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共用脚踏车计划,推行应审慎创新
共用脚踏车服务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衔接难题,使人们可以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自如转换,因而使通勤者更愿意乘用地铁和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新加坡而言,脚踏车共用计划有利于推动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并减少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因此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
▲陆交局发布的“自行车共享计划”
陆路交通管理局日前首次为裕廊湖区的脚踏车共用计划经营权招标,吸引了20多家企业的关注和13家企业的投标,足见本地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吸引力。但是在推行共用脚踏车服务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兼具审慎性和创新性。
首先,需要明确共享脚踏车计划的目标用户,并设计最合理的方案。笔者在2015年《公共行政评论》发表论文《公共服务创新的扩散: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计划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为游客与居民提供的共享脚踏车服务模式,可能是差异极大的。比如中国许多城市将其视为发展旅游产业的辅助工具,脚踏车只是方便游客使用,而不是服务于本地通勤者。这种用户导向可能影响共用脚踏车计划的推行,用户体验也不佳。
新加坡在开展共用脚踏车计划时,必须明确其服务对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即便是期望两者兼顾,也需要明确主次关系,避免后续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无法同服务需求相匹配。
▲共用自行车在新加坡的使用效果图
其次,新加坡的地域狭小,土地资源十分珍贵,所以需要审慎评估是否需要建设共用脚踏车停放站。即便是考虑兴建共用脚踏车停放站,也需要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特别是对已有组屋和地铁站停放设施的再利用。加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固定式的共用脚踏车项目,可能不如新型的灵活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以摩拜脚踏车(Mobike)、专注大学校园的“共享单车”(ofo)和“由你单车”(UniBike)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将地理定位服务(GPS)和智能手机结合起来,颠覆了共用脚踏车服务的商业模式。这些新型脚踏车共享计划都不需要建设固定停放站,而是可以借助GPS系统由使用者在路边随处停放。
▲摩拜一面世,就吸引不少好奇目光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使用者可以随走随停,不必兴建专门的停放站。但与此伴生的问题是,脚踏车乱停放问题凸显,需要加强对使用者的监管。就此而言,新加坡共用脚踏车计划需要在模式选择方面审慎决策,并因应最新科技发展趋势。
此外,在推动脚踏车共用服务时,不可避免需要考虑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完善。目前除了淡滨尼等少数区域,新加坡还没有完全推动脚踏车专用道计划,脚踏车与行人抢占道路的问题时有发生。更加严重的是,当道路面积有限时,脚踏车与机动车抢占道路,并使交通事故风险陡增。因此,在全面推展公共脚踏车计划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工作,使脚踏车的使用者得到安全保障。
▲骑士安全是重要考量
新加坡炎热多雨,脚踏车是否能够为通勤者提供便利,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为其雇员提供便利设施。例如,工作场所可以提供冲凉、更衣等配套服务,使骑行者可以从容使用脚踏车。此外,在不同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方面,仍然需要有所调整,特别是使易通卡或手机应用(APP)可以通用共享。例如,可以为使用巴士、地铁和共用脚踏车的通勤者提供车资折减或优惠计划,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共用脚踏车。
值得注意的是,陆交局除了在裕廊湖区试点共用脚踏车计划,还计划在滨海湾/市中心和淡滨尼/白沙这两个区域试点。这种小范围试点和逐步推行的政策实施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韧性。政策实验往往发生在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多级政府大国,目的是为了降低政策风险并推动政策学习、创新和扩散。
三个试点的路线图
笔者与合作者对新加坡政策实验的研究显示,新加坡虽然地方狭小,又是一级政府,但是却非常擅长试点和试验各类公共政策。政府通过局部地区和个别部门的小范围探索,可以避免大规模推广的潜在风险,并能够积累政策经验和培养人才。与过去主要基于技术考量和生存需要的政策试点不同,政府试点的政策越来越倾向于同民众平等协商,并强化政策学习、反馈和创新。
但是在共用脚踏车计划中,需要一定的用户基础作为支撑,并存在很强的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如果局限于某个区域试点,其真实价值可能很难充分发挥。特别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公共价值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平衡,避免私人运营者无法持续参与共用脚踏车计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