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新加坡,咱真的叫不到普通德士了吗?
在新加坡,网约车越来越方便,但是另一方面,有人抱怨德士越来越难打到车。
在新加坡现在Grab和Uber打得难分难解,受影响最大的却是传统出租车市场。
新加坡有五家出租车公司:康福Comfort、城市City Cab、SMRT、Trans-Cab和捷达Premier Taxis,其中康福和城市同属于康福德高公司,它是本地最大的德士公司,市场覆盖量远超一半。
一位德士司机作为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人,发表了惊人的“预测”:
新加坡以后可能就剩下两个德士公司了!我们作为消费者岂不是更难打德士了?
那天我上班在路边站了10分钟,才坐上一辆City Cab。又不是用车高峰期,为什么德士这么少?
▲示意图
“司机都喝咖啡去咯!德士越来越不好驾,多几年,我也要去驾电召车了。市面上原本有28000辆德士,现在几乎不到2万辆了。”
“都是司机自己不想驾,主动交回车的?”
司机就此打开话匣子~“不是,陆交局根据每个德士公司的表现,会给Quota(配额)的。表现不达标,政府就不给你驾咯。所以和你说,以后可能就只有两个德士公司了,Grab和Uber。”
What!怎么可能?
“新加坡目前就5家德士公司嘛,Grab已经在谈要买SMRT了,要是它们谈成了,比较小的那两家,肯定是hold不住了,迟早会卖掉。”
“那不是还有你们(康福和城市)?”
“对,我们是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旗下的,它也投资了Grab,以后总不会自相残杀吧,迟早会并到一起做大的。那你看,不就是两家咯,Grab和Uber!”
为何普通德士拼不过?
“大概在3、4年前,驾德士还是比较好赚的。那时虽然Peak Hour(高峰期)的收费,高达35%,但是很多人很喜欢坐的。”
印象中,以前的Peak Hour,分别是上午6:00-9:30,和下午的6:00-9:30
“后来Peak Hour规定收费改了咯,很多人以为是起价了,就不要坐了。”
当时的改动是,一方面Peak Hour的附加收费,从之前的35%降至25%;另一方面,Peak Hour的长度,则比以前更长。
我对此就有深刻体会。因为买了些东西,晚上10点多打了个德士,也就2公里左右的路程,居然账单显示7.38,真心没料到要那么贵。仔细一看惊呆了:都10点多了还高峰?
不甘心去查了下,两家德士公司的晚上Peak Hour,都是从傍晚6点直到半夜!
▲康福德高
▲Trans-cab
当下感觉:好吧德士公司,你赢了!难怪那么多人都奔去打Uber和Grab了。
“后来,等他们明白并不是变相提价的时候,生意就又有回来,可是Uber(和Grab)进来,我们就完蛋了咯!”
“现在电召车都不是1万1万,而是一窝蜂进来的,各种Voucher优惠促销,传统德士怎么吃得消?一下子就减少了许多。”
这点很明显呀,联合早报前不久还出过社论~
也就是说,如果德士公司继续现在的运营思路,不更改高峰时间的规定,而来自于私召车(共享出租)的压力越发增加,很有可能,德士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未来站在路边,很有可能真的叫不到一辆车!
短短10分钟不到车程,听得我一身冷汗。下车后还在想,虽然前段时间Uber是非不断,什么创始人CEO辞职、又是车子可能会自燃,但如果Uber真的顶不住退出市场,一家独大的话,那以后的我们,或许真不能愉快搭德士了?!
就在今年4月,在滴滴、软银加持下进入“买买买”模式的Grab,传出了消息要收购SMRT的德士业务。这家的出租车队,是新加坡第三大。
如果这宗生意谈成了,普通德士的车队或许会进一步缩小。而且~此前Grab、Uber这类私召车的最大限制,就是它们没办法即召即停,在路边接客。毫无疑问,这是传统德士的最大优势。
为了应对这个劣势,Grab已经出了新的功能,把打车的过程“数码化”,让乘客先打到车,然后才启动应用程序呼叫同一辆车,用来绕过条规的限制。
目前Grab在私召车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高达95%。而在中国市场上,吞并Uber、成为“巨无霸”的滴滴,已经被不少乘客抱怨提价、服务差,却没有其他选择。
▲新浪网上关于滴滴的抱怨
毫无疑问,“一家独大”的结果,并不是我们这样想要偶尔享受优惠、也图坐德士便利的普通乘客想要看到的。
最新消息是,Uber和传统德士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合作。就在8月23日(昨天),康福德高和Uber宣布展开讨论,探讨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共有1万5000多辆德士、空置率在5%以上的康福德高,是新加坡最大的德士公司。不像那名德士司机所说、选择与Grab“强强联手”,而是选择和近期被Grab频频打压的Uber合作,想必康福德高也是经过了一番考量。
如果它和Uber合作,那么可以减少空车率,也可以加强Uber的影响力,应该属于双赢的结局。
▲康福德高出租的停车场
看到这个消息,我终于可以稍稍放心了!传统德士和Uber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合作,让德士市场保持“百花齐放”的状况,同时又各家竞争,才会让我们这样的乘客,不至于被捏在一家公司手上。
(作者:小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