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南亚区域的紧张氛围,是必然现象吗?
近几个月来,牵涉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一些事态发展,乍看之下颇有令人忧心忡忡之势。翻阅一些报道,再浏览一下社交媒体的议论,大家也觉察到许多“似是”的阴谋论满天飞,至于它们是否“而非”,一时也难以定夺。
看不懂!
这些“非常”报道与议论的源泉,主要应该还是中国与新加坡在过去一段日子以来,对有关南中国海课题上的一些不同的见解,尤其是相关荷兰永久仲裁庭就当年由菲律宾所提出有关南中国海的仲裁案判决的一些看法。
中国坚决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该项仲裁案与其判决,这一点没有太大的惊奇。但出乎许多人预料的是,虽然仲裁案的判决明显对菲律宾更为有利,但菲国在新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虽然没有明言(否则可能盖不下其国内时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明显的选择不把执行该仲裁案的判决作为中菲关系中的重点来处理(其实在中菲国力与军力皆悬殊的现实下,菲方也执行不了该项判决)。杜特尔特看来反而努力与中国一唱一和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菲国重新迎来了大量的中国投资。
▲杜特尔特前段时间中国、新加坡满处跑,风头很劲
在这扭转乾坤的区域战略背景下,新加坡与其他个别亚细安国家不时在各个国际场合,提出遵守国际法与维护通航自由的重要性,便被一些方面认为是“不识趣”、“不合时宜”了。当然,新加坡不是最近,而是长久以来皆有参与国际法的制定与实践,在大家急于把南中国海议题降温的大氛围下,新加坡上述立场的一贯性,可能也被忽略了。
好一些来自中国舆论对新加坡大加鞭挞,有者谴责新加坡“鼓动”其他亚细安国家“重提”南中国海仲裁判决,更有者“不齿”新加坡甘为同样强调国际法与维护通航自由重要性的美国的“马前卒”。
实际上,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无可避免地会引起周边国家的一些疑虑,这是极为自然的一个反应,中国也应充分理解。当年美国崛起时,如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其他中南美洲的国家也同样充满疑虑,但久而久之大多数这些邻国与美国之间也就慢慢磨合了。其中加、墨还与美国共同签署《北美洲自由贸易协定》,为了相互利益把彼等的经济更大程度地开放。
新加坡因其教育与专业水平在本区域相对发达,再加上多年来积极参与国际活动的经验,所以虽然因国力所限未能成为亚细安的主导国(亚细安最大的优点其实也在于它没有任何明显的主导国家,维持了它的高度灵活性),但其意见、主张等还是为大多数亚细安国家所敬重。有时新加坡对于一些攸关本区域利益的议题会更为显著的发声,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不过是把一些亚细安的心声更为具体地表达出来而已,而不是去蓄意鼓动有针对性的不友善。
而这些心声,早一点发出来,然后大家坦诚地、集思广益地去应对它、解决它,反而对于中国与亚细安关系的长期发展,更有裨益。否则大家把一些疑虑窝在心里,酝酿许久后再行爆发,到时可能对双边与多边关系的发展更为不利。
另一方面,一个正崛起的中国对于仍旧是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在本区域长期以来的战略存有疑虑,认为美国是企图“围堵”它的“伟大复兴”,这一点东南亚国家也应有所理解。而中国也应再次理解到,对于许多东南亚国家来说,彼等对美国在本区域的战略部署,不但绝少有相似的疑虑,反而认为是维护本区域和平、稳定、平衡的一大支柱。
所以不只新加坡,而是大多数亚细安国家长期以来,与美国都有林林总总包括军事上的盟约、合作、安排。新加坡基于其国防需要而与美国有紧密的战略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无可厚非的,除非世界形势出现了新加坡认为更有利于其防务需要的安排。
而在这气氛似乎变得紧张的当儿,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月前高调访问中国,携回了据说是好几百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其中尤其是在马六甲州岸外填一个人工岛来建造规模可媲美,甚至超越新加坡的深水码头,加上横越马来半岛並连接东海岸的铁路,皆由中资承建,最为引人瞩目。
有些令人不安的评论认为,这是中国“造福”马国、“惩罚”新国(如此一来许多商船可选择不停靠新加坡港,或对新加坡的转口贸易造成巨大影响)的举措。
坦白说,中国的真正意图为何,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不过以其与新加坡多年来的紧密关系来看(包括新加坡是中国最大的外方投资国,还有多项园区合作项目等),再加上新加坡有其除了地理位置以外的优越性,刻意地要把货运“绕道”以规避新加坡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应是要更大程度的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参与马国的基础建设。
但起码马来西亚的意图就极为明显,主要就是因应欧美近年来因自顾不暇而大幅减少投资,必须寻找替代国。君不见纳吉在访华后不久也访问日本,同样的呼吁日本加大在马国投资的幅度?
这几天新马两国领袖再次定期的不拘束会面,而且还正式签署了新隆高铁的协定,这才是唇齿相依的两个邻国相互扶持所应有的常态。至于万众瞩目的新隆高铁承建工程花落谁家,那就要看新马的利益如何得以最大程度地被实践出来了。只要各造皆能更设身处地去思考相互的立场与出发点,本区域的繁荣与稳定还是得以维系下去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