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 星期三

周凯莉:“剩女”羞辱,是这个时代的癞头疮

这是某一个时代的通病,当人们无法拥有深入了解魔幻现实的权利时,空气、八卦或者其他,和金钱一起,成为了永恒的话题。而对于独身女性的关注,甚至趋向于歧视的畸形压力,也往往成为媒体的焦点。

前一段时间,又有一个新闻横空出世。据某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第四次单身潮正在袭来,而“罪魁祸首”便是都市“剩女”群体的逐渐壮大。据资料显示,中国内地曾经出现过几次单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部《婚姻法》带来了全国的离婚潮;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为了返城纷纷离婚,引发了第二次单身潮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引发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第三次单身浪潮来临;到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

640

事实上,“剩女”现象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是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促使女性自主意识提高,及女性职业地位的相对提高所衍生的结果。“不会为了任何人结婚,也不会对结婚后的状态保持任何幻想。”这是我和周围的很多女朋友的共识。都市里的独身女性大多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具备成长性的工作,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应付席卷而来的生活压力,虽然常常觉得揾食艰难,但从未放弃过作为专业职场人士的努力和追求。

她们更趋向于弱化自己身为女性的性别属性,希望摒弃通过原始生殖能力获取社会价值的传统女性生活方式,当然她们也并非反对婚姻,并非完全同意女权先驱波伏娃关于“婚姻就是长期卖淫”的激进观点,而只是希望成长为以专业能力和职能技术便能赢得成功的独立个体,而并非仅仅是“女性”。

 

6402

当然,这一种努力是艰难的,不管是历史发展的原因,还是许多个体不约而同的选择,和多年前美国、日本相似的发展阶段一样,在现在和未来,有一大部分生于80后的女性,将成为中国这一代单身浪潮里的卷入者。但中国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家庭价值观念,却未曾跟上社会风尚发展的脚步,因而对这一代承担实验品后果的独身女性形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伴随着汹涌而来的“剩女”耻辱,并且间接导致其在职场上面临的天花板压力。

比如,作为一位非公众人物,多年来,我很少有必要在社交媒体上谈论自己的私人状态,但即便只是晒了一支口红、或者旅行风景照,或者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照片,大家便能好意或无意地和“孤单”、“剩女”或者其他想象结合在一起。是的,即使你工作努力、成绩突出,但如果你是单身,那么更多人对你的印象莫过于“个人生活的不成功”。我相信,很多和我同年代的同性,也遭遇过这样的评价和误解。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七姑八姨的关心,简直应接不暇,似乎当你选择了和这个世界逆向而行的生活方式,便活该承受长达整个青年时代的“催婚”魔咒。

之前,我读萧红的书,即使在民国时期那么多出色的女作家里,她的才气也堪称如牡蛎般闪闪发亮,然而她却在哀叹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中国近代史上的女性运动,剪断了裹脚布,穿上了高跟鞋,才使得今天的女性得以在职场和男性一起拼搏、工作的权利,获得相对平等的竞争地位,可以说,对于想走出家门闯一闯的女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了,所以当你拥有了自由,关于“剩女”的嘲笑和诅咒,又算得了什么。

6403

我的很多朋友,特别是女性,在美国、新加坡或者中国,他们大部分处于单身的状态,也是人们常常所关注或同情的“剩女”“剩男”,可是,天啊,他们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对于世界的认知又是如此深刻和理性,这反而是囿于厨房和孩子的中年男女所无暇顾及的盲点。所谓婚姻,除了合法身份得到法律庇佑之外,事实上,或许只是生命的一种体验,它意味着成熟、负责和宽容,但绝非是屈从于社会舆论压力的妥协,或者是隶属于工作以外的铁饭碗的生存方式。不要敏感于年龄,不要惶恐于性别,把自己视同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平等个体,这或许是在新一轮单身潮来临时独立女性们所要做的心理建设。

6404

上一篇新闻

全民狂追《蓝色大海的传说》,居然八出这么多大牌

下一篇新闻

狮城大雨,组屋电梯沦陷秒变水帘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