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关于新加坡:既然同文同种,为什么你们不同意

新加坡人到底说什么语言?他们真的“反华又亲西方”?

近期,一个中文演讲视频在国内媒体流传开了。

演讲者是一位满头白发却思路清晰、长得跟普通中国人一个样,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人。但仔细听,会发现他的语言表达和现代中国人不完全一样,说不清他的“普通话”是哪里的口音。

这位演讲者就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该国国庆群众大会上,他用中文发表了一段长达35分钟的演讲,其中表达了“美国必须容纳一个强大的中国”、“阻止中国崛起是不可能的”等为中国“站台”的观点,让这段视频在媒体端获得了可观的传播。

不过,视频中的一些弹幕和评论也着实反映出国人对这个“最熟悉的陌生国”在认知上的一些偏差。

“这人中文原来那么好”、“新加坡是反华先锋,不能信”、“傍美国去吧,别来跪舔”……

大致看来,国人对新加坡最主要的两个疑惑就是语言和“反华”。

李显龙2019年新加坡国庆演讲,截图来源:bilibili

那么新加坡人到底说什么语言?他们真的“反华又亲西方”?

1

国人关于新加坡的语言问题,主要有两种误解,分别代表两个极端:

其一,认为新加坡人都是“香蕉人”,是典型的只会说英语的华人,基本上不会中文了;

其二,认为新加坡是典型的华人国家及除中国之外唯一华人占多数的国家,他们会说中文太正常了。

这两个观点均有合理的地方,但都有些片面。

不妨先从常识来推断。李显龙视频中所说的中文绝对是母语水平,而台下的观众也得听得懂,才可能有现场交流和互动。再看来自新加坡的明星,孙燕姿、林俊杰等都是中英双母语。所以直观推测即可知,新加坡人绝对不至于“不会说中文”。

然而,新加坡人的中文平均水平确实又不那么高。如果接触过新加坡人或去当地旅过游,就会发现和新加坡人说中文,简单话题还可以,但随着对话内容的深入,就会出现中英夹杂、找不到词儿等状况,不少人的中文水平立刻捉襟见肘。

新加坡到底有多少人使用中文普通话(新加坡称之为“华语”)?

据2015年新加坡统计局的家庭调查报告,5岁以上的新加坡居民在家庭中最常使用的语言里,华语排名第二,有34.9%的使用者,略低于英语在家庭中的使用比例36.9%。而在家庭中使用汉语方言的人数为12.2%(主要是闽南话、潮汕话、粤语、客家话和海南话)。

新加坡5岁以上居民家庭语言使用情况,来源: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2015

华语和汉语方言使用人口占比之和为47.1%。也就是说,在总人口561.2万的新加坡,约有264.3万人的家庭母语为中文。

虽然汉语在新加坡人口中使用人数仍接近一半,但可以看到2015年华语和汉语方言的使用比例较2010年分别下降0.7和2.1个百分点,英语使用人口则上升了4.6个百分点。

再单独考察新加坡华人社群。

2015年,当地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3%,其中有46.1%人家庭母语为华语,16.1%用汉语方言,37.4%用英语。同样很容易发现,在家中使用汉语的新加坡华人比例有所下降,使用英语的华人家庭则增长了5个百分点。汉语方言使用者的减少,主要是因为老一代新加坡华人逐渐离世及此前的政策打压。

新加坡5岁以上华人家庭语言使用情况,来源: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2015

从下图交叉对比的表格能更清楚地发现,新加坡华人越年轻,其使用英语的比例也就越高,使用华语和汉语方言的比例逐步下降。在可预见的将来,新加坡华人以英语为家庭母语的比例将越来越高。

新加坡5岁以上华人居民家庭语言分组交叉表,来源: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2015

虽然在大家印象中新加坡是“华人国家”,但新加坡华人确实不见得天生就会中文。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当地华人会说中文,但在强势语言英语的攻势之下,未来当地华人的汉语水平确实不乐观。

2

自1965年被马来西亚联邦“赶出来”之后,新加坡独立建国。

由于地理位置和马来文化渊源,新加坡定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则为华人、马来人和印度裔等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而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李光耀为了族群关系和谐,没有以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为新加坡通用语,而采用各族群都能懂且相对“中立”的英语为通用语,以缓和民族关系。

但由于建国后的种种原因,李光耀长期实施打压华校和华语教育的政策,新加坡华人的中文水平出现了显著下滑。

到了1979年,发现势头不对的李光耀开始采取补救措施,在新加坡的华人社群中推动“讲华语运动”。该运动首先是要扭转新加坡华人因各自不同祖籍地方言的巨大差异,而造成相互沟通困难的情况,改用华语(汉语普通话)作为沟通语言。另一方面,出于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等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讲华语运动”也能保留新加坡华人和大中华地区的文化纽带。

李光耀在“讲华语运动”的讲话(图片来源:“讲华语运动”官网)

“讲华语运动”每年都更新宣传攻势,经常通过一些有趣的宣传语和有创意的宣传片,来鼓励当地华人说华语。有一年的宣传片,就是一位白人小女孩说着一口流利的华语,让不少华人汗颜,以此刺激那些华语较差的新加坡华人。

“讲华语运动”宣传语,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然而经过了40年的推广,“讲华语运动”效果怎样呢?不敢恭维。

虽然目前新加坡使用汉语方言的人数大减,完成了“讲华语运动”的第一个目标,但如前文数据所示,年轻一代华人使用英语的比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并没有转而使用华语。40年下来,新加坡华人使用华语和汉语方言的人数双双下降。

目前,大部分新加坡人虽然会两种语言(英语和自己本族母语),但各语言使用的流利程度却大不相同。英语不但成为本地最强势的工作、生活语言和族群间通用语,未来还可能取代各族母语,成为新加坡事实上的国语。

在新加坡的华族社群里,虽然华裔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上10到12年华语课,但相对于英语应用能力,年轻华人的华语多数只停留在听说层面,读写能力正不断退化。

造成“华语越推广,使用者越少”的原因有许多。

首先,新加坡的职场中,英语是唯一强势语言,华语说得好带来的现实好处并不明显;

第二,汉语和英语差异巨大,从小学习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放弃其中一种。

第三,当年李光耀推广华语、打压方言的政策过于武断。新加坡华人的母语均为福建和广东方言,几乎没有人以汉语北方官话为母语。

在一个本就没有华语语言环境的地方推广华语,难度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多数新加坡人最熟练的语言是英语。该国是亚洲各国中英语水平最高的国家,在历年托福考试中,新加坡考生的平均分一直位列亚洲第一。

2016年亚洲国家与地区托福平均分,图片来源:小站教育

但也要看到,新加坡目前仍有超六成的华人(264万人)以华语和汉语方言为家庭母语,因此碰到一个中文说得像李显龙一样溜的新加坡人,并不奇怪。

不过,如果你碰到的新加坡人越年轻,他的华语水平可能就越差。在可预见的将来,新加坡华人的华语水平或一代不如一代。

3

再看另一个国人对新加坡常见的“误会”:新加坡总给中国人一种“反华”的感觉。

在2019年新加坡国庆演讲中,李显龙在提及一些中国人对新加坡政策选择不理解时,说了这句话:“既然同文、同宗、同祖、同言、同语,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幽默的语言令在场观众不禁大笑。

不过,这也确实说出了许多中国人对新加坡产生困惑的心声。

新加坡的确经常拉着美国“平衡”中国。最常被拿来说事的,就是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新加坡专给中国添堵,且作为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却是东南亚各国中最晚跟中国建交的。

在安全问题上,新加坡“抱美国大腿”有主动选择的因素,也有一定的“无奈”。

作为小国,新加坡虽然军力足够抵挡周围任何邻国的入侵,但始终抵挡不住饱和军事打击。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引入强大的外力来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

纵观全世界,有哪些国家可以给新加坡提供安全保障?

要拉俄罗斯?一笑而过。

更不可能找我们,一是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让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保护;二是新加坡也不敢找我们,因为周围几个马来国家担心新加坡成为中国打入东南亚的“楔子”,找中国提供安全保护无异于自掘坟墓。

那么拥有全球军事能力、又有意愿为新加坡提供保护的国家,就只剩美国了。

美国战略界的一个共识,就是要控制海上交通枢纽。新加坡所处的马六甲海峡作为全球海上交通最重要的枢纽,也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最重要的着力点之一。

设想一下,老大开着战斗机到你家门口要罩着你,而你正好又需要保护,还有理由拒绝吗?

这就是新加坡在安全诉求上无限接近美国的原因,也就出现了此前新加坡多次在安全问题上和中国不对付的情形。

就东南亚国家中最迟与中国建交,并与中国“保持距离”这一问题来看,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当年新加坡建国时,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南亚蔓延。在意识形态上不认同该主义的李光耀,天生对新中国有种莫名的“恐惧”。加上1965年建国时面对周边国家的敌视,新加坡更要避免让邻国认为自己是中国插入东南亚的一根刺。所以李光耀在东南亚其它国家均与中国建交后,才与中国建交,以打消邻国疑虑。

另外,新加坡还会特别强调自己和中国的“区别与不同”,这也是他们构筑本国认同的一个重要方式。

当年新加坡建国时,我国的周总理也曾表示,东南亚华侨可以选择中国国籍,回到祖国效力;也可以不回国并融入所在国,效忠当地。

为了让留在当地的华侨真正成为“新加坡人”,在承认自己祖先来自中国的同时,也要构筑新加坡的国家认同。

因此,新加坡十分强调自己的华人国民有着和中国不一样的历史记忆,是与中国人不同的一群华人,也会刻意说自己是“多元种族的国家”,而非“华人国家”。毕竟,新加坡是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新加坡华人占当地总人口比例仅为74.3%,还有13.3%的马来人和9.1%的印度裔是无法忽视的第二和第三大族群。

在2019年新加坡国庆演讲中,李显龙也不忘强调中新两国的差异。他表示:

“除了中国之外,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这种同文同种的优势有助我们加强民间与文化上的交流。但是,在进行交流与合作时,我们要记住,我们还是新加坡人。我们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他还称:

“我们的立场是——依据原则办事,不受情感左右,不论对象是谁,无论在新加坡、北京或华盛顿,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必须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维持并解释我们的立场。”

不妨用一句话回答新加坡为何让人有“反华”的感觉——为了本国的现实利益。新加坡“反”的,其实是对新加坡国家利益造成影响的事情,只是这些事恰好和中国利益相违背罢了。

4

新加坡其实也没有那么“亲美”或“亲西方”。许多时候,新加坡不但不会“亲西方”,还会跟西方对着干。

《纽约时报》曾多次发文中伤李光耀是“独裁者”,后者不但嗤之以鼻,还将其告上法庭并要求该媒体登报公开道歉,最终该媒体也只能照做。

1994年,18岁美国青年麦克·菲因在新加坡破坏交通指示牌并在汽车上涂鸦,被判处鞭刑。该判决令美国舆论哗然,美方多次施压新加坡放人,案件也从治安事件变成外交事件。然而新加坡这个小国无视美国干涉,秉公执法,照样把犯法的美国人打得皮开肉绽。比起某些无节操跪舔西方的华人地区,新加坡真的好很多了。

再拿李显龙国庆演讲中所说的“美国必须容纳一个强大中国,阻止中国崛起是不可能的”来看,就知道他并不是一边倒地靠向美国。

他还多次公开表示“新加坡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足见其一直在实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

两年前,他在新加坡国庆演讲中还曾夸奖道:“上海菜贩都用移动支付,新加坡人去了像乡巴佬。”

李显龙2017年新加坡国庆演讲,截图来源:腾讯视频

除了李显龙,新加坡前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注意,他是印度裔新加坡人,从民族和血缘角度完全不用跟中国“亲近”)在美国某大学演讲时,曾大力赞扬中国复兴的伟大成就,并表示中国从未有过殖民历史,中国未来将取代美国的位置。此言一出,国内很多人笑称他是“战忽局海外分局局座”。

马凯硕在美国演讲,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此人也是印度裔)也曾舌战BBC记者,为一些以西方标准看待中国所产生偏见而“打抱不平”。

其实,新加坡高官们肯定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是新加坡另一个认同构建的表现——亚洲认同。

该认同主要基于东盟这一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来构建,大力宣扬“21世纪是亚洲世纪”、“世界中心回归亚洲”等理念。而新加坡作为东盟的主要牵头国和东西方经贸与文化的重要交汇点,打造亚洲认同对其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非得总结新加坡的外交战略,那么除了“安全靠美国”外,一定还有“经济靠中国”。中新两国的经济联系可谓深入毛孔。

以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新加坡几乎是直接参与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了。能这样深入参与中国城市建设的国家,恐怕除了新加坡也没几个了。

另一个数据也可以证实新加坡跟中国的经济关系有多紧密:2018年外商对华投资排名第一的国家不是美国、日韩和其它西欧国家,而是新加坡。

还有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忽略的细节:中国对两个国家免签,其中一个就是新加坡(另一个是日本)。

5

其实,一些国人对新加坡的“误解”首先是受情感立场的“蛊惑”,认为大家都是华人,就必须跟中国站在一起。某种程度上,这些国人把新加坡人当成了“准中国人”。其次,他们没有完全了解新加坡做出一些战略选择的背景和动机。

实际上,只要把新加坡当成一个普通的“外国”来看,不要因为大家的华人血缘而代入一些先入为主的“情感”,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所作所为。

要知道,作为一个与周边邻国在种族、文化、语言和宗教等各方面都天差地别的“城邦”,新加坡的战略安全环境比中国恶劣太多。一个不小心,这个国家就可能会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其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在不同国家间做出的一些取舍,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加坡也是最有意思、最值得中国研究的一个小国。新加坡没有房奴,城市街道异常干净,在国际上的能见度比任何小国都高,其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该国政府也特别廉洁高效……这些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烟草新法案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留学攻略:从小学到研究生,你选择哪个阶段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