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义专栏:再谈双语双文化
【义点义见】许振义
感谢作者在新加坡眼公众微信平台开设专栏。期待可以与大家分享更多作者的好文章。
“开元盛世”指的是哪一位皇帝在位的时期?
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指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
“You should learn to take criticism”中的“take”应该译为什么?
《资治通鉴》叙述了哪些时期的历史?
道南、爱同、崇福、南侨、光华五所福建会馆属校为双文化华文优选课程举办常年小四知识竞赛,我忝居评判之列。上面前两题是今年竞赛的其中两道选择题,后两题则是去年竞赛的题例。我一看,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小学生的比赛,而且还是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比赛。
福建会馆属校双文化华文优选课程单元包括中华文化、儿童文学、中英对比,以及由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负责培训口语训练。到了五年级,其中华文化课题和内容包括建筑、古代六艺及童玩、中国名山大川、唐诗宋词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策略的运用等等。到了六年级,文化课题和内容进一步扩大到百家争鸣、古代著名女性、器皿、用具与雕刻、象征等,从多个主要层面向同学们介绍中华文化,让他们掌握相当全面的基础认识。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对前面引述的竞赛题目虽不能弹无虚发,但也能从容应付,就不感意外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双文化课程的设计让同学们通过课堂学习、参加学习营、海外浸濡,以及各项文化活动,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逐步培养良好的品格。传统华校演变到今天,仍然对社会教化负着重大的义务。
到了中学及高中阶段,同学们还可以与中学及高中的双文化课程接轨,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前几天,我收到第六届中国通识研讨会所编辑的论文合集。义顺初级学院和通商中国联合主办中国通识研讨会,主题为“改变的中国与改变中的世界”,约500名本地中学生以及两组来自中国的高中生出席并发表论文,而后编辑成册。
论文集分中文、英文两个部分,讨论的都是中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课题,如:从“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看公共危机管理缺失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习李体制下城镇化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民族主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等等。
相比而言,在小学阶段双文化课程以软成分为主,如语言、文学、历史、民俗,到了中学和高中阶段,则以硬成分为主,如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这样的设计让同学们先打下基础知识的坚实基础并培养起兴趣,就更有利于学习高年级阶段比较深广的当代课题。
我在评判福建会馆属校双文化课程小四知识竞赛和翻阅中国通识研讨会论文集时,偶尔会产生幻觉,似乎我们的学生对双语双文化都掌握得很好。然则,残酷的现实往往把幻觉打击粉碎。双语双文化学生毕竟是极少数。不久前我参加一场以华语主持的学生活动,其中一个主持人虽是中文系高年级学生,但是说起华语来语码夹杂,而且多处用语不当,比如把一个双人武术格斗表演节目形容为“他们刚表演了殴打”。这不仅是个人的水平问题,当前华文华语水平之普遍低下已不容否认。
我的一些中国原籍第一代移民朋友的子女,只要是在本地长大并受教育的,虽有些孩子中文能力还不错,但也有不少与许多本地孩童一样,中文能力全面沦陷。本地环境之不利于母语学习,可见一斑。我们推行了30年的双语教育是否成功?七八十年代的华校生到社会上来,在英文工作环境中挣扎浮沉,最后毕竟练出了虽不强但还足以应付工作和生活使用的英语英文。在今天的环境下,一般来说,受了十年双语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到社会上,英文是没问题,但母语是否足以应付工作和生活使用?自己心里有数。
今天,母语确实比过去英校、华校泾渭分明的年代普及了,英语也提高了很多。从这个角度看,双语教育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从母语掌握能力这个方面来看,双语教育的贡献充其量只是普及了母语而已,而母语的普及是以其总体水平的严重下降为代价的。
亡羊补牢,政府近年来多次强调母语教育。教育部前几天推出首个为幼儿设计的母语学习框架,希望让幼儿从小就把母语视为生活用语,并对自身的母语和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兴趣。此举当然有助于母语教育的加强,这个措施是好的,但是孤掌难鸣。
年轻人母语能力差,既有制度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大环境不利于母语的学习和使用,家庭和童年成了保障母语学习的最后堡垒。对于孩童该先学母语,还是先学英语,还是直接双语齐学,意见纷扰。我最后还是从了“母语派”,一直只跟一岁女儿说华语。有一天我送她到一所早教中心上半天的试习课,老师从头到尾说的就是英语,给了我很强的震撼。我们这个社会几乎就是完全的英语环境,如果在家里还不用母语,孩童怎么可能好好掌握双语?
还是得坚持。
作者许振义是南洋嘉木商务咨询创始人,曾任新加坡驻中国商务领事,通商中国总经理,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事务处主任。目前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及新中两国商务、教育咨询。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