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新加坡经验:香港各界应尽弃前嫌谋求共识

香港特首选举日前由林郑月娥胜出,不出所料自由派舆论对此批评不断。

《联合早报》上也刊登了黄世泽先生的文章《林郑月娥上台后香港局势令人担忧》,文中批评林郑当选非为众望所归,并质疑其居留身份与政治能力。但黄先生可能忘记了,林郑的家人固然是英国籍,而黄先生力捧的曾俊华的家人也同样全部为美国籍。

640

▲林郑月娥以777票胜出特首选举

今年1月曾俊华就在访谈中表示,妻子与家中一儿一女都有美国籍,并且认为是否拥有美国籍,并不代表是爱国爱港的最主要条件。我倒并非是质疑曾俊华此点,而是觉得黄世泽在这一众人皆知的事情上,没必要持双重标准。

至于说到个人能力,则从过去执政实绩来看,林郑无疑更胜一筹。她在2007年至2012年间担任发展局长时,就一直民望高企,并且素以行事雷厉风行而著称,是有名的救火队长。只是在加入梁振英团队之后,客观而言,由于受梁的拖累而使其民望也受累下挫。我们可以说对林郑的反对,主要是对其政治立场,而非对其个人能力的质疑。

在这种情况之下,平心而论,如何防止香港在目前这种政治内斗之中继续沉沦,可能需要的正是这种务实能干的人选。而反观曾俊华,相较而言,则履历要逊色得多,然而他却被赋予了某种反建制的政治意味。试问今日的拥曾派,又有多少是以其实际治理能力为终极考量,而非为反北京而反林郑呢?

香港沦落到今天的局面,固然中国中央政府的不少做法都让人难以苟同,而且最近几年中国大陆自身也同样存在开倒车的现象,但作为香港各阶层也同样负有责任。即一方面,整个香港都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国快速崛起之后的自身定位问题,将很多本来非政治的问题都强烈地政治化了。

姑举一例,大陆人去香港抢购奶粉之事,本来就是一件纯粹的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应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比如课税(同时对港民进行补贴)等方法。港府却应对无策,致使香港居民将愤怒发泄到了买奶粉的大陆人身上,并由此进一步激化了两地之间的矛盾。这既不仁,没有包容众多大陆儿童实际奶粉需求的人道爱心;也不智,没有看到在这种贸业行为背后的巨大商业利益。

640(2)

▲香港民众抗议“奶粉荒”。

连大陆客前往香港旅游这种天下难找的好事,也会被嫌人数太多。如此等等,实在是不胜枚举,既让人惊诧莫名,也让人看到政治操弄对于民生的巨大影响。

在政改上泛民也远较过去激进,固然他们成功地狙击了“假普选”,但也就此堵住了循序渐进的政改之路。在政治活动之中,我们其实往往要注意防止这种政治激进主义所带来的不理性抉择,从而将整个社会都带入不妥协的政治死胡同之中。

过去泛民在与中央政府斗争之中,我不知道究竟获得了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除了使得其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互信进一步削弱之外,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更加不稳定的香港局面。这种共输的情况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大陆固然为此受伤,而受害更重的无疑是香港。

时至今日,在选举尘埃落定之后,已经到了各界都静下来思索之时;回味过去的苦涩隔阂,远没有对未来的实际建设更为重要。在获选后,林郑表示要竭尽所能“坚守香港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精神是什么呢?用林郑自己的话就是“香港社会多元、不同的意见经常存在,多元包容、新闻和言论自由、尊重人权等价值,以及经过很多代人努力确立下来的司法制度、法治精神及廉洁操守”。

坚守这些宝贵的香港精神,就将是林郑与其他所有香港人的共同诉求。并且无论如何,林郑作为一位受中央政府信任之人,起码在沟通之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林郑在当选后,也明确表示看到了香港当今的社会割裂局面,并将为之修复而做出努力。如果能够在实质上,比如政府官员任命、加强与泛民的意见沟通与交流,对中产阶层的政治诉求多作倾听并及时反馈等,都将是修补社会裂痕的具体表现。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香港的民生问题也同样突出,高企的房价、经济的停滞不前、产业的空心化、中下层民生的艰辛等,都将是决定林郑政治前途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位曾经执掌香港政务多年的有经验的行政长官,各界同样希望林郑能够以工作的实绩,来清除附着在她身上过浓的政治色彩。

640(3)

 

▲香港的民生、房价、经济课题,还待新行政长官来面对。

最近在马来西亚访问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演讲时表示:“去蒋化没有办法解决台湾的问题。容忍是基础,大家有不同过去,应该问自己要不要走向同样的未来,现在大家只看到彼此的不同,却忽略我们有更多的相同。”香港亦然!去大陆化根本无法解决香港的问题,不能因为政治上的歧见,就忽略了还有一个更大的图景,那就是整个香港的未来发展。

(感谢作者纪赟授权新加坡眼发布,原文首发于新加坡《联合早报》)

上一篇新闻

准爸妈必看!我老婆狮城生娃流程全纪录,附真实账单

下一篇新闻

从马来西亚回新加坡的车上,我做了这么件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