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七成华人,为何汉语不是通用语?李光耀:汉语存在劣势
文|雪糕
编辑|劳
马六甲海峡上,有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蕞尔小国,这里多种族并存,母语群体多达25个,因而被人们戏称为“种族博览会”。
它,便是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新加坡。
上世纪50年代,根据新加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加坡社会中约有七成都是华人。因此,中文在新加坡更是随处可见,小到便利店里的招牌,大到国民教育,处处都有着汉语的参与。
然而,纵然汉语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它依然没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
而这一决定,与“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有关。
李光耀曾直白的说,汉语存在劣势。
李光耀为何这样说?他对汉语的态度是什么?这场通用语言之争的背后,又有着哪些更深层的政治考量?
让我们一起回到1980年,找到答案。
(李光耀)
放弃汉语:李光耀的抉择
对于新加坡华人而言,1980年的夏天注定不平凡。
8月16日,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南洋大学举行。现场,花团锦簇,歌声不绝,许多人泪流不止,哽咽到无法言语。
实际上,这些毕业生并非在为自己的青春哭泣,而是在为母校的命运而叹息。
原来,他们是南洋大学的最后一届毕业生。在这场毕业典礼后,南洋大学将彻底消失,不复存在,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部分。
这是南洋大学的最后绝响,更是新加坡汉语教育的重要转折点。
要知道,南洋大学地位特殊,它是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六使出资,建立于1950年代。而促成南洋大学停办的幕后推手,正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1963年秋天,李光耀赢得新加坡大选。仅仅过了一天,新政府便吊销了陈六使的公民权,为南洋大学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随后,李光耀大力改革教育政策,这一政策用八个字便可概括:英文至上,排斥华文。
南洋大学不愿遵从政府意愿,仍选择持续推动汉语教育,因而受到了政府的重重打压。最终,南洋大学惨淡收场,令人唏嘘。
而南洋大学的落幕,也标志着新加坡汉语教育的衰落。
过去,新加坡有着完善的汉语教育系统,用中文授课更是基础。但自从1980年代开始,汉语被划分至“外语”行列,地位一落千丈。
这正是李光耀所希望看到的,身为总理的他,不希望汉语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
实际上,1950年代时,华人占新加坡总人数的75%以上,汉语盛极一时。按照常理来说,汉语理所应当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
可李光耀却一反常态打压汉语,先是利用政策,抬高英语、马来语与泰米尔语的地位,将它们与汉语一同写入了宪法。
如此一来,新加坡便拥有了四种官方语言,而非汉语“一家独大”。
这四种语言在名义上完全平等,但实际上只有英语是行政和工作语言。因此,新加坡真正的通用语言并非汉语,而是英语。
对这种情况,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曾在1963年发表过抗议文书。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他们说,新加坡一切官方公告都特别侧重英文,政府公务员的任用也以考核英文为准,这证明政府并没有将本邦大多数华人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
而面对这种指责,李光耀一边极力否认,一边态度坚定。
他带头将自己孩子送去华文学校读书,强调每个公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政府绝对不会横加干涉。可当中华总商会公开要求他确保汉语地位时,李光耀却立马换了一副面孔。
李光耀尤为严肃的强调,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将华语的地位问题政治化。
这无异于断绝了汉语成为新加坡通用语言的最后一条通道。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英文飞速崛起,汉语逐渐被边缘化。直到今天,英语依旧在新加坡的语言体系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那么,李光耀究竟为何要这么做?语言的选择,和政治又有着怎样的深层连接?
这一切,还得从新加坡的历史说起。
(李光耀)
利益为先:语言的背后
早在古代,新加坡便与中国有着极为密切的交流。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马来半岛的南端,向来是交通要塞,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运点。早在元代时,就有大量华人劳工前往新加坡工作,这也是新加坡“华人基因”的起源。
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扩张加剧,新加坡也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版图上的一颗明珠。
19世纪初,英国人在新加坡设立贸易战,不久后新加坡沦为殖民地。在向帝国主义宣战的百年间,新加坡历经磨难,始终活在英国殖民统治的阴霾下。
正是因为曾被殖民,所以新加坡才有着使用英语的传统。
直到1959年,新加坡自治,四年后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如今的新加坡共和国诞生于1965年,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同时依然隶属英联邦。
(新加坡)
复杂的政治背景令新加坡的语言问题别具深意,在语言背后,国家利益才是真正的核心考量。
2011年,李光耀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的副标题便叫“新加坡的双语之路”。所谓双语,指的便是汉语和英语,而在书中,李光耀也直白的表示:汉语存在着劣势。
这种劣势,便是不利于当时的新加坡发展。
李光耀上台时,新加坡刚刚独立,一个崭新的国家摆在眼前,李光耀敏锐的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经济的腾飞,正是新加坡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活动中,语言的意义尤为重大。
彼时,新加坡百废待兴,通用语言尚未确立。在李光耀看来,语言政策会成为经济成功的关键,进而决定新生国家的命运。
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他最终选择了英语。
时隔多年后,李光耀开诚布公的谈及往事,说:“尽管新加坡人口以华人为主,但我们很清楚,汉语绝对不可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海外力量投资设厂,倘若想要吸引外国人,新加坡国民就只能说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英语便毫无疑问占据了绝对优势。
(新加坡企业)
换句话说,英语就是新加坡的敲门砖。
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新加坡与西方世界便形成了天然的纽带,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经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不仅如此,将英文设置为通用语言,也成为了新加坡吸引外国富豪定居的重要手段。
纵然是最渴望提升汉语地位的中华总商会,也不得不承认李光耀决策的正确。
这批华人对汉语的感情最深,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每每讲起汉语时,就会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意结”。可是,这批商人也最能理解李光耀的处境,想要赚钱,有时就得舍弃自我。
为了能够让孩子未来有更好的出路,中华总商会的大多数商人都选择了把儿女送往英校,让他们自小便拥有说英语的能力。
事实证明,李光耀的确用英语带领新加坡走向了辉煌。
他毫不避讳承认,自己所推行的政策干涉了国民的个人生活。但是,李光耀坚信自己没有做错,他骄傲的说,如果他没有这样做,那么新加坡永远不会取得今日的成就。
(今日新加坡)
除了经济因素外,政治因素也在李光耀的考量中。
尽管英国的殖民统治已经结束,但新加坡仍是英联邦中的一员,背靠的大树或许不单单再是英国,而是整个西方世界。
上世纪60年代,东西方实力差距悬殊,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利益,新加坡也更倾向于亲近西方阵营。
如此一来,英语必不可少。
语言上的选择,本质上是政治上的微妙站队,新加坡因此获得了进入联合国的入场券,从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在这种环境里,经济建设才能不受阻碍。
就连在文化上,新加坡也急需利用英语为自己寻求归属感。
长期的殖民令新加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观,朝夕间无法扭转。纵然老练如李光耀,也会在获得英国政府终身成就奖时喜形于色。
他笑着调侃,说在他的年代里,人人都以做英国人为荣,这估计是他这辈子得到的最高肯定。
(年轻时的李光耀)
尽管这是李光耀的玩笑之语,但他的话却揭示了一个赤裸裸的现实: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能够给新加坡人带来文化上的自尊与自信。
在盘点英文的好处时,李光耀也看见了新加坡华人的分裂。
在漫长的移民过程中,新加坡华人内部早就分成了不同的两派,即传统华人与海峡华人。传统华人大多说汉语,对中国充满了认同感,也打从心眼里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这批传统华人大多依靠创业致富,纵然背井离乡也不忘来处。
可是,海峡华人却完全不同,他们的主要工作都围绕着西方人进行。有的给西方人打工,有的则当起了买办,所以对这些人来说,“华人”不过是一个身份的标签,他们本质上是西化的,也更乐意说英文。
华人内部的分裂让李光耀敏锐的意识到,并非所有华人都崇尚汉语,需要中文。
新加坡的七成华人里,海峡华人占比也同样可观。
(新加坡华人)
从客观上来说,汉语无法帮助新加坡打通西方世界,从而获得经济与政治上的双重利益,而从主观上来说,英语是国家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海峡华人本就倾向英语,倾向汉语的传统华人也最终会向现实妥协。
因此,选择英语,而放弃汉语,对于60年代的新加坡来说,几乎是一种必然。
那么,李光耀本人对待汉语又是何态度?在英语成为通用语言后,新加坡的汉语又该如何发展?
双面人生:李光耀的另一面
身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李光耀拥有着双面人生。他本人就是海峡华人的典型代表,兼具中西两种特性。
李光耀自小接受西方教育,英语是他的母语,他的人生价值体系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但与此同时,李光耀也会说汉语,而他与汉语的“恩怨情仇”,完全体现了这位非凡政治家的复杂。
在进入英校前,李光耀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华校经历。在华校里,他本有将汉语当成母语的机会,可是在种种原因下,华校经历成为了李光耀的童年阴影,汉语也自此被他抛弃。
但是,在1955年第一次竞选总理前夕,李光耀发现,倘若不会汉语,选民就不可能和他共情,他根本无法获选票。
如果说英语是新加坡踏入国际社会的入场券,那么中文便是李光耀进入政坛的钥匙。
为此,李光耀苦学中文,也在这一过程中对汉语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李光耀与家人)
他表示,汉语实际上连接了古今,让人从历史中获得了力量。比如,当李光耀学会了自己的姓氏时,他便会想起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而汉语的魅力,也来源于厚重而深刻的积淀。
因此,尽管李光耀看似对汉语“无情”,但在西方政客眼中,他却是一个具有鲜明亚洲价值观,并崇尚儒家文化的东方政治家。
可在不少华人眼里,李光耀又不够“纯粹”。他并不在意这些评价,反而将这种奇异的组合运用在了自己的从政理念里,从而缔造了新加坡崇尚双语的社会氛围。
在回顾过往五十年的发展时,李光耀认为,双语才是令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李光耀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他说,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可是新加坡本是一个由多民族所构成的国家,理应代表着文化的多样性。
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英语必然会成为新加坡的工作语言,可是他并不希望新加坡人各具特色的母语消亡。
(李光耀)
因此,新加坡的汉语普及工作也从未停止。
李光耀尤其认可汉语在教育中价值。在他看来,华校毕业的学生会比英校毕业的学生更具有人情味,对新加坡人来说,英语是工具,可汉语本身就是文化与历史的凝结。
当汉语教育推广时,新加坡的华人会知道小小的字符背后有怎样的深意,因而回到文化上的故土。
只说英语,这些微妙的碰撞都将不复存在。
新加坡汉语的不断发展,还体现在拼音的普及。
过去,移民新加坡的华人大多来自南方,说方言较多,汉语体系无法统一,常常容易造成混乱,不利于汉语的长期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加坡教育部在1973年将汉语拼音引入新生儿登记,希望能最大限度上减少方言的影响。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但是,不管反对的声浪如何汹涌,新加坡政府还是坚持推进了这场汉语改革。政府没有在既有的成年公民上纠缠太久,转而选择了新生的一代,迅速在全国中小学内普及汉语拼音。历经十余年的努力后,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证上终于出现了统一的拼音。
(拼音普及)
1979年,李光耀亲自在新加坡大会堂主持了推广华语运动的开幕典礼,将汉语的发展推向又一高潮。
多讲华语,少说方言,成为了社会的共识。
李光耀这么做并非是要消解方言的独特性,而是为了利用相同的规范语言,消除华人内部的隔阂,从而将传统华人与海峡华人联系成一个整体。
针对那些更常使用英语的海峡华人,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文化措施,鼓励他们重拾华语。
就连曾经只用英语的公务员,也被重新要求使用华语与公众交流。
在李光耀的倡导下,这场运动持续了数十年,且每一年都有相应的华语运动月。在华语运动月中,汉语的魅力逐渐彰显,文化也得以传承。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著名成就,社会也相对安定,对西方国家的依赖自然也有所减弱。
更重要的是,中国历经了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的征程向前推进,国家强大了,机会越来越多,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因此提升。
(推广华语运动)
在新加坡政府的努力下,1980年到1990年这短短十年间,讲华语的家庭比例从26%提升到了60%!说一句新加坡华语全覆盖,实在是不足为奇。
而在未来的规划里,李光耀甚至希望能进一步加强汉语在华人心中的母语地位。
他相信,再过两代人,新加坡华人便会拥有同一份华语的归属感。
由此看来,汉语未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并不是因为汉语不重要,而是有着更复杂的国内外原因。语言是一种符号,而在语言的背后,承载着经济、政治与文化的风云变幻。
参考文献:
1、王桂茹.李光耀:汉语绝不可能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J].留学,2015,(第7期).
2、方国荣,徐来.李光耀为何苦学中文[J].中国民政杂志,1996,(第3期).
3、严春宝.新加坡的华人华文与儒家文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3期).
4、杨静林.中国—新加坡文化交流的历史与未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第4期).
5、严春宝.李光耀的文化认同及其政治取向[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6、林夏.在新加坡,总理曾亲自推广中文[J].中国-东盟博览,2017,(第3期).
评论