,就吸引了近26万人点阅,6万人转发。大家都觉得非常动人,毕竟女主说得很实在—-人的观念很有趣。我们所认知的自己,与别人所认定的自己可能完全不相同;其实我们人在哪里,显然也会影响到认知。
可不是嘛!古语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申一下,跳出去看回头望,或许就会有很不相同的观感。
温淑安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这种“思想随着处境变”的感受
在别人眼中的国际城市,新加坡长大的人们,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开始抱怨这个城市的拥挤,讨厌街道、巴士上的各种口音,以及那些在很多方面与我们不同的人……
某天因为厌倦,“逃去”美国,发现当地人对她的刻板印象是
想来我们通常不都是这样吗,看见不同种的白人或者黑人,有多少人会关心他到底来自哪里,想去了解他的文化?
终于有一天她去到中国寻根时,发现祖父母是从中国南来的新加坡,(如果他们算第一代移民的话,自己也就第三代而已),但是现在,一些本地人却告诉同样来新的一群人(只是因为他们来得晚了些),要他们回家。
她提到新加坡的两个邻国:泰国和印度
不少新加坡人喜欢到泰国旅游,却不是真心想去了解它,只是因为当地的花费便宜,而且还能够杀价,多少也就忽略了泰国富有的历史与文化。
至于印度,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或许只是劳工的家乡,(事实上它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和文化沉淀的地方,)只有在深入了解后才能发现它的奥妙。
在兜兜转转看了世界很多地方后,回到新加坡的温淑安坦言:对居住在本地的外国人,有了一些观感上的改变。虽然大格局依旧—-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和人,彼此之间多少都会存在刻板印象—-她开始自觉认识到:不应该排斥生活在本地的外国人。
最爱她在影片最后的感性独白:地铁里那些有着陌生面孔的人,是远离家乡的旅者。我们只是通过搞笑的模仿和表面的照片来认识他们的家乡,其实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他们想在本地生活,建立家园,而我们却把他们当成占据空间的物体。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国人,或是来自外国,在我国奋斗的民众,都是一样的。
一起来看视频
顺便看看网友们的精彩评论~~
“超喜欢这个短片!真的感动到我了,还带给我们了一个事实:他们不是完全的路人,我们也不是完全的新加坡公民。”
“很精彩的独白。只有你走出自己的家园,去看看别人家乡的文化时,你才会开始欣赏别人,欣赏每个人的独特,性格,可能还会了解包容他们。”
“感谢作出这么棒的短片,简直说出我的心声~ 我们怎么看别人,别人也会怎么看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保卫我们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做好自己事。”
“我同样也去过很多国家旅游,得到了同样的观点。让我更加宽容,更能接受别人,更少去贬低我们国家的外国人。我希望,无论我走到哪里,也能被人接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让我和我马来朋友的一件事儿,他在咖啡店,跟我讲了关公的历史…我就在想,我又都知道些什么..”
“终于,有跟我三观一致的人了!”
“我们都是一样的,这一点没有疑问,但还是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我们的祖先冒着险,来到这片土地,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加坡。但这跟那些,在新加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高度,才来的新移民不一样,”
建议阅读链接
新加坡人当面斥责、嘲讽外籍劳工,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新加坡乘客说”滚回中国去”,巴士司机强忍怒火……一个在新加坡呆了8年,即将告别的外劳的爱与恨中国籍劳工在新加坡怎么就这么惨?帮你支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