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义专栏:纵谈中国台湾新加坡政府公信力
【义点义见】/许振义
感谢作者在新加坡眼公众微信平台开设专栏。期待可以与大家分享更多作者的好文章。
尚达曼关于“政府必须维系人民对它的信任”的讲话紧随在本届国会休会之后,说明了执政党对这个课题的高度重视。换个角度看,反对党也同样得重视这个课题,因为公信力能决定政党的成败存亡。
3月下旬,台湾太阳花学运反服贸。台海彼岸也不闲着。3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千余人闹反芳烃(PX)项目游行。
新加坡是最早跟中国大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之一。政府认为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自由经贸合作十分重要,企业界和学术界对此高度认同,于是极力推动。新加坡恐怕是世界上签署最多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之一。
芳烃项目新加坡也有,而且还不小。最新一座芳烃厂今年上半年就要投产,年产80万吨芳烃和其他化工品。在中国,网上流传甚广,说芳烃厂得建在离城市100公里之外,以策安全。我不知此言虚实,不过以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尽管没有所谓的100公里安全距离,但芳烃厂的安全还是可以通过设计、预防、监控和应急预备来给予保障。化工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既然服贸约定和建设芳烃厂可以是有利经济民生的好事,为何要反对?
台北反服贸主要是因为不信任政府所说的服贸有利。茂名反芳烃则是不信任政府有意愿有能力保障生产安全。追根究底,就是政府的公信力问题。
《论语•颜渊》篇曰:“民无信不立。”看到台北和茂名两个案例,加上对我国2011年以来的一场大选、两场补选,以及一场总统选举的观察,就不难理解为何副总理尚达曼3月26日在行政官升职典礼辞职中要强调政府必须维系人民对它的信任。
总理李显龙早在去年8月表明,本届国会第一会期之后暂时休会,制定新议程和计划后,“再重新出发”。
尚达曼这段关于“政府必须维系人民对它的信任”的讲话紧随在本届国会休会之后,说明了执政党对这个课题的高度重视。换个角度看,反对党也同样得重视这个课题,因为公信力能决定政党的成败存亡。
在新常态下,人民关注的事务更多元甚至不相容,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抗更激烈,人们更愿意发声甚至急于发声,有时候虽然想法不够缜密,但嘴炮还是先开了再说。有点像军队里常说的玩笑话——“先开枪,再瞄准”。
对任何问题,我们通常至少会从正反两面来看待,有时侯甚至不只正反两面这么简单。中学生写议论文尚且如此,更何况成熟的成年人?但是,在当下,除了一些较为严谨的人会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客观分析、论述问题,其他相当一部分人却容易以立场决定角度,以角度决定论述,以论述决定结论。加上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盛行,其传播特点如零碎性、时效性、互动性、隐蔽性等,更是助长了这种言论习惯。
人本来就是主观的动物,如果对某人某事失去信任,那么就难免容易戴上有色眼镜。在锤子的眼中,万物皆是钉子。马航370事件就是个好例子。
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乘客家属,以及网民对马国政府和马航如何处理事件,就持有相当不同看法。
许多中国乘客家属和网民包括网络上的意见领袖认为,马国政府和马航企图隐瞒真相,搜救不力,有些人甚至提出阴谋论,进而提出抵制马国。反观马来西亚乘客家属和网民,许多认为政府和马航在事发初期的手忙脚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诚信和人格问题,因此他们的态度相对宽容。是否对马国和马航失去基本的信任,是导致态度和看法分歧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们谈到国防战备时经常说我国没有纵深。其实,我们的社会情绪也没有纵深。在其他国家,如果单个城市单个社会出现信任危机,空间或许可以加以缓冲,短时间内不至于蔓延到其他城市,不至于席卷全国。我们没有这个地利条件,因此经不起信任危机的折腾。
在开放型社会里,人们随时接触到各种立场和各种观点。每个人的经历、学识、背景不一样,对问题的理解和判断也不同。而且许多问题相当复杂,牵涉面多,不会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只能在各种抉择中,选其利多弊少者行之,有时甚至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况且,何为利何为弊往往也不是可以简单辨别的。有时利我者不利于你,弊你者未必弊我,你我在选择上于是有了矛盾。有时是短期有利,长期则弊;或是短期是弊,长期有利。当政者在决策时,面对了越来越多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如果对当政者没有信任,肯定猜疑猜忌、争执不休,以致裹足不前。
维系人民的信任对任何政党都是挑战和责任,对执政党如此,对反对党也是如此。越有希望赢得大选的反对党,发表言论会更谨慎,更负责任。他们在辩论政策时会三思后行,因为有朝一日他们一旦上台执政,就要对自己过去在国会内外说过的话负起政策责任。如果在朝在野言行不一,肯定影响其公信力。
在民主政治中,选民也有相应的责任。议政客观公平,对事不对党,言而有据,有理有节。议政要对政策有基本的客观认识和了解,不人云亦云,不以偏盖全,更不主观揣测演绎。
在欠缺信任的社会,各种交易成本都很高。政治如果欠缺信任,成本会更高。而最终付出这个高成本的将是社稷。
(作者许振义是南洋嘉木商务咨询的创始人,曾任新加坡驻中国商务领事,通商中国总经理,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事务处主任。目前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及新中两国商务、教育咨询。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