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秘密武器”
或许我们都有过以下观察:在一个狭小又密闭的空间内,一旦加入新的冲击或变量,将给原有结构带来压力;若这种压力不消除,任由其累积,可能会改变原有稳定结构。就如用高压锅煮饭,若锅内所累积蒸气没有通过锅盖上的气阀慢慢释放,便会有爆炸的风险。这个压力阀所起的作用就是气的“出口”(或“出路”)。
城市治理恰如用高压锅煮饭。决策者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目标,需要时不时引入新的政策或措施。每个政策措施都将对特定群体带来冲击,改变原有结构。尤其是一些涉及面较广的政策,若处理不慎,容易造成摩擦或引发社会怨气。因此,在政策设计中,适当加入“压力阀”或“出路”(“出口”)是十分必要的。
新加坡城市治理水平举世公认,其秘诀在于政策设计方程式中加入“出路”(provide an alternative)这个自变量,为受影响群体提供“出路”(或供选择的替代方案),从而实现“一箭三雕”的效果:
(1)落实政策,实现政策设计初衷;
(2)避免因新政策引发社会矛盾;
(3)累积市民对政府的信任。
在上世纪70年代,为解决新加坡河严重污染问题,新加坡时任总理李光耀先生发出倡议:“让新加坡河在 10 年之内变得干净清澈、 鱼虾成群......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为了实现“十年清河”目标,牵头该项目的新加坡环境部需想办法清理数以万计的街边摊贩。 环境部官员们并没有简单地“一赶了之”。在严格执法之前,先花大力气兴建遍布全岛的巴刹(马来语“市场”,兼有菜市场和食阁功能: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工作环境舒适、卫生条件好),并说服18,000多家摊主迁入巴刹营业(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并支付较低租金)。
上世纪六七年代的街边流动摊贩
(图片来源:新加坡国家环境局)
在此基础上,环境部对少部分不配合街边小贩严格执法。这些措施,一方面给予那些遵纪守法的摊贩们一个出路,确保他们的生计不受影响,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对部分拒不迁入巴刹的摊贩,合理地严格执法。在短短几年之内,解决了困扰新加坡这座城市的流动摊贩问题,也为新加坡河“十年清河、十年河清”奠定坚实基础。
新加坡市区著名的老巴刹
另一个例子。上世纪70、80年代,为解决老城区街边乱停车现象,新加坡政府依然遵循“给受影响群体一个出路”这个管理思路,而非简单粗暴严格执法取缔乱停车现象。在受该现象严重困扰的老城区部分路段,政府选取合适地点兴建公共停车场。待停车场建成后,交通部门再采取严厉措施,取缔街边乱停车。这些受影响驾车人士,对政府做法没有大的异议。因为他们明白,政府已给了他们好的选择和出路。这个措施成效明显,新加坡街边乱停车现象很快消失。
在城市治理中,能够合理和有意识地加入“提供出路”这个政策自变量并取得良好成效,需有三个要件。第一,决策者要有“人文学者的心”,制定和执行政策并非为了显示权威,而能“将心比心”。第二,决策者会清楚意识到,为减少政策阻力和避免激化社会矛盾,给受影响群体一个选择,是为了逐步累积市民对政府的信任。第三,在提供出路后,政府需要严格执法,确保遵纪守法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同时惩罚不守法者,从而增强政府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