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 星期一

双溪布洛湿地图文游记,自然人文都值得看

默认标题_自定义px_2021-02-23-0.png

(文/猫灿先生)

在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探讨之后,博主想拿出一天时间,到大自然走走,于是昨天早起去听闻已久的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看看。新加坡位于热带,植被丰盛茂密,尽管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仍然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正是其中一座。双溪布洛位于新加坡的西北方位,与马来西亚最南端的城市新山相隔柔佛海峡。海峡不是很宽,站在海边就可以看到新山城市面貌,由于地处边境每隔一小段时间就有直升机来回巡视。关于双溪布洛的介绍还是先看互动百科的说明:

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是位于新加坡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而且,这个保护区还是新加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受保护的沼泽自然公园。在这个面积达13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里栖居着超过500种热带动植物,是候鸟途经东亚的主要中途停留站。2003年时,该保护区被列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遗产公园(ASEAN Heritage Park)。

由于游客不太多,前往双溪布洛的交通不是十分便利,一般都是先乘坐MRT红线到Woodlands或Kranji,再换925路公交车。在Woodlands换乘是925终点站,平时925不会开到保护区门口,步行还要走个十几分钟才能到,不过园区免票,周末925会开到门口,门票成人1新币,儿童、学生、乐龄人士半价。

红树林(Mangrove)是热带、亚热带特有的生态系统,在东南亚有广泛的分布,在这里常常有“东方的亚马逊”称号。红树林是海湾、滩涂、内河入海口两岸特有的灌木和乔木群落,植物生长密集,种类繁多,喜欢含盐土质,根部常年浸泡在水里,分为呼吸根和支柱根,根系庞大。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正是为了保护这原生态的红树林体系,尽量不破坏这里的原貌,只是修建了道路和观察小屋,行走在其中恍若置身于一片原始丛林,尽显自然之美。

博主运用强大的谷歌地图独自来到这里参观,到达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整个游览一圈到下午两点才出来,全程大约三个小时。保护区铺设了三个路线,普通路线是较为宽敞的石子路,还有一段挺长的木板路,红树林研习园,穿梭在这安静的森林之中,感觉很好。海边的气候很棒,海风吹来不会觉得热,树荫下也不会觉得晒,不过空气湿度很高,这造就了一片动物和植物的乐土。我们常常在电影看到这样的片段,人们驾着小船行驶在密林之间,猴子在枝桠间跳跃,鳄鱼时而浮出水面,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环境,充满未知,符合人们的探险精神,感受这片土地从前的生态状况。

上面这张图能更加形象地反映出我们所描绘的场景,河流蜿蜒入海,树林茂密丛生,这张照片是登上园区中间一个景观台(Aerie)拍摄的。刚好游览这天的人不多,一个人走在偌大的保护区,既放松又紧张,放松来自于走进大自然带来的那份静谧,紧张来自于周围各种树林间的响声,自始至终都不得不保持高度警觉的状态,每一次拍照都要先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毕竟都是一个人,现在想想其实还是挺勇敢的啊。因为既然是保护区,这儿绝对不是市区里的动物园或植物园,人类只是这个系统的旁观者,动物们才是这里的主人。说到这里,就一定要谈谈住在这片红树林的“原住民”了。

这里真的不是野生动物园,这里是大自然,大蜥蜴居然是看到的最多的动物,已经不能数清三个小时里看到多少个了,现在对于恐龙的想象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b。上图的两只是最近距离拍摄的了,两只蜥蜴应该是一雄一雌,前面的那一只头部较大,肌肉也较强壮,猜测应该是雄性,就这么趴在大路上,一米来长的身体占据了道路的大部分。这里是一处水闸,旁边是河流,水声大也很凉快,还能晒到阳光,蜥蜴就是喜欢这样较宽敞有情调的地方…只好从道路右边小心地挪过去,过去之前坐在旁边先平静了一下心态,拍了这个照片,过去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这个太大了,而且动起来绝对比人还要快。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样的大蜥蜴是在乌敏岛,不过当时有自行车,蜥蜴也没那么大个,一下就钻进树林了。这次就是从尾部后面迈过去的,前方这只一直在盯着,从照片就能看出来,警觉又淡定。据说这种蜥蜴一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但是被咬一口后果是不能想象的,野生动物是不会打疫苗的,不要招惹它们。如果你想寻找它们的踪影,宽阔的、有光照的石头上常常可以看到(实际上它们到处都是)。

在上面总结的类似地点处,又看到了趴在石块上的这只小蜥蜴,这附近可能有一个蜥蜴巢穴。这是人工铺的石头平台,光照充足,面朝大湖,这个小蜥蜴正安静看着这片河滩,受到惊扰蜷缩了身体,好像在伺机而动。驻足看了看这片宽阔的内湖,海风阵阵吹来,觉得这个小蜥蜴好会享受,它在想什么呢?

这是过桥时无意看到的另一只小蜥蜴,它伏在桥的栏杆上,听到有声响快速向前爬去,又安静地停了下来。它们的颜色和周围混在一起,需要一些眼力来认真辨别,不然只能听到四周窸窸窣窣它们爬动的声响。蜥蜴是熟练水性的,不论陆上水上都可以行动,红树林确实适宜它们的居住。

听到有声响的时候,就有照相的机会了,这是路边偶然“听”到的一只小蜥蜴,看起来和上面的不是一个品种,体型较为小巧。以前觉得这里的壁虎大得惊人,现在看看这里的蜥蜴算是理解了。还看到有人在这里拍到过鳄鱼,果然是生态好啊。不过除了松鼠没有在这里看到什么哺乳动物,如果这里有猴子聚居,那是不敢来的。靠近淡水池塘的地方蚊子很多,建议穿长裤长袖,做好防蚊工作。

行走在Mangrove Boardwalk的时候,还看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动物。上图这个长着类似青蛙头部和鱼的身体的动物叫做弹涂鱼(Mudskipper),是两栖动物,在泥沼地爬行自如,在水里也能游动,体长约20厘米。相册里有两张照片是两只弹涂鱼争斗的场面,这种动物在泥下建造由两条垂直地道构成的洞内居住。这段时间不是汛期,水量不大,可以看到泥沼地里大树的气根,和一些“河蚌”(相册可以看到)。另外还看到一直特别漂亮的蓝色鸟,可惜没有清楚拍摄到,相册里有一张照片有一个一晃而过的蓝色小鸟身影就是,丰富的自然资源给这些鸟类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这段木板路相对平静一些,穿梭于丛林之间,距离很长,没有大蜥蜴也没有蚊子,很适合散散步,空气自然是好的没的说。

路边靠近河流的好观测点都会设立一个观察室(Observation Hide),里面有座椅和桌子,人们像进入碉堡一样,隐蔽地观察外面的动静,而不惊扰其他动物,这样的设置很合理,也给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处所。不过要提醒的是,动物也可能进入这些房子休息,所以进入前要确定没有其他动物在里面。

这就是观察室的外观,看上去像是普通的房子,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一个,有不少照片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拍摄的。

这一行收获还是很大的,探索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新一面,也意识到新加坡是从这样的热带自然环境发展成如今的发达城市,颇为感叹。人类加工了大自然,住在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新社会,但是自然的本质没有改变,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住所,人类对自然需要敬畏,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发展科技。

临行前,我还注意到车站附近一个地名标识,叫做Kranji Beach Battle Site,回去查了维基百科才知道这里曾发生过重要战斗,二战时期日本攻占新加坡就是从这里登陆的,属于新加坡二战遗址。日本从1941年底开始侵略马来亚,当时这边是英殖民地,由于英军当时装备较落后,训练不足,日本只用了两个月左右时间就从马来西亚北面与泰国接壤的地方打到最南面的新山,与新加坡隔海相峙。1942年2月日军企图入侵新加坡,表面上进攻东北的乌敏岛,实际上集结部队预备在西北的Kranji登陆。当时的英军、澳大利亚军队和本地华侨资助的华人抗日救国部队顽强抵抗,曾一度使日军放弃登陆,但由于部队间沟通不足,装备、训练程度有限,最终失守。英国于1942年2月15日在老福特汽车厂(现在Bukit Timah)向日本投降,12万英军被俘,而日军仅用3万人不到三个月占领马来半岛,这就是史书记载的马来亚战役。之后新加坡经历了最黑暗的三年日据时期,之间来自中国和盟军支持的抗日活动不断,最终日本投降,新加坡于1945年9月交还英国,但此时新加坡人民独立自由的意识已经觉醒,逐渐脱离英国管辖,经过了短暂的几年马来西亚联邦时期,新加坡终于在1965年8月9日建国,为争取自由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本文经作者猫灿先生授权于新加坡眼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欢迎分享,未经许可请勿二次转载。

更多精彩图片,请点击本文最后的“阅读原文”或“read more”查看。

猫灿先生的博客:http://i.maocan.com/

上一篇新闻

哪些学校国际学生可合法打工?最准确名单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国酒:Singapore Sling,附配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