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Airbnb和Uber们,共享经济颠覆容易建设难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编者按该文章作者是某大型企业亚太区总裁,来看看在新加坡总裁的眼里,共享经济要做到人人能用,还需要做些什么?

美国加州旧金山可称为当今最火热的“共享经济”起源地,Airbnb(空中住宿)与Uber(优步)先后于2008年及2009年在此设立总部,开启了颠覆传统经济的神奇旅程。

随着2013年3月权威媒体《经济学人》正式为“共享经济”(The Sharing Economy)加冕,共享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席卷全球,成为了创业及投资界的新宠。

但近期,共享经济却遭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Airbnb及其他共享住宿平台,至今经营仍然处于政府监管的灰色地带;Uber因为负面消息频传及总裁离职,公司估值从高峰期的680亿美元下跌到约500亿美元;而在中国都市随处可见的共享脚踏车,除了无序乱停的负面观感,也陆续有数家小型业者清盘倒闭。可以说,进入2017年,共享经济来到了一个发展的重要节点,那就是如何从前期的破局,进入到中后期的立势。

过去十年,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新科技层出不穷,商业模式创新不断,电子商务、无现金支付、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新经济形态,正深刻地影响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全球新经济的首10强与传统经济的首10强已经可以并肩而立,总市值都在约3万亿美元,但相比传统经济首10强公司的平均成立时间130年,新经济公司仅仅是22年。

由新科技所引领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势不可挡,并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国政府也乐于在可承受的社会成本范围内,从政策上扶持新经济企业,让新商业模式有试错空间。 共享经济公司的发展前期,就是以“传统经济颠覆者”的形象开疆辟土,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在资本及热钱的追捧下成为了市值高企的独角兽。但正如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凡事有“破”必有“立”。

共享经济公司在发展初期,享受了资本及政策加持的红利之后,从现在开始必须更多地展现出自身的建设性。共享经济企业要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赢家,就必须有健康且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同时有对社会及公益的责任承担。

共享经济起源于“平台通过对拥有者闲置资源与使用者短期需求的匹配,从而实现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一理想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商业场景“顺风车”进行描述:一位私家车主在从住家到公司的上班途中,通过共享出行平台搭载了一位乘客。

私家车主因为顺路,不介意乘客支付的低价车资;乘客在享受到出租车同等服务的同时也节省了出行成本;共享平台则因为匹配供需两端的服务而获得佣金回报,而社会也因为车辆资源更合理分配的绿色出行方案而受益。

但是,个体资源拥有者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通过足够的市场份额来培养使用者的消费习惯,使得以上理想概念,并不足以支持共享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壮大。因此共享经济公司不得不兼负起了资源拥有者及平台匹配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大量购买或生产相关产品及服务而形成规模效益,同时通过互联网科技及云端大数据的高效搜索及配置,向消费者出售或出租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临时使用权,以获得最大回报。在此阶段,共享住宿公司也是最大的房东,共享出行公司也是最大的租车行。

中国电商巨子马云提出,从2017年起放弃“电子商务”这一说法,而是将其融入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与新能源”的五个新经济驱动引擎中。以此为启示,共享经济何尝不可以在立势的发展阶段,以“新租赁”这一名称来为自己的经济模式正名?

从长期及宏观的角度分析,建立在共享经济概念上的新租赁,在完成对相关产业领域产品及服务标准的更新与升级后,消费者将能够更快捷方便并以更低成本,实现在特定时间段的“租购同权”。

同时,在社会责任及公益层面,新租赁企业也可以通过在大数据平台上的租赁信用记录库及资料共享,与相关政府部门配合共同建立起租用者奖罚机制,重塑更和谐更有序的社区环境。颠覆容易建设难,共享经济业者仍然任重道远。

感谢作者杨瀚森,微信号:瀚森专栏(WeChat ID:HansonSingapore)授权新加坡眼发表。

相关链接:

 新加坡下一任总统会出现“黑天鹅”吗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中元节首日鬼戏:睡衣女夜跪街头拦车便磕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国大医院拒绝癌症老人救命治疗?NO!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