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加坡饮料新规
感觉除了水什么都不能喝了
原味可乐B级,算次健康;经典可乐D级,非常不健康。
为补充维C喝了一堆果汁,结果全是C级,也就比喝最不健康的可乐好一点。
全脂牛奶都在不健康的C级或以上,脱脂、低脂牛奶反而是“健康”的A级……
最近,走进新加坡任何一家便利店,都会发现日常爱喝的一些饮品,全被贴上了一个彩虹色的小标签。
瓶身上放大的字母,显示出这款饮品的营养等级“Nutri-Grade”,从A到D,健康程度依次递减。
“Nutri-Grade”是新加坡正强制推行的一条重要法规,其中一些标签界定的饮品,颠覆了我的认知。
在这个评级里,我们通常认为“健康”的饮品,比如养乐多、酸奶、牛奶等,全都变成了“不健康”的代表。
虽然新加坡人对各类法规已习以为常,但饮料分级如此严苛,却是头一次。
所以,舆论也是两极分化。有的觉得没必要,有的则认为方便识别饮品的健康程度,再也不用费力看配料表了。
对我这种成分党来说,这个方法一目了然,很让人羡慕。现在无论是天生反骨要反着买的,还是控糖减肥的,都有了参照。
01
为饮品划分等级
“健康”与否一目了然
进入夏天,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开始严格控糖减肥。
我详细分析了新加坡这条法规的分级标准,对照日常爱喝的饮料,发现大家都蛮有先见之明的。
比如无糖乌龙茶、黑咖啡,在这套标准里都属于健康的A级,饭后消食的低糖乳酸菌,是B级,也还在健康行列。看完之后,大家都更有信心坚持喝下去了。
那么什么样的饮品才算健康?
在“Nutri-Grade”标签里,A级,表示健康;B级,相对健康;C级,徘徊在健康边缘,属于不怎么健康;而D级,就是彻底的不健康。
为了推行这个策略,新加坡线上线下,所有含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预包装饮料,都要实行这个制度。
其中,C级和D级,在市场露出时,必须强制贴上Nutri-Grade的标签,标明所属等级。
牛奶、果汁、乳酸菌、可乐、运动饮料、植物饮料等,无一幸免。
D级饮品,既不能在任何渠道发布宣传广告,也不能冠名赞助任何赛事。
我往新加坡线上购物超市一看,熟悉的各个饮品中,一直很会整活儿的网红饮料椰树椰汁,是C级。
怕上火喝的王老吉,也是C级,学生时代爱的北冰洋、红牛、以及康师傅的一些饮品,不是C,就是D……
总之,没一个符合新加坡的健康标准,看完赶紧喝口可乐压压惊,一查,手里的可乐也是D级。
好在爱喝的元气森林和AD钙奶都是B级,拯救了我濒临绝望的心态。
02
成分党的福音
A、B类饮品大受欢迎
可以快速识别饮品的健康程度,对成分党和减肥党来说,Nutri-Grade堪称福音。
所以自推行以来,A级和B级的饮品增长迅猛。
不过,标签的界定让不少人感到迷惑。
比如同样是茶,为什么午后红茶是B级,而生茶是D级?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麦芽乳是D级,而焦糖拿铁却是B级?
真实原因是,Nutri-Grade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
在每100毫升饮品中——
含糖量≤1克,饱和脂肪量≤0.7克,为A级;
含糖量>1~5克,饱和脂肪量≤1.2克,为B级;
含糖量>5~10克,饱和脂肪量≤2.8克,为C级;
含糖量>10克,饱和脂肪量>2.8克,为D级。
同时,在这个标准中,A级饮料,不得含有任何非糖替代品,其它可含有允许使用的非糖替代品。
比如我们熟悉的东方树叶、三得利乌龙茶,瓶身标注含糖量为0,属于A级;星巴克速溶焦糖拿铁是B级。
康师傅的酸梅汤、蜂蜜柚子茶之类,含糖量已经超过10克/100毫升,妥妥的D级饮品。
而大家的快乐水可口可乐,原味版是B级,经典版就升到了D级。
03
D级的全脂牛奶
不健康吗?
所有评级中,牛奶的级别最让人看不懂。
加了巧克力的牛奶为B级,而不加糖的纯牛奶反而是D级?还有一些我们通常认为“健康有营养“的牛奶、酸奶,都被贴上了C级或D级的标签。
我的内心真的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是它们不配吗?
事实是,除了含糖量,“饱和脂肪量“也是唯二的重要考量因素。
简而言之,“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都相对较低的,才属于“健康”范畴;反之,就是“不健康”。
所以哪怕含糖量小于1克/100毫升,饱和脂肪量不过关,也达不到新加坡A级的标准。
就含糖量为0的全脂牛奶来说,其饱和脂肪量本身就不低,按照标准来评,很容易就是C以上的级别。
低脂、脱脂牛奶就好得多,基本都在A级。
维他奶、旺仔牛仔、纯甄酸奶之类的奶制品,大多有较高的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在新加坡非C即D。
对爱喝牛奶的朋友来说,这个标准确实有点儿让人崩溃。好比期末考放榜,明明信心满满,结果却没有一科满意。
但是必须注意,牛奶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A最健康,D就不健康来判断。
C以上的等级,恰恰证明,其中确实含有相应的乳糖和脂肪。而这些,也是人体所需,还是要视自己的需求来定。
04
严苛但有用
助力民众戒糖
“Nutri-Grade”出自新加坡政府在2021年12月30日发布的《食品条例(第2号修正案)》,自去年年底开始推行。
目前的新加坡市场上,大部分饮品都已贴上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规针对的不只是瓶装饮料,到今年年底,手工现制的饮品也要实行营养等级标签。
下半年到新加坡喝奶茶,菜单上应该都标注有Nutri-Grade。
之所以推行该法规,其实与新加坡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有关。
早在2016年,新加坡就曾“向糖尿病宣战"。当时,《海峡时报》曾报道,新加坡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第二大国家。
而新加坡人每天摄入的糖,有大半来自饮料,尤其是预包装饮料。
为进一步遏制糖尿病的发展,过去7年,已经出台了很多措施,但当地预估,2050年,新加坡糖尿病居民人数仍然可能达到100万。
如果按照现有的新加坡人口预估,届时,每6个人中,就会有1个糖尿病患者。所以,新加坡不得不设置严苛的饮品分级制度,以控制国民的糖摄入量。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对我这种想控糖、对配料表又似懂非懂看的人来说,非常实用。
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超过1亿多人受病症困扰。
日常生活中,大家越来越重视控糖和降低脂肪摄入量,有人甚至将“日常控糖”做成计划,每日严格执行。
不过,糖和脂肪也是身体营养均衡所需的养料,看分级标准的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文、编辑/Marcia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部分资料参考新加坡Health Promotion Board、The Straits Times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